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沉积于原始地球-生命系统向现代地球-生命系统过渡的关键时期,该套地层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一次大规模成磷事件,但关于该次成磷事件中磷元素的来源仍存在诸多争议。浅海区磷元素主要来源于由河流搬运的陆表含磷矿物风化产物及上升流作用所带来的其他海域含磷水体,这两种来源可以通过全岩碎屑元素(Al、Fe、Th等)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区分。本文通过对上扬子地区乡党坪剖面和四斗坪剖面的陡山沱组主、微量元素特征的综合分析,恢复了该地区的物源体系及其风化作用过程。较高的P2O5-Al2O3、P2O5-Fe2O3相关性,表明该时期磷来源于陆地风化而非上升流;较低的Th/Co、La/Sc、Th/Cr等比值,TiO2-Zr相关性以及Th-Hf-Co、La-Th-Sc三角图分布关系,表明研究区内陡山沱组的物源体系主要为玄武岩;较高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和较低的Sr/Cu值,表明物源区当时...  相似文献   
32.
稠密重建是多视立体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密集匹配以及深度融合两步。目前深度融合生成的密集点云仍然存在密度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方体素约束的深度图融合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根据影像的地面分辨率自适应地确定体素网格尺寸;其次利用场景的几何特征约束计算融合点坐标;然后基于物方体素约束筛选融合点;最后利用无人机采集的滕州市某镇驻地倾斜影像数据以及ETH3D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密集点云密度并保证点云质量。  相似文献   
33.
海量三维地形的实时渲染技术是三维可视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难点之一。针对传统地形裂缝消除方法中存在的瓦片层次约束强、渲染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去Lo D层级约束的海量三维地形裂缝实时消除算法。在分析地形四叉树组织方式及地形可视化Lo D控制规则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包含地形瓦片角点及边邻居关系的四叉树地形多分辨率表示结构;然后根据视点相关的Lo D控制规则,动态地改变地形四叉树节点的分裂或合并状态,更新四叉树;最后根据线性插值算法修正四叉树中互为邻居关系的瓦片高程以消除地形裂缝。通过海量山区地形数据的试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34.
利用DTM编制小比例尺地势起伏度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5.
1:400万中国与邻区地貌图由地理、地质和海洋等专业的九个单位共同合作,在开展全国性卫星影象和地学图件资料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础信息图、中间过渡图等程序最后编制而成。本图属基础研究性的普通地貌图,它的研制和出版,不但是国土大地有研究的一次总结,而且也将推动今后全球大地貌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地貌晕渲法是地图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立体现图方法。用这种方法表示地形,可以收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因此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种地图。  相似文献   
37.
虚实融合技术是视频增强三维虚拟地理场景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提高真实沉浸式视觉体验具有重要作用。现有基于视频投影的虚实融合方法,在三维场景动态更新时,通常需要对用户视角下新场景内所有渲染对象进行遍历,来筛选出摄像头范围内需融合的对象,导致融合过程耗时长、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拓扑关系的多路视频与三维GIS场景融合的对象快速确定方法。首先对三维场景视锥体内视频对象集渲染对象动态建立拓扑网络模型;然后基于拓扑网络模型建立视频与渲染对象的拓扑关系,完成融合对象的快速确定及融合渲染;最后利用滕州市三维场景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视频与三维GIS场景融合时,整体耗时少、效率高,极大地降低了融合的计算代价,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稳健性。  相似文献   
38.
《北京旅游图集》简介刘振东(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13002)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北京旅游事业管理局编制、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北京旅游图集》是我国目前出版的同类旅游地图中的姣姣者。该图集获1991年北京测绘学会“地图优秀作品奖”和中...  相似文献   
39.
速度、加速度检波器及其获取信息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种类型的地震检波器(10hz动圈式速度检波器和压电加速度检波器)及其检测介质的两种运动动参数(速度和加速度)入手,测试和对比分析了它们的频率响应函数,指出了二者的差异。又对两种检波器进行了冲击振动试验和结果对比,分析了其响应信号的特征和携带信息的能力。并于某地区在可比条件下进行了地震数据采集对比试验,对用两种检波器采集得到的单炮资料和叠加时间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度信号更能满足当前和今后地震勘探对地震信号的高信噪比、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大信息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深地震反射证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深断裂带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因其在区域控岩、控矿、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由于缺乏深部资料,对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空间展布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穿过长江河床及两岸的六条深地震反射剖面,讨论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及演化,获得如下认识:(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燕山期的陆内俯冲带,上地壳发生强烈挤压变形,以大型逆冲、叠瓦、褶皱和推覆构造为特征;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俯冲或叠置到相邻块体之下,在宁芜火山岩盆地和沿江凹陷下形成了"鳄鱼嘴"构造.(2)白垩纪以来,长江深断裂带(CJF)由一系列拆离断层组成,大致沿长江河床分布.该断裂带在燕山期陆内造山阶段为一组逆冲断裂,伸展垮塌阶段反转为正断层或拆离断层,同时控制了沿江凹陷的形成和演化.(3)陆内俯冲或叠置导致地壳加厚、拆沉,引发大规模岩浆活动."鳄鱼嘴"构造或是沟通深部岩浆向上迁移的主要通道,控制了沿江成矿岩浆岩的分布.正是这种特殊的深部过程和构造特征,导致了燕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