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64年   18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9篇
  1960年   13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上篇:历史,到底该怎样去解读? 让我从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说起吧:中医到底行不行?我不是学医的,但我很关心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的发展.有人讲,中医根本不行,甚至断言,中医根本就不是科学.中医行不行,到底是不是科学?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在认真研读了刘力红博士<思考中医>后才有了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2.
日本大城市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桥伸夫  王力 《地理译报》1990,(2):15-17,28
  相似文献   
123.
大量关于土壤可蚀性的研究证明,低温的沙面更易被风蚀。但大多研究以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为背景,建立的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海拔寒冷地区。我们使用青藏高原错那湖湖岸的地表沙,利用高低温实验箱调节沙面温度,开展了风洞模拟实验,量化了不同粒径、风速条件下风蚀率随沙面温度的变化关系,旨在分析地表温度对风蚀动力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沙面温度与风蚀率之间呈负线性相关,低温沙面更易被风蚀。这与空气温度影响风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类似,即低温沙面可以增加近地表空气密度和气流拖曳力,使沙粒更容易起动,风蚀量也随之增大;另外,沙面与空气间的温差,会破坏大气稳定度,影响湍流强度,进而影响风蚀强度,这可能也是沙面温度影响风蚀过程的一种主要机制。(2)在自然情况下,寒冷沙面对水汽具有一定的冷凝效应,从而对沙粒的起动与风蚀过程起到抑制作用,而且这种冷凝效应,在低风速、粗颗粒沙面上表现得更为明显。(3)高温沙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蚀。作为影响高寒地区风力侵蚀过程的重要自然因素,沙面温度对青藏高原典型风沙区的风蚀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2003~2009年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行社业综合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纯技术效率是综合效率变化的主导因素,中国区域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为增长的态势;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走势,且中部和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和西部差距较小;在变化趋势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在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其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的突出表现,但在综合效率方面均表现出弱改善的趋势;从效率类型来看,双高类型的省份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其他3个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且中国各省旅行社业效率之间的差异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各省旅行社业效率的变化趋势来看,2003~2009年,大部分省份旅行社业综合效率保持增长的态势,少数省份处于下降的趋势,在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除新疆外,其余省份全部保持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5.
引子:在农地上,个体农户更大的权利,就意味着他更大的反对的能力,阻止的能力,少数决定多数的能力。农民更大的土地权利并非只是某一个农户的更大土地权利,而是所有农户都扩大了土地权利,从而扩大了反对和阻止公共决策的能力,从而也就意味着即使对大多数农户有益,大多数农户有了强烈要求的决策,却可能因为少数甚至个别农户反对而无法实施。——摘自贺雪峰《小农立场》。  相似文献   
126.
本文论述了通过应用γ的全能谱分析方法处理放射性测量数据,保证了最终获得资料的真实性和信息量;指出了现代航空地球物理综合测量系统的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组成;总结出主要铀矿区的三方面的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最后再次指出,航空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在俄罗斯等国的矿床普查中取得了成功。实践证明,可以有效地用于预测和普查铀矿床。  相似文献   
127.
128.
地震前兆现象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9.
烃类气体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并具有复杂成因和来源,同时针对烃类气体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矿产,而需要推广到更多其他科研领域。笔者等采取苦橄岩烃类气体标准化的研究思路,以广西栗木锡多金属矿为中心,重点围绕矿区各阶段花岗岩、矿体及地表土壤开展烃类气体宏观特征和微观规律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和对比,揭示花岗岩及矿石中烃类气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查明在成矿作用影响下烃类气体成熟度提高且通过构造裂隙向上运移,并被地表土壤吸附形成异常的事实,明确了深部隐伏矿体与土壤烃类气体异常的成因联系及空间对应关系,建立了判断稀有金属花岗岩富集成矿的烃类气体特征指标和参数,研究表明,将烃类气体特征作为判断稀有金属花岗岩富集成矿地球化学标志的思路正确且方法可行,并将对今后进一步拓展烃类气体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0.
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是指那些能为当前和未来的国家经济建设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地质找矿的重大成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十多年来的地质工作成果,为组织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湖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是:重点开展铅、锌、锑、金、银、稀士、媒成气、硼矿、片状高岭土、原生金刚石及轻质建材原料;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环境地质工作;对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其它地质工作。实现湖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对策是:增强找矿意识;遵循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积极调整地质工作布局;深化改革,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采用先进地质工作手段,推动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地质科技人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