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前曾报道(Hua 1981,Hua &Dong 1983)大眼鲷匹里虫以孢囊型寄生于长尾大眼鲷和短尾大眼鲷的胃、幽门垂、肠道、肠系膜、性腺、肝、脾、腹壁肌肉等部位,孢子有大、中、小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32.
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方法,对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含有的化学元素及多种化学元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区内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以湿热气候为主,淋溶及氧化作用较强;表现在气温上HT-1~HT-3的气温较低,HT-4~HT-7的气温高,HT-8的气温又相对较低,其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更新世经历了从早期寒冷转湿热转温干,中期凉干转暖湿到晚期温湿转暖湿。  相似文献   
33.
34.
为了把板内地震预报和蕴震过程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作者建议立即着手发展板内地壳形变系统动力学——大地测量学和现今地球动力学相交叉的一个新学科。 文中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如板内构造系统蕴震说和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还讨论了跨断层形变动态观测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严重威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世人对堰塞湖坝体稳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诱发原因、寿命三个方面总结了堰塞湖坝体形成及存在的机理。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内因为堰塞坝的形态与规模、物质组成与结构,外因为堰塞湖湖水体积;总结了前人关于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改建、旧城改造、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等大规模建设项目日益较多,由此衍生的征地补偿类信访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但因征地涉及群众一系列利益的得失,围绕征地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如何有效化解征地补偿信访矛盾,促进征地工作科学合理平稳开展,对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形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征地补偿类信访问题,深入剖析此类信访的现状、成因,并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提出化解问题的几点思路,以期对农村征地补偿实际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7.
海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常称之为黄色物质)是影响海洋水色的三大成分之一,海水中CDOM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CDOM水下原位探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探测装置开发了一套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为水上甲板控制和水下数据采集两部分,水上甲板控制部分通过8芯电缆与水下数据采集部分实现供电及通信,水下数据采集部分以PC104嵌入式工控机为核心,控制整体采集部分的工作,甲板控制部分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来操控PC104以实现水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实验室环境测试及近海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完成水下荧光光谱装置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及通信需求,实现海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水下原位探测。  相似文献   
38.
根据鲜水河断裂带上连续动态地壳形变台阵数据,首次揭示了中国大陆板内断层现今运动的短周期现象,包括蠕变阶、蠕变坡和脉动等,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发现其空间分布与断层分段(闭锁或活动段)有关;其时间分布与强地震孕育过程有关。蠕变过程符合Lomniz提出的对数蠕变函数,可能是断层面不均匀结构中的局部流变行为。断层短周期事件对揭示断层不均匀结构和微破裂过程动力学有重要意义,并可能发展为一种新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39.
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海现时地壳运动与地震动力学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东亚大陆动力学和西太平洋动力学背景下 ,定量研究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海的现今区域地壳运动、动力学及地震危险性。基于 1994~ 1998年福建 -台北网、中国大陆网、台湾 -吕宋 (菲律宾 )网和东亚大陆及西太平洋的 IGS网等 4种不同空间尺度的 GPS测量结果 ,结合近 10 0年来的强震震源机制解、近 2 0余年来跨断层形变网、精密水准网、激光测距网及原地应力测量等结果 ,以及地球物理数值模拟与地质学成果 ,通过对多层次构造运动的分析、多学科结果的互验互补和整体综合研究 ,获得如下结果 :( 1)本研究区同时存在陆、海相互对进的两种地壳水平运动 :大陆东南沿海 11~ 12 mm/ a向东南、海洋对大陆 3mm/ a向西北以及台湾东海岸 53mm/ a向西北的运动 ;( 2 )台湾岛可能存在着以 2 4°N附近为其旋转轴的右旋运动 ;( 3) GPS和地形变测量求出现今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 NW( NWW)向 ,与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学和地质学结果一致 ;( 4 )观测与数值模拟共同证实 ,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的联合动力作用是导致本区上述地壳运动的原因 ;前者导致的地壳运动速度比后者约大 4倍 ,但前者仅导致准均匀场 ,而后者则可产生变形局部化过程的非均匀场 ,从而为强震孕育提供动力 ;( 5)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东侧对欧亚板块  相似文献   
40.
根据关联指数的定义,推导了GP法计算关联指数时的观测数据误差与关联指数误差的关系,导出了任意两个嵌入空间维上关联指数之差的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确定样本容量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