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3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测绘学   435篇
大气科学   826篇
地球物理   1476篇
地质学   3173篇
海洋学   781篇
天文学   199篇
综合类   471篇
自然地理   4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75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5篇
  1976年   34篇
  1975年   17篇
  196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地学组织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对其现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专题会议于 2 0 0 1年 1 0月 2 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与 CCOP第 3 8届年会同时召开。来自 CCOP成员国和合作国 /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CCOP名誉顾问 YoshihikoShimazaki博士和何起祥教授主持 ,中国的蒋仕金先生被选为本报告的撰写人。参加会议的有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代表 ,也有来自德国、瑞典、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和荷兰的代表。虽然各国和地学研究状况不同 ,但是整个地区的地学组织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 CCOP成员国为了满…  相似文献   
53.
黄河口海港冲淤变化的定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黄河口海港地形对比分析和定量计算,获得了黄河口迁离港区附近8年后的泥沙侵蚀与淤积重量、净余侵蚀重量(港区泥沙向外输出大于向内输入),蚀淤厚度、侵蚀与淤积速率等工程指标,并圈定了适于建港的侵蚀地貌单元,评价并预测了未来港池的使用价值,从而为黄河口海港的设置和工程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在大河口建港选址与未来预测开拓了动力地貌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4.
中国鲎的生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次详细报道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产卵季节、产卵场条件、产卵方式、怀卵量及排卵量。中国鲎卵径有季节变化,此与国外报道有所不同。中国鲎的卵裂属全裂到表裂的一种过渡形式,最先在有假分裂沟的一极开始卵裂,分裂核不断增加数目并从卵黄中外移,然后分别与所在部分卵质共同形成一层分裂球居于胚的表面,形成胚膜,被此细胞层包围在内的许多呈多角形细胞相当于昆虫卵裂期的“卵黄细胞”,卵裂结果形成表裂囊胚。胚基发生位置决定于卵内细胞核分裂后向表面移动和聚集的方向以及细胞质在卵子皮质分布情况,并非固定于卵子呈扁平的一侧。本文应用活体染色法就染色粒的性质作了初步探索并就胚体在染色后发生死亡的原因和正式卵裂开始前出现假分裂沟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5.
厦门西港水体中的各形态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12月-1988年12月调查了厦门西港水体中TP、DP、PP、IP、OP、DIP、DOP、PIP和POP的含量分布及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水体中TP的含量范围为0.22-2.21μmol/dm3.水体中的磷主要以溶解态的形式存在,其中DIP是该区水体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IP的73%和DP的79%.磷的其他形态含量均较小,但PP的周年含量相当恒定.认为PIP和POP是厦门西港水体中磷循环的关键.DIP和DP可作为西港赤潮的预报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6.
文中介绍了一项二层流体内密度界面处湍流挟卷的实验室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表面波存在时,混合层下密度界面处的挟卷速度较之无表面波时有明显的增大。这个实验事实的可能的海洋学含义为:不破碎的表面势波对于混合层内湍流有强化的作用,因而成为在考查密跃层变迁问题中应考虑在内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57.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58.
To analyze global gene expressions, we constructed a cDNA microarray from a basal chordate, the ascidian Ciona intestinalis. Ciona is a cosmopolitan species and a genomic analysis of Ciona revealed that ascidians had approximately 15,500 protein-coding genes. Our "Ciona intestinalis cDNA chip version 1 (Ci cDNA chip ver. 1)" has arrayed 13,400 unique Ciona cDNAs. To establish a detection system for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wild ascidians using a cDNA microarray, we analyzed gene expressions in the whole body of Ciona adults after exposure to 100 nM tributyltin (TBT) for 24 h. In our preliminary array data using Ci cDNA chip ver. 1, we found more than 200 genes that showed strong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These genes encoded proteins that were concerned with stress response, detoxification, oxidoreduction reaction, biosynthesis, and catabolism. This, the first large cDNA microarray of this animal, should facilitate analyses of global gene expressions following exposure to TBT.  相似文献   
59.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0.
采用新极谱技术(1.5次微分)的阳极溶出伏安滴定方法测定天然海水的铜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对测试条件、EDTA回收率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青岛近岸水样的九次平行测定表明,铜的表现络合容量为3.01×10~(-7)mol/dm~3,条件稳定常数为7.34×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和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