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避免地震计由强振动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位移、偏转或倾倒,研制出1套地震计固定装置,该装置使地震计能够经受强烈振动.与其他类似装置不同的是,该装置是通过地震计的3个底脚进行固定的,不与地震计其他位置接触,这有效避免了混入其他噪声.通过测试试验发现,在安装固定底座后,地震计运行和产出的波形均正常,噪声略有变小,平均信噪比变...  相似文献   
22.
在盘一井数字化气氡观测过程中,脱气装置经过两次改进,但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应用效果一般。为了减少脱气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干扰,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盘锦台改进制作了新型喷射负压式脱气装置,经过近7个月的试验研究,有效地减少脱气装置在气氡观测中的干扰,解决了氡观测脱气装置稳定性难题,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气氡观测数据的内在质量。可为国内地震台站观测(水质矿化度高的观测井口)提供脱气装置制作、观测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为了挖掘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ilis)造纸资源,于2016年6月8日,在扎龙湿地,采集两种表型的芦苇,比较了两型芦苇茎秆的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铁秆芦苇茎秆的纤维长度、长宽比和细胞腔直径分别为(1 048.90±82.75)μm、(79.25±4.64)和(5.86±0.55)μm,都显著大于普通芦苇[(914.96±59.27)μm、(69.27±2.69)和(4.23±0.54)μm];铁秆芦苇茎秆纤维素含量为(57.51±0.62)%,显著高于普通芦苇[(50.46±1.60)%];普通芦苇茎秆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酸不溶木素和1%NaOH抽出物含量[(14.80±0.61)%、(16.67±2.13)%、(7.81±0.76)%、(23.28±0.73)%和(14.56±1.56)%]都显著高于铁秆芦苇。铁秆芦苇茎秆纤维抽出物含量较少,纤维素含量较多,铁秆芦苇是优质的造纸原料,其性能优于普通芦苇。虽然铁秆芦苇适合做造纸原料,但是不允许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铁秆芦苇作为造纸原料,只能将铁秆芦苇引种到人工芦苇场种植,以发挥其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为了挖掘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ilis)造纸资源,于2016年6月8日,在扎龙湿地,采集两种表型的芦苇,比较了两型芦苇茎秆的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铁秆芦苇茎秆的纤维长度、长宽比和细胞腔直径分别为(1 048.90±82.75)μm、(79.25±4.64)和(5.86±0.55)μm,都显著大于普通芦苇[(914.96±59.27)μm、(69.27±2.69)和(4.23±0.54)μm];铁秆芦苇茎秆纤维素含量为(57.51±0.62)%,显著高于普通芦苇[(50.46±1.60)%];普通芦苇茎秆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酸不溶木素和1%NaOH抽出物含量[(14.80±0.61)%、(16.67±2.13)%、(7.81±0.76)%、(23.28±0.73)%和(14.56±1.56)%]都显著高于铁秆芦苇。铁秆芦苇茎秆纤维抽出物含量较少,纤维素含量较多,铁秆芦苇是优质的造纸原料,其性能优于普通芦苇。虽然铁秆芦苇适合做造纸原料,但是不允许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铁秆芦苇作为造纸原料,只能将铁秆芦苇引种到人工芦苇场种植,以发挥其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福建省九龙江口海门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对海门岛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并利用PRIMER软件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单变量分析、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区获得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12种,年平均生物量为77. 58 g/m2,年平均栖息密度为991. 0 ind/m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 42、5. 02和0. 70,其中春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与春季生物的繁殖有关.ABC曲线表明该区域有三分之一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扰动,主要集中在春季站位,这与该季节渔民滩涂养殖作业活动有关. 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结果表明,在50%的相似性水平群落可分为6组,且不同组间显示季节差异显著.结合历史资料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随环境质量的变化已出现了一定的群落演替,物种呈小型化趋势.环境因子与群落分布特征相关性较大,其中最能解释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6.
李莉  刘爽 《水文》2019,39(2):28-32
以2008~2015年新疆15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文献研究法,构建DEA-BC~2模型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2008~2015年间,新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速度最快;阿勒泰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速最慢。此外,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性明显。新疆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一般高于0.9;而南部地区低于0.7。建议从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科技水平等方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采取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7.
研究桶栽条件下干旱胁迫对白草和赖草无性系生物影响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白草和赖草无性系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同一胁迫强度所导致的抑制程度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在形态方面,白草的根茎总长度和总芽数大于赖草,而节间长度则小于赖草,产生的分株数目也比赖草多;在生物量的分配上,白草比赖草对地下部分的投资更多,须根所占的比例更大。白草无性系因具这些可塑性变化而比赖草对干旱胁迫更具适应性。  相似文献   
28.
黄海和东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uberbuculatus)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三疣梭子蟹黄海和东海两群体共40个个体利用10对选择性引物组合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411个位点,多态位点333个。黄海和东海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分别为74.5%、63.1%,0.2553、0.2355,0.3827、0.3497,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同一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表明,两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UPGMA聚类图及两群体的Gst和遗传距离显示两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9.
赣南葛廷坑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南葛廷坑钼矿为产在花岗斑岩与围岩内外接触带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矿区含矿石英脉中7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 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94±16)和(1588±13) Ma。等时线初始187Os为(0001±0055)ng/g,MSWD=17。葛廷坑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其成矿年龄对应于华南中晚侏罗世第二成矿阶段(170~150 Ma),与区域内160 Ma左右的钨锡矿成矿作用基本一致。区域上华南钼的成矿时间具有连续性,在165~90 Ma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30.
机载LIDAR数据的树高识别算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天然次生林的树高,旨在探索影响树高提取精度的主要因素。首先,采用高精度曲面建模平差算法(Adjustment Computation of High-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HASM-AD)生成研究区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字地表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其次,用树顶点识别算法提取林木树高,设置不同树高识别范围,对比分析不同CHM分辨率和不同树高识别范围对树高提取精度的影响;最后,以天涝池流域30个实测样地数据为样本,对提取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提取的样地平均树高与实测值具有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系数为0.694;树高识别范围是影响树高提取精度的重要因素,CHM分辨率对其影响较小。研究表明,采用高采样密度的雷达点云数据、正确选择CHM生成方法和改进树顶点识别算法是提高天然次生林树高提取精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