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不同饵料浓度和成体密度对汤氏纺锤水蚤产粪粒数(FP)、产卵(EP)和孵化(HS)的影响.根据碳含量设定250、500、1000、1500、2000和3000μgC/L六个饵料浓度梯度,以及40、80和160个/L三个成体密度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成体密度为40和80个/L时,汤氏纺锤水蚤的平均产粪粒数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饵料密度高于500μgC/L时,成体密度为160个/L的产粪粒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饵料浓度和成体密度对产卵量影响显著,在相同成体密度下,产卵量随着饵料密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饵料密度高于500μgC/L时,成体密度为160个/L的产卵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汤氏纺锤水蚤卵的孵化率受饵料浓度和成体密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2.
基于线粒体DNA的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头足类长蛸不同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由PCR扩增获得80个个体的12SrRNA基因416bp、COⅢ基因512bp的部分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80个个体分别检出64(12S)和27(COⅢ)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984(12S)和0.909(COⅢ),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28(12S)和0.034(COⅢ),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9.403(12S)和17.265(COⅢ),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两种基因遗传分析结果均显示厦门群体与其它群体的显著分化。初步分析长蛸各群体遗传分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洋流格局的形成阻隔了群体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43.
采用活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精荚器结构及精荚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精荚器由输精管、粘液腺、放射导管腺、中被膜腺、外被膜腺、硬腺、终腺等腺体组成,依靠结缔组织相连,并外披被膜形成椭圆形囊状结构;精子经输精管输送到粘液腺内,形成精子团;在放射导管腺内,精荚的放射导管结构和外膜、中膜、内膜...  相似文献   
44.
基于线粒体DNA的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头足类长蛸不同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由PCR扩增获得80个个体的12S rRNA基因416bp、COⅢ基因512bp的部分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80个个体分别检出64(12S)和...  相似文献   
45.
养殖条件下的性早熟、个体小型化是影响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的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讨养殖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性早熟的可能因素,本文探讨了3种不同光照周期(23D:1L;12D:12L;1D:23L)对其繁殖性能及个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对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性能总体影响不大,除长光照周期(1D:23L)下,睾酮(T)、雌二醇(E2)等激素水平有较显著的降低外(P0.05),光照对乌贼繁殖时间、性腺重及性腺发育指数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但光照周期对曼氏无针乌贼生长却有明显影响,在胴长、体重、瞬时生长率(IGR)及肥满度等生长指标上均呈现出短光照组中光照组长光照的趋势。短光照组雌乌贼在体重、瞬时生长率和肥满度,雄乌贼在胴长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长光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可作为影响曼氏无针乌贼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养殖条件优化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6.
中街山岛礁区渔业综合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中街山岛礁区渔业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进行中街山岛礁区渔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宏观的渔业综合开发目标、原则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7.
舟山海域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erobic 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AAPB)是广泛分布在各种海洋环境中并在微生物生态学、海洋碳汇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的一类光合异养微生物。于2016年4月份在舟山群岛不同海洋功能区海域的八个站点采集表层海水,基于编码光合反应复合中心小亚基的puf M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除了岱山的样品测序失败以外,其它七个站点共得到192633条序列,我们进行了OTU聚类分析,相似性设为97%,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最后一共分成4051个OTU。属于Proteobacteria的AAPB占明确分类的各细菌门的97%。Rhodobacteraceae科的Loktanella和Roseobacter两个属的AAPB在所有的采样站点中都处于优势地位。Desulfocapsa属在朱家尖站位(ZJJ)的发现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出现过。研究结果表明,在舟山群岛不同功能海域AAPB的群落结构和分布情况也是有差别的,而且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很难准确预测水生环境总AAPB分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精子表面蛋白17(Sp17)是参与受精过程的关键分子。本研究采用RT-PCR以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Sp17简称Sj-Sp17 c DNA的全长序列,序列全长1463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92bp和222bp,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149bp。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2.0548k Da,等电点4.66,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存在跨膜区以及信号肽序列,含有丰富的螺旋结构(54%)。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软体动物的相似性最高仅为44%,表明Sp17在进化中并不保守。基于Sp17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和加州双斑蛸(Octopus bimaculoides)进化关系最近。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Sp17在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殖系统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在精巢和储精囊中有显著表达。Sp17基因的成功克隆以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对于深入研究其细胞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采用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研究方法,进行了舟山渔场针乌贼生物学特征及其渔场分布变迁的研究。结果表明,针乌贼胴长范围为98—178mm、平均为143.1mm,体重范围为119.4—733.7g、平均为403.8g,卵巢成熟度以4、5期为主、分别占总雌体数的36.92%和24.62%、怀卵数为77—745egg/female,摄食强度范围为0—4级,以0—1级为主,雌性摄食强度高于雄性;胴长与体重的关系为Y=-41.0709-0.5718X 0.0255X2,内壳长与胴长的关系为Y=0.8709 1.0124X,卵巢重与胴长的关系为Y=124.3780 1.4004X;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北方海区的针乌贼,近几年来逐步在舟山渔场出现,并且渔获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渔场分布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50.
由于市场对海洋水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在注重本国优质鱼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为丰富中国的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养殖品种。这些新物种的引进,促进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繁荣了地方经济[1]。然而,海水养殖的引种却成了外来物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