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0篇 |
免费 | 173篇 |
国内免费 | 2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篇 |
大气科学 | 153篇 |
地球物理 | 200篇 |
地质学 | 672篇 |
海洋学 | 123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126篇 |
自然地理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近50年新疆天山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奎屯河流域近50 a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4~2015年该流域冰川面积减小了约65.4 km2,冰储量亏损了约4.39 km3,且2000年后冰川消融与退缩加快。消融期内正积温增大带来的冰川物质支出(消融)高于源自年内降水的冰川物质收入(积累)是造成该流域冰川消融与退缩的主要原因。1964~2010年该流域径流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1993年后径流增加趋势显著,且周期性丰枯变化发生了改变。52 a间该流域冰储量亏损引发的水资源损失量达39.5×108m3,年均亏损量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2%,且20世纪80年代后冰川融水在径流中所占比重增大。 相似文献
993.
Geomorphology of the Urümqi River Valley and the uplif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Quaterna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haerqiaoke Gravel, more than 400 m in thickness, on the north piedmon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s located at the exit of the Urümqi River Valley and belongs to the Molasse construction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other uplift event with the tectonic boundary expansion ended the deposition of the Shaerqiaoke Gravel, and resulted in folding, faulting and down-erosion in the frontier of the deposit. The ESR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top of the Shaerqiaoke Gravel accumulated before 1148 kaBP, probably responding to the Kunlun-Huanghe movemen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fter that time, erosion-deposition cycle occurred and 9 terraces developed. The TL and ESR dating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date these terrace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rrace 3 was formed at MIS 6. Terrace 2 at Houxia also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Terraces 5 and 6 were accumulated in 338 kaBP and 562-591 kaBP, respectively. The oldest glaciation, named Gao Wangfeng, correlates to MIS 12. 相似文献
994.
土地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不仅要维持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食物,而且很多工业原料也要从中获得。随着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对土地索取日益加强,合理利用土地问题,成了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我国人均耕地少,十分珍惜每寸土地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新疆虽地广人稀,但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有限,而且气候极端干旱,生态非常脆弱。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问题,同样是至关子孙后代延续的大事。而且我国土地资源数据不清。为此,国家“六五”规划中,《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课题《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把土地利用列入研究重点。1:100万土 相似文献
995.
996.
鄂尔多斯盆地苏77区块盒8下亚段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因储层非均 质 性 强、优质储层成因机理和展布规律不清,使得该区的勘探开发部署备受制约。利用岩石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常规压汞及物性测试等资料对储层低渗成因及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以溶孔为主,晶间孔次之。储层低孔低渗且微观孔喉结构相对较差。压实作用是储层低渗的根本原因。硅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胶结物以及大量塑性岩屑的存在是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有利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强烈的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必不 可 少 的 条 件;适量的绿泥石薄膜和硅质胶结物能增强岩石的抗压实强度,保护原生孔隙;适量的结晶完好的高岭石晶间孔和裂缝的发育有助于改善局部储层的物性。辫状河心滩微相砂体厚度大,杂基含量低,溶蚀强烈,物性较好,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997.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有利于认识沉积相展布特征和古地理演化规律,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大量薄片、岩心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5亚段划分出MFT1—MFT7七种沉积微相类型及MA1—MA4四种沉积微相序列,沉积微相与生物遗迹化石指示马五5亚段为潮坪环境。结合沉积前古地形及古海平面变化信息,以单因素图件为基础,采用优势相法编制马五52层(Ⅰ)、马五51层(Ⅱ)岩相古地理图,沉积环境受沉积前古地形控制而分异:潮上带、潮间上带、潮间下带及潮下带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盆地东部高地形处发育潮间带沉积;随古海平面下降,马五51期沉积相带向东迁移,东部潮间带连片分布。 相似文献
999.
<正> 在碳酸盐岩中,缝合线一般出现在成分不太均匀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通常,缝合线是在讨论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时加以研究的。但对碳酸盐岩缝合线和基质的有机质含量分析表明:缝合线物质的有机质丰 相似文献
1000.
贺兰山北段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贺兰山北段晚三叠世地层分布较广泛,其物源问题是进行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原盆边界恢复和其两侧盆地该时期面貌恢复的关键,而对此存在一定的争议。该研究以贺兰山北段的沉积—构造背景为约束,通过晚三叠世地层的砾石成分、古流向、稀土元素、锆石测年及沉积趋势等物源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指出贺兰山北段晚三叠世不存在东部物源,银川古隆起不存在;物源来自西北部的阿拉善地块和兴蒙造山带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片麻岩和变粒岩等)和岩浆岩,部分为阿拉善地块古生代和早中三叠世的沉积岩及岩浆岩。贺兰山西北部具有近物源和快速堆积的特点。同时,贺兰山北段晚三叠世物源具有多源性,其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改造,恢复物源区演化模式对周邻造山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