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矿物质是鱼类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海水鱼类虽可通过饮用海水直接摄取,但是这些矿物质并不能满足鱼类的全部需求,在饲料中还必需予以添加,因此研究海水鱼类对矿物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是我国北方最有价值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目前黑鲷养殖业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开展黑鲷营养需求和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报道了黑鯛对Ca,P,K,Mg和Mn的需求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2.
海蓬子种子营养成分分析及制备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盐生植物——海蓬子种子的营养成分,并利用其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研究结果表明:海蓬子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2.59%,高于大豆和其它蛋白质植物;氨基酸组分较齐全,优于鸡蛋蛋白。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89.77%,其中亚油酸为73.63%,组成类似红花油,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用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达到86.07%,共轭亚油酸含量将近70%,海蓬子种子油可制成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33.
中国对虾体内几种重要无机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体长的对虾,包括亲虾及不同组织中的K、Na、Ca、Mg、Mn、Cu、Zn、Fe和P的含量。除Mn以外,上述元素在对虾整体的含量随着体长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微量元素cu在对虾中的含量相当高,特别是在内脏中的含量非常高,因此存研制人工配合饵料时应注意是否会出现缺铜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铜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积累和致毒效应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Cu在中国对虾(Panaeus orientalis)体内的累积规律和致毒效应,探讨了积累机理。实验表明,对虾的胃、肠、鳃和肝胰脏都能从海水中较快地积累Cu。肝胰脏的积累速度最快,是Cu在对虾体内贮存的主要场所。进一步分析表明,累积在肝胰脏中的Cu有部分与类金属硫蛋白相结合,但大部分是与细胞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结合在一起。从肝胰脏中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Cu络合物,随着Cu的积累,这种小分子络合物含量增加,同时肝胰脏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对虾的中毒反应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人工配合饲料饲育黑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起的养鱼配合饲料具有来源广、成本低、营养全等优点,是现代养殖技术的一大突破。为进一步推动黑鲷养殖的发展,作者于1994年4~10月,在河北省黄骅市海水养殖公司养殖场进行了人工配合饲料饲养黑绸的试验研究。1试验材料和方法1.1配合饲料组成及其加工本试验所用配合饲料系经1993年中间试验后,从两个配方中选出效果较好、适于较大规格鱼生长的一个,其基本组成和价格如表1所示。饲料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矿物质经超微粉碎后与麸皮混匀制成矿物质预混料;维生素粉剂直接与麸皮混匀制成维生素预混料;鲜杂鱼用绞…  相似文献   
36.
野生对虾与养殖对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脂肪酸的组成类似于其他的海洋动物,即雌、雄虾的肝胰脏和肌肉中,棕榈酸(16:0)和n-3族高不饱和脂肪酸(如20:5n-3和22:6n-3)占优势。野生虾体内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尤其是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多于养殖虾。野生虾肝胰脏中主要脂肪酸为16:0(20.0~22.5%),18:0(2.5~2.9%),18:1 n-9(12.3~14.0%),18:2 n-6(2.4~2.6%),20:5 n-3(6.1~6.6%)和22:6 n-3(7.1~7.5%)。肌肉中的主要脂肪酸种类大致与肝胰脏中相同。养殖虾中除了18:2 n-6(6.3~13.0%)高于和16:l(3.6~4.2%)低于野生虾外,其余的基本类似。野生虾比养殖虾有较高水平的n-3族和较低水平的n-6族不饱和脂肪酸,且野生虾n-3/n-6族脂肪酸的比率同样大于养殖虾。  相似文献   
37.
饵料中的锌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摄食补充锌饵料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饵料中加锌与不加锌,对对虾的增长、增重和成活率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对虾肝胰脏中羧肽酶A的比活性也无显著变化。我们认为,利用上述原料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可以不加锌,即使饵料中含锌量较高,对对虾也没有什么危害。  相似文献   
38.
锑在生物体内是一种有害元素。它能抑制某些酶的作用,与血清中的巯基结合,干扰蛋白质、醣的代谢和肝内产生糖元。关于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得很少。Friedrich Walz用酒石酸锑钾研究了紫贻贝对锑的吸收与排出。本实验从~(124)Sb(NO_3)_3作为示踪剂,研究锑在紫贻贝体内的累积、排出及结合的情  相似文献   
39.
刘发义 《海洋科学》1982,6(5):58-60
自从日本水俣湾悲剧发生以来,汞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污染物质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从那以后,国外对于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毒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近几年来也开始做了一些工作。 研究毒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吸收、累积、排出、分布和转化等代谢规律,不仅可以为评价环境质量、制定水质标  相似文献   
40.
盐生植物中亚滨藜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酸化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从中亚滨藜叶中提取叶蛋白。分别研究了溶剂用量和加入无机盐、溶剂酸碱度、温度、提取时间等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以及不同pH、絮凝温度、絮凝时间对从提取物中沉淀蛋白质的影响。确定了中亚滨藜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盐生植物中亚滨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