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综合分析了协调的可靠性,探讨了协调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实现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2.
地磁台大都面临着磁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用合理布点长期监测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理论分析表明,现有仪器能有效监测,可以合理选定监测半径并在监测区内合理布点,并提出了对监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简易通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邯郸北部地区地裂缝与土层构造节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邯郸北部264地地裂缝、710条土层构造节理的特征研究发现,地裂缝与土层构造节理在发育程度、力学性质、延伸方向等方面有共同特征.认为绝大部分地裂缝是在土层构造节理的基础上,由地表水活动等因素诱发而成.  相似文献   
24.
郑子平  刘培红  奉友新 《气象》1983,9(2):28-28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地形复杂,平均拔海高度在1200米左右。 1982年2月初,受寒潮侵袭,从2月3日至14日连续降雨和冰粒,气温渐降。日平均气温由12.7℃降到-1.2℃。过程降温13.9℃,极端日最低气温为-2.1℃。过程降雨(雪)量为136.0毫米,日最大降雨(雪)量为31.9毫米。在此同时,2月  相似文献   
25.
诸暨璜山金矿是除治岭头以外浙江省第二金矿,它的找矿模式为“三高两低一复合”的找矿模式,即高金晕,高极化率,高磁场跳跃,低电阻率,低电位和北东断裂与北东东断裂复合处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在其附近仍有类似成矿部位,有望扩大远景。  相似文献   
26.
常聚友 《地下水》1996,18(2):71-73
应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把在沙漠电探找水中电性差异小而无法采用量板解释的电测深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定量地确定出最佳井位,满足了需水量要求。  相似文献   
27.
28.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东昆仑地区已经勘查发现了一批造山型金矿,它们是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复合造山作用的产物。通过柴北缘—东昆仑地区12处造山型金矿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该区造山型金矿中发育两种不同的成矿流体: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和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前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14~0.34(平均值0.24)、0.11~0.59(平均值0.34)和0.64~0.31(平均值0.42),温度变化为180~270℃,压力为180~560Mpa,是晚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主要沿加里东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底部-中地壳上部的塑性变形带大规模流动,并在本区形成了广泛的金矿化;后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0.12(平均值0.06)、0.18~0.25(平均值0.21)和0.79~0.69(平均值0.73),温度变化为280~449℃(主要在280~360℃),压力为80~230Mpa,主要与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其中不少矿床还受侵入岩浆作用的影响,其沿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大规模流动,导致了本区造山型金矿的最终定位。上述两期成矿流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总体变化在1.4%~11.4%(NaCl)(大部分集中于2.7%~9.1%)。压力-深度换算结果显示,本区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表现出地壳强烈隆升过程,其最大隆升幅度达12km。这说明该区大规模的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隆升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29.
四川“金土地工程”区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在"金土地工程"区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评价试点研究项目的背景、目标任务、方法技术和提交的主要成果。通过试点研究,确定了该项工作的内容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主,地质、遥感等多种综合调查手段为辅的综合调查,其核心是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0.
该文对荔波县干旱气象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干旱的时空分布、年代际变化及发生规律。在认识干旱气候规律影响系统的基础上,用前期气象要素、海温因子、天文因子的连续变化及大气环流形势寻找预测干旱的方法,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指挥农业生产、发展地方经济及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