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系统分析奇台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整治潜力、生态环境等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以GIS平台划定土地整治分区,揭示了该县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突出问题,提出该县域各区土地整治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类似于奇台这样典型干旱区县域土地整治分区的因子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灌溉保证度、农用地质量;日照、水土匹配系数;非农人口比重、人均居民点面积;林地覆盖率等方面。然而,由于干旱区县域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实施土地整治过程中,只能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实现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地震预报的需要,我们研制了一种高频地震记录仪。采用熏烟或墨水记录。仪器频带2~120Hz(-3db);总功耗约0.4瓦,重量24公斤。滚筒速度分二档:240mm/分、360mm/分(或120mm/分,240mm/分),在240mm/分速度时,仪器可连续记录12小时。 本仪器在云南省剑川、云龙和鹤庆等地,以及贵州六枝地区做过流动观测,并在昆明、昭通、易门和海口做过半年至一年以上的长期试用性观测。流动观测期间,记到不少零级以下的地震。有的地震卓越频率大于40周,震级<-1.7;根据估算,在频率100Hz时,可以观测到-3级左右的地震。长期流动和固定观测证明了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是良好的。 试验观测表明:这种仪器对监测极微震活动、地声观测和研究断层的现代活动性都是一种有用的仪器。因为采取了可见记录,观测结果更直观,维修管理方便,适于流动观测。如果与慢速磁带机相结合,可使高频地震观测更为有效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刘光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5,(1)
本文用水平摆倾斜仪实测记录资料,研究了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临震期的地倾斜波动现象。波劫是在地震发生前15小时开始的。这种波动现象可能是由震源在临震期向源外辐射的一种能量引起的,波动的方向性很强,面向震源区。它有可能是一种地震前兆,对临震予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两种预位移终止相。一种是预位移在震源断层面上局部地区发生,简称为局域预位移;另一种是预位移在整个断层面上展开,称为全域预位移。这两种预位移的终止条件有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预位移终止相的差异,从而使预位移引起的长周期波,以及由长周期波产生的突跳型前兆也产生差异。得到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大多数大地震发生前的预位移属局域预位移,而中强震大多属全域预位移。2.局域预位移的震源过程为有限源传播,全域预位移为有限源与瞬时面源。前者仅有一个长周期P波,后者产生两个不同到时的长周期P波。3.局域预位移和全域预位移所引起的长周期波与它们各自的源时间函数相近。前者产生单峰型突跳前兆,后者产生双峰型突跳前兆。由这两种前兆异常类型可粗略判断未来地震的强度。4.由于大震局域预位移区的尺度与中强地震全域预位移区尺度相当,因而它们的预位移幅度相近,从而大震和中强震前大多数前兆异常幅度相近。这样从理论上解释了前兆异常幅度与震级无关这一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