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2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942篇
测绘学   464篇
大气科学   575篇
地球物理   609篇
地质学   2663篇
海洋学   621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51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北部、程海-宾川断裂带北端的永胜地区上新世以来断裂活动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显著。永胜地区1:50000活动构造填图发现,区内共存在各类断裂14条。其中金官断裂(F1)、永胜断裂(F2)、木耳坪羊坪断裂(F3)三者规模最大,活动性亦远超其他断裂,属于程海-宾川断裂带的一级分支断裂,其他断裂为程海-宾川断裂的二级分支断裂。构造地貌特征、错断地质体及擦痕统计等均指示区内断裂现今主要以伸展正断活动为主,根据活动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强、较强、中等、弱、极弱5类,其中金官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垂向活动速率可达0.20~0.26 mm/a。对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及动力学机制的讨论可知,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在平面上构成向东突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张扭性断裂常见的负花状构造;程海-宾川断裂带现今活动主要是在近南北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近东西向的伸展正断,并因为叠加了旋扭作用而具有一定左旋走滑。永胜地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及滇西北断陷带等均是在川滇内弧带顺时针旋转及南汀河断裂、畹町断裂与理塘断裂的走滑拉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62.
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 ETM、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龙门山构造带南段主要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向南延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断裂分散现象,整个断裂带逐渐展宽,主要包括5条断裂带且其中包含多条次级断裂,至最南端被北西向鲜水河左旋走滑断裂带阻挡。其中活动性较为明显的断裂自西向东主要有4条:泸定断裂、天全断裂、芦山断裂和大邑-名山断裂,前两者是北川-映秀断裂的南延分支,而后两者是安县-灌县断裂的南延部分。由于龙门山构造带南段的构造变形被分解至多条次级断裂上,导致单条断裂错断地表的活动迹象明显变弱,因此单条断裂的潜在发震频率和强度也将相应变小,但潜在震源区会更为分散。结合已有的地震地质资料认为,未来应注意泸定和雅安2个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及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   相似文献   
963.
通过Crust 2.0模型构建有限元三维数值模型,以地表观测温度、深部反演温度和地表热流作为约束,计算了长江经济带地区岩石圈温度结构;在温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GPS观测数据得到的地表应变率和选取代表性岩石物性,计算了长江经济带岩石圈流变强度和等效粘滞性系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地区岩石圈表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中四川盆地表现为低温、高强度和高粘滞性的特征,相同深度,四川盆地核心区比周围地块的温度低100~300℃,强度和粘滞性分别比周缘高1~2个数量级;在温度、强度和粘滞性的过渡地带构造活动性比较强烈。结合深部地球物理观测综合分析认为,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分别受到太平洋板块深俯冲和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影响,其深部影响范围分别达到四川盆地的东、西边界,深部动力学过程可能导致了岩石圈的横向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64.
冲积扇沉积构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积扇是发育于盆地边缘的一种重要的沉积相类型。近20年来,在冲积扇分布的控制作用、内部构型及储集层特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深化了断层活动、物源岩性条件及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对冲积扇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机理;(2)建立了碎屑流主控、碎屑流与河流主控、河流主控的冲积扇以及末端扇的沉积构型模式;(3)分析了冲积扇沉积机制及沉积构型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作用。今后有必要充分应用水槽模拟实验、沉积数值模拟和探地雷达等先进技术,对冲积扇沉积过程、内部构型及储集层非均质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5.
对江苏沛县新庄铁矿区富水性规律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沛县新庄铁矿属于典型的矽卡岩类接触交代型铁矿,矿区主要富水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分析了该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矿区含水层特征及断层富水性特征,初步总结了该矿区富水性规律。认为矿坑涌水主要受上覆灰岩控制,其次受构造断层控制; 断层的涌水量受裂隙充填影响变化较大,增加了突水、透水的风险性,将直接威胁矿山的生产安全。总结该矿区富水性规律,可为国内相同类型矿山的前期勘查及后期矿床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6.
目前基于野外地质调查数据自动、快速地建立区域三维地质体模型是中国全面开展三维数字地质填图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产状、地质界线与路线剖面等野外区域地质调查要素,提出了一种二维平面地质图及路线剖面图向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快速转换方法。该方法针对无剖面约束及含剖面约束2种情形,通过地质界线区域分割、多段线仿射变换等空间几何变换处理,推估出剖面线约束的地下地质界线,基于Coons曲面构建出地质体的侧面模型;然后,通过约束三角网算法构建地质体的顶、底面模型,最终建立拓扑一致的区域地质体三维模型。基于此方法,对中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区域进行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实践,实现了火山口、地层、岩体、断层等典型地质构造的快速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967.
为了研究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压缩系数与压力的关系以及压缩系数与孔隙度的关系,选取东营凹陷6个砂岩样品进行了增压减压实验,结果表明: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降低而升高,但不会恢复到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水平。低渗透储层比中高渗透储层具有更好的应力敏感性,但是降压后其渗透率恢复能力却不如中高渗透储层。砂岩的孔隙体积压缩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孔隙体积回弹系数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并且压缩系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度的降低而降低,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呈二次多项式,该公式对东营凹陷油藏工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8.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基坑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工程风险的角度对所搜集的52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基坑事故进行分析,归纳了6种事故类型,并明确指出"渗流破坏、支撑失稳、坑内滑坡"为最常见的三类事故。通过对各事故类型进行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得知地下水的防治是关乎基坑工程安全的首要因素,不规范作业是基坑事故发生的第二诱因。  相似文献   
969.
新疆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10)Ma,MSWD=9.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曲线图中下交点年龄为(278±11)Ma,MSWD=7.5,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时代属于早二叠世。结果表明,锡矿北花岗斑岩形成的时代属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Ma左右),以花岗斑岩为代表的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延续到早二叠世晚期。  相似文献   
970.
新型压力均布型锚索锚固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承载体结构形式和锚固段围岩强度,研究新型压力均布型锚索锚固段承载体和砂浆之间作用力传递机理,获得承载体压力分布及其大小,阐述注浆体抗剪性能的变化,从而可以确定压力均布型锚索合理的承载体结构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均布型锚索承载体轴力沿钢管径向均布,承载体表面肋状结构增加砂浆体的抗剪性能,大大提高压力均布型锚索的锚固能力,从而可以优化锚索锚固段的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