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2014—2021年西安市逐日气象要素和同期的森林火灾资料,对西安市森林火灾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将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区域、坡度、下垫面可燃物类型、海拔等引入到西安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中,改进森林火灾气象等级预报算法,提出了西安市森林火险风险综合预报模型。改进后的算法在预测精度和准确度方面均得到提升,同时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西安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明显提高,以超过3级为森林火灾危险性预警标准时,可以覆盖约65%的火灾,比改进前提高了25%。本研究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蕾  魏凤英  朱艳峰 《大气科学》2011,35(5):963-976
本文在分析中国夏季降水典型模态与前期春季对流层中上层温度主要分布类型、北大西洋涛动(简称NAO)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前春对流层温度和NAO的中国夏季降水统计预测模型,并对利用该模型预报的2004~2009年中国160站夏季降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大范围夏季降水多寡主要与5月NAO变化有关,“南多(少)北少(多...  相似文献   
13.
2017年陕西省先后经历了霾、雨雪、冰雹、大风、寒潮、高温、暴雨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过程,尤以暴雨、冰雹、高温和干旱灾害影响最重。经综合评估,2017年陕西省气象灾害影响属于一般年份。对于每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陕西省气象台均提前发布预报预警,加强服务,大力提升服务效益,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肯定。通过对2017年气象灾害分析体会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需要: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加强信息传播能力建设;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冯蕾  周天军 《大气科学》2015,39(2):386-398
本文使用MRI模式在不同分辨率下(180 km、120 km、60 km、20 km)的AMIP试验结果, 分析了该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通量的模拟, 并考察模式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RI模式能够较为合理地模拟出青藏高原夏季气候平均的降水空间分布, 但对气候平均水汽输送通量以及降水年际变化的模拟却存在较大的误差。随着分辨率的提高, 该模式对青藏高原气候平均降水的模拟有明显改进, 包括降水年循环以及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等。分辨率为180 km、120 km、60 km、20 km的MRI模式模拟的青藏高原7月平均降水绝对误差分别为2.2 mm/d、1.2 mm/d、0.7 mm/d、0.2 mm/d。另外, 高分辨率模式模拟的青藏高原夏季水汽输送通量的年际变化也更接近观测。当分辨率达到20 km时, MRI模式模拟的西风水汽输送指数与观测的相关系数达到0.43, 通过了0.1显著性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MRI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平均水汽输送通量的模拟技巧并不随分辨率的增加有明显提高。低分辨率模式中模拟降水量偏大、印度季风槽偏强的现象在高分辨率模式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对2种海水轮虫的致死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和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urceus)的致死效应,旨在为阐明UV-B辐射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建立指示UV-B辐射的生态毒理学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UV-B辐射对2种轮虫都有严重的伤害作用,且当辐射强度达一定强度阈值会对其产生急性致死作用。实验测得:UV-B辐射对2种轮虫的急性致死强度阈值为:(50±10)μW/cm2;24h,48h和96h的半致死剂量:褶皱臂尾轮虫为4.393,2.694和1.720kJ/m2;壶状臂尾轮虫为5.856,4.516和1.730kJ/m2。由此可知,本实验UV-B辐射剂量范围和观察时间内,褶皱臂尾轮虫在UV-B辐射处理后的24h和48h内对UV-B辐射的敏感性相对要大于壶状臂尾轮虫,而在UV-B辐射处理后的96h内2种轮虫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则相近。  相似文献   
16.
UV-B辐射对指状许水蚤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UV-B辐射增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指状许水蚤(Schmacheria inopinus,Burckhardt)雌雄成体的致死率、摄食率和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设定的辐射剂量下,指状许水蚤雄性成体对UV-B辐射的致死率明显高于雌性成体的致死率;UV-B辐射对雄性成体的24h的半数致死剂量(24h.LD50)为5.77kJ/m2,而对雌性成体48h的半数致死剂量(48h.LD50)为5.04kJ/m2。在较低剂量下(0~1.728kJ/m2),UV-B辐射对雌雄成体的摄食率(F)和滤水率(G)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UV-B辐射增强对壶状臂尾轮虫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UV-B辐射条件下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urceus)对6株海洋微藻:小球藻(Chlorellasp.)、绿色巴夫藻(Pavlovauiridis)、扁藻(Tetraselmischuii)、球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Park8701)、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tum)的室内摄食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对壶状臂尾轮虫的摄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壶状臂尾轮虫对给定饵料单胞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都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而且壶状臂尾轮虫对每一种饵料单胞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是不相同的,这说明壶状臂尾轮虫对饵料单胞藻是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关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接种密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有明显的影响.当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的接种比例为A∶S = 1∶4时,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中占优势; 当接种例为A∶S = 1∶1时,虽然塔玛亚历山大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但也受到了中肋骨条藻的抑制; 接种比例为A∶S = 4∶1时,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竞争优势更加明显.UV-B辐射增强(在预备实验的前提下,选择1.4J/m2)可改变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的关系,使塔玛亚历山大藻种群竞争能力降低,中肋骨条藻种群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导致处理Ⅰ(A∶S = 1∶4)中,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处理Ⅱ(A∶S = 1∶1)中,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中占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张虎元  冯蕾  吴军荣  王宝  刘平 《岩土力学》2009,30(9):2759-2762
从污染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垃圾填埋场底部防渗衬垫的等效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替代”衬垫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压实黄土底衬作为实例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穿透衬垫的污染物累积量可以作为设计替代底衬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省1960—2019年94个气象站点冬季逐日气温资料,分陕北、关中和陕南3个气候区,从时间和空间2种尺度分析了陕西冷、暖冬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近60 a陕西冬季增温明显并在1987年前后发生突变,冬季平均0℃等温线北抬1~2个纬度,增温幅度以陕北最强陕南最弱.从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导致暖冬指数以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