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重庆市麻柳嘴滑坡是一顺层发育的大型滑坡,总体积2574×104m3,因其体积大,加之位于三峡工程库区而倍受各方的关注。麻柳嘴滑坡是典型的暴雨诱发型滑坡,文章在结合分析滑坡形态、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滑坡变形复活的主要因素,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有益探讨,并总结了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滑坡位移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稳定现状及变形发展趋势,为滑坡治理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岷江上游干流岸坡主要表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岷江上游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导致区内表生地质灾害极为严重.通过对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其分布沿岷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与河谷地貌分段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发展与特定地形地貌、易崩滑或软弱地层、特殊的构造部位、降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技术在岷江上游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对遥感数学字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或是直接用遥感图像采用特定方法生成的具有地形地素的一种新的图种。该文介绍了陆地卫星TM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利用卫星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分析、解译出岷江上游地区87个滑坡和崩塌体。采纳数据融合技术,对该区正射遥感影像进行重建,突出地形细节,提高了滑坡和崩塌体的解译精度。3S技术结合,对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三 相似文献
24.
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滑坡堵江事件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3年8月25日叠溪发生7.5级强震,不仅使千年古城叠溪和邻近村寨被毁,人畜大量伤亡,道路,桥梁破坏甚多,而且极震区内地表变形破坏剧烈,岷江及其支流两岸出现大量滑坡、崩塌,堵江形成十余座天然堆石坝和堰塞湖。本文主要论述这次地震引起的滑坡堵江事件所产生的各种灾害及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5.
该古崩滑体位于拟建水库坝址线上游27.7 km处,体积巨大,水库三个设计蓄水高程均在滑体剪出口之上,且该区属高烈度区,滑体一旦失稳,可能造成涌浪,甚至堵江和堰塞溃坝,影响严重。本文通过对古滑体地质背景、结构特征、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确定该滑体属崩滑性质。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到较为频繁构造作用,斜坡岩体块裂化较明显,节理切割严重,产生了不利结构面的空间组合,一旦破坏面贯通,则导致斜坡沿着滑面崩滑下座,覆盖到冲洪积物堆积体之上。其稳定性通过定性、定量两方面评价,其中定量计算中,通过试验资料,结合参数反演确定计算参数,利用规范传递系数法和毕肖普法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在天然、暴雨、蓄水及水位骤降工况下,滑体均处于稳定状态。而在考虑地震时,其稳定性迅速降低,滑体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6.
用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石地基承载力,是地基稳定性分析中的强度问题,不仅控制建筑物的安全,而且客观上影响了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因此,精确确定岩基承载力至关重要。介绍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完整岩体,节理岩体,破碎岩体,软弱岩体,软弱岩体岩基承载力的极限平衡解法,以及参数m,s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7.
公路边坡岩体分级中坡高修正系数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高与边坡稳定性有密切关系。CSMR分级体系在SMR的基础之上针对水电边坡工程引入了坡高修正系数 ,但在公路边坡分级实践中发现 ,该坡高修正系数仍有待于改进。对各类边坡可能失稳形式的力学分析 ,证明坡高修正系数 可近似表示为 =a+b/H 的形式。通过对 1 0 0余个边坡样本统计分析 ,得出两种不同岩层、坡面产状组合形式下坡高修正系数的数学表达式。经检验 ,改进后的CSMR体系能够满足公路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中国滑坡堵江事件目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文介绍了与滑坡堵江事件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列出了147个滑坡堵江事件的“中国滑坡堵江事件目录”,目录中包括滑坡名称,发生时间,体积,所堵江河,堵江历时,诱发因素和主要危害等。 相似文献
29.
近水平软硬互层斜坡变形破坏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某深挖路堑边坡段天然斜坡的地质调查、钻探和有限元分析提出,近水平软硬互层岩层斜坡变形破坏首先发生于坡体中部硬岩层中,由拉应力的集中造成拉破坏,形成张性节理裂隙,逐渐向坡体顶部扩展,直至贯通而出露地表.暴雨期间在裂隙水和渗流水的扬压力联合作用下,产生滑移.应用本文的机制模型分析了垮梁子滑坡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0.
修正双曲线法在路基沉降变形初期阶段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结合某高速公路A、B两段路堤完工后的前期沉降监测成果,并通过最终沉降变形预测结果之间的对比以及预测结果对监测成果的拟合对比,对修正双曲线法在沉降变形初期阶段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