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钟逢干  陈跃 《热带地理》1994,14(1):19-26
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第3、第4两次普查间人口城镇化的特征是:发展速度快,人口流动性增强,呈强的面上扩展态势,地区差异明显。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格局密切相关。未来20年内广东省人口城镇化将大致保持现在的特点并持续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3.
24.
包建平  干一女 《沉积学报》1991,9(4):136-142
阜二段生油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具有正构完烃的偶碳优势为特征,伴随有强烈的植烷优势,以及高丰度的β-胡萝卜烷、伽玛蜡烷和脱羟基维生素E,显示出强还原条件下半咸水介质的沉积特征;另一类则具有正构烷烃奇碳优势,植烷优势不明显,且β-胡萝卜烷和伽玛蜡烷含量很低,未检测出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的标志物,属于水体还原程度和(或)含盐度较低条件下的一种产物。  相似文献   
25.
阜二段生油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具有正构完烃的偶碳优势为特征,伴随有强烈的植烷优势,以及高丰度的β-胡萝卜烷、伽玛蜡烷和脱羟基维生素E,显示出强还原条件下半咸水介质的沉积特征;另一类则具有正构烷烃奇碳优势,植烷优势不明显,且β-胡萝卜烷和伽玛蜡烷含量很低,未检测出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的标志物,属于水体还原程度和(或)含盐度较低条件下的一种产物。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从给定地区的地震目录中识别出地震簇.这些地震簇由一系列时空相关的地震组成,每一次强震前都可能有其地震簇出现.两次地震的函数由以下公式来确定:eij=1e-1t+2e-2s计算出某一地区所有 MM0地震相互之间的联系强度,并取一个经验参数之后,就可以根据编网原则识别出地震簇.利用地震簇,可以把强震的地震活动性图象识别得更清楚,简单和定量化.此方法曾用于我国大华北及西南地区的地震簇识别与地震活动图象研究.清楚地识别出了13次大震(M6.5)的地震簇.研究了它们的时空特性.近似建立了 lg△t,lgL,lgS 与震级 M 间的线性经验关系,此处△t,L,S 分别表示地震簇的前兆时间(持续时间)及其震中分布的最大线度与面积.显然,这些关系式对地震预报研究可能有一定用途.   相似文献   
28.
氧化还原电位与岩浆体系中锡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估计岩浆体系的成矿能力和矿质的迁移途径,必须知道熔体结晶和流体分馏过程中戍矿元素(即杂质元素)行为的一般规律。微量组分的存在不会影响体系中所发生的作用,但体系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会影响多个相之间和某些相内部微量组分的分配。根据现代硅酸盐熔体结构和硅酸盐混晶理论研究,还不能从理论上计算分配系数,而有(作为天然作用中杂质元素的)成矿元素参加的硅酸盐体系的实验资料极少。  相似文献   
29.
用酸蚀法从陕西镇巴县小洋剖面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分离出大量保存精美的双瓣壳格子状化石,经电子探针进行成分分析和扫描电镜下进行形态学研究,确认为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放射虫化石。这些最早出现的放射虫不同于泡沫虫类,而出入意外地是一类褐色虫(Phaeodoria)。基于这些材料,建立了1个新科(Eoconchariidae)、3个新属(Eoconcharium、Fusuconohnrium和Quadratapora)和7个新种。  相似文献   
30.
综述了四川省甘孜—炉霍—道孚—康定一带的强地震频度高与鲜水河地质断裂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