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44篇
  1975年   22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41.
在编制亚洲地质图过程中,我们参阅了截至七十年代初期的有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亚洲地质的总体特征获得了一些概念。本文主要从区域地层的角度出发,按阶段论述了亚洲地质发展的简要历史,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2.
本文是在编制1:500万亚洲地质图基础上,运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创立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简要说明我们对亚洲构造的基本认识,以便与国内外读者交流。亚洲地域辽阔,构造型式较多(图1)。这些构造型式,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是历次地壳运动造成构造形变的综合反映。先形成的构造型式被后来地壳运动影响而不断受到破坏和改造,因此现在的亚洲构造格架,清楚地反映了中生代以来的形变、相变和位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3.
《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以下简称“程序”),是新一届(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根据2000年5月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前后,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呼声和实际需要而委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  相似文献   
144.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要求 ,起草了《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草案 ) ,本刊现将其刊登于后 ,目的在于广泛地征求同行们的意见 ,以便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切实可行。如有补充、修改意见 ,请直接寄往全国地层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 :阜外百万庄路2 6号 ,邮编 1 0 0 0 3 7)  相似文献   
145.
2008年4月15日至18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地层委员会寿嘉华主任,王泽九、殷鸿福副主任,副秘书长沙金庚,地调局刘凤山处长,各分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陆松年、耿元生、孙卫国、戎嘉余、汪啸风、项礼文、侯鸿飞、金小赤、王乃文、王伟、杨振宇、黄枝高,特邀嘉宾沈其韩院士、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李金发所长,部分断代工作组组长、承担建阶项目第四一五阶段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和拟参加新项目研究的有关专家共计60余人。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恩口矿区Ⅰ井田主要含水岩层为岩溶化的茅口灰岩,总厚约380米,它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例如,1967年4月,2号井掘进-66米水平主石门的时候,在煤系地层中遇走向NE70°的断层破碎带而突水,瞬时水量约2400米3/时,矿井被淹。   相似文献   
149.
为适应煤田测井工作的需要,我们以目前现场广泛使用的TYFZ—4型组合测井仪为基础,采用时间取样技术,设计组装了双源距组合测井仪。   相似文献   
150.
近年来,随着煤田勘探事业的发展,利用测井曲线解释地质构造已成为测井工作面临的任务之一。在北方地区,已有成功实例。但南方煤田有的地层沉积不稳定,岩煤层物性变化大,构造复杂,完成上述任务难度较大。1977年以来,我们在斗岭矿区某井田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曲线对比工作。在全井田24个钻孔中,共解释出断层17条次。其中一部分与原地质解释结果差异较大。经综合研究后,全部作为正式资料在地质报告中采用,对提高地质勘探效果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