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长期以来,工业用地价格低廉,导致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助长了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土地尤其是耕地急剧减少,失地农民生活困难,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纠纷不断,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12月颁布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那么,实施一年来对河南经济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地震预报是具高度复杂性的世界科学难题。以我国50余年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其揭示的自然现象为依托,从科学哲学及方法论视角,回顾经验归纳、还原论动力学、归纳-演绎和复杂动力系统等方法。通过汶川、唐山等震例探讨认识论因素在预测预报中的重要作用。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新时期,建议以大陆变形复杂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经验与数值预测桥梁的图像(斑图)动力学作为地震预报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它们虽不完善,但更贴近大自然的整体性、进化性和非线性本质,又能包容连接多种思路与方法;既具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地震具可预测性,又具预测的不完全确定性;预测→预报→减轻灾害尚存在颇大的可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123.
统计分析是实现地理国情数据向地理国情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不同维度反映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要素的内在空间特性及其相互作用。针对大数据统计分析面临的高效管理、高强度计算和深度服务需求,提出了地理国情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技术框架,并从大数据存储与融合、统计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建模与应用3个维度探讨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核心流程。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地理国情监测和统计分析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中的应用水平,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4.
125.
陈大可 《海洋学报》2019,41(10):1-2
<正>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源的宝库,也是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的摇篮。海洋科技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逐步提升,我国的海洋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这一激励了几代海洋人的目标现在已经基本实现,我们新时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6.
水-气界面是一个重要的物质交换过程界面,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自然界的降雨可以改变水体表面平衡状态,提高气体在界面的通量交换速率,使得水体界面溶解氧和pH的水平、垂直方向浓度分布发生变化。本文利用平面传感膜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可提供两维浓度分布信息的特点,开展了雨滴对水-气微界面层中的氧气扩散和pH值分布变化模拟实验,采用双参数平面光极同步测量获取低溶解气体在水-气界面的两维分布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证明在受风速、温度影响较小区域,降雨过程对调节表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和pH值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雨滴可以打破水-气界面的微表层平衡机制,促进大气中氧气在表层水体的溶解,使得水面垂直方向23 mm内的溶解氧平均升高2.3 mg/L;降雨对水面12 mm之内表层水体pH值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pH值平均降低了0.2~0.4个单位,表明降雨雨滴促进大气在水-气界面的迁移进程,溶解的CO2使得表层水体向酸性方向转化。本文提出的基于平面光极两维观测方法为评估低风速、高降雨或低降雨区域的海岸带溶解氧和pH值的变化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水-气界面实时观测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7.
许多研究认为,只有北大西洋涛动(NAO)是一种具有物理意义的模态,而北极涛动(AO)则是EOF分解得到的一种统计假象模态。为了从一个新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差别,我们运用附条件的最大协方差分析(CMCA)统计了前期北极边缘海冰密集度(MSCI)与来年冬季NAO之间的跨季节遥相关关系,其中的ENSO信号和线性趋势已经在分析之前被去除。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冬季负位相的NAO信号可以追溯到6个月前自盛夏开始至早冬季节北极MSCI异常的逐步演变。然而根据先前的研究,北极海冰异常仅可以超前冬季AO 大概4个月表现出显著信号。这表明盛夏北极MSCI的持续异常对来年冬季NAO的影响比对AO更强,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AO与NAO确实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前期MSCI异常的逐步演变主要与海表面热通量及气温异常有关。此外,我们还重新审视了负位相的NAO对北半球冬季气候异常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8.
示踪试验在淄博裂隙岩溶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在山东省淄博市地下水遭受石油污染的地区合理地布置治理工程,我们进行了两次裂隙岩溶水的示踪试验。试验在深井中进行,示踪剂用131I同位素。第一次用来确定污染源附近(靠下游)的金岭断层的水力性质,为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水力截获带的布置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断层是透水的,而且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带,根据这一结果布置了水力截获带。第二次在水力截获带运行时进行示踪试验,以确定该带运行时的降落漏斗范围、地下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为用曝气法、ClO2氧化法和微生物法进行地下污染治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两次试验求得的地下水实际平均流速(视速度)为111.84m/d和187m/d,说明研究区裂隙岩溶地下水的运动速度也相当大,地下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对流占绝对优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9.
城门山铜矿矿体存在于裂隙喀斯特(岩溶)化的灰岩中,并且有一部分矿体埋藏在九江县的赛湖底下,矿床的充水条件复杂,一直被认为是“大水矿床”,至今尚未开采。本文分析了该翼天矿充水的各种来说,用数学模型的有限元解计算了各种来源所占的份额。分析了产生湖底塌陷和湖水倒灌的可能性及防治措施。论证了城门山铜矿“水可治、矿可开”。   相似文献   
130.
四川华蓥偏岩子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东部,新发现的晚二叠世玄武岩介于茅口组(下伏)和龙潭组(上覆)之间,可与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偏岩子玄武岩属于高钛亲碱性系列,具有OIB型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偏岩子玄武岩基本未遭受地壳混染,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405~1439℃,指示源区存在异常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