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西北干旱区夏半年深厚的混合层与干旱气候形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理解西北干旱区大气混合层(ML)厚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干旱气候形成的影响,我们利用张掖和民勤站夏季及相关月的实测探空资料及T-log P图解法,首先计算了该两地逐日ML厚度,然后分析并讨论了它的时空间变化特征、与干湿天气气候的关系,以及夏半年的深厚ML,对加剧当地干旱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西中东部ML厚度的年变化及地区差异明显.冬季最浅薄,夏半年深厚(特别是5、6月),4月及10月分别是ML急剧增厚及变薄的过渡期;同时,更靠近西北干旱区中心的河西西部及北部的ML更深厚.(2)夏季干(湿)天气通过加强(减弱)地气间的感热交换和干对流,而明显影响当地的ML厚度.平均而言,以高温日最深厚,千日次之,小雨日再次之,而中强雨日最浅薄.千年夏季的ML厚度平均比湿年的对应值增厚300 m左右.夏季典型千日的ML厚度比雨日厚3000 m,典型干日的ML厚度昼宿变化不大.(3)反过来夏半年深厚的ML也通过增加雨滴蒸发损耗,减少了干旱区的降水,加剧了当地干旱的程度,因此夏半年深厚的ML也是形成干旱气候背景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系统研究了其物源区属性及热演化。采用碎屑锆石LA-ICP-MS定年的方法,通过分析砂岩样品中碎屑锆石U-Pb的年龄结构及组成,明确了其物源区属性。研究表明:长7碎屑锆石存在225~264 Ma、276~408 Ma、413~458 Ma、727~851 Ma、1249~1749 Ma和1868~2469 Ma 6个年龄区间,分别对应于印支期、海西期、加里东晚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晋宁运动早中期和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研究区物源复杂,主要来自于北秦岭西段、秦祁造山带、西秦岭、祁连造山带东段及天山—兴蒙造山带,阿拉善地块和盆地北部山区也可能为本区提供物源,古水流分析表明研究区的物源方向为近南部。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及热史模拟,明确了研究区在100 Ma左右的早白垩世经历了重要的构造热事件,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此以后,又经历了4次比较明显的热演化,100~43 Ma为缓慢抬升阶段,进入部分退火,冷却速率大概在0.44℃/Ma,43~36 Ma为一快速抬升阶段,冷却速率达到4.3℃/Ma,36~24 Ma为又一期的缓慢抬升,冷却速率在0.52℃/Ma左右,从24~17 Ma样品又经历了一次快速的抬升过程,冷却速率在1.5℃/Ma左右。研究区43 Ma以来的抬升剥蚀明显受到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藏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与塔里木库车坳陷有着相似的沉积地层和构造演化历史,但是天然气勘探始终未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在南缘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判识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探讨有利勘探方向与目标层系。结果表明,南缘地区天然气存在煤型气、混合气与油型气三类,且以煤型气和混合气为主;侏罗纪煤系为该地区主要的天然气源岩,其大量生气期与背斜构造形成期相匹配,构成最佳源灶-圈闭成藏组合;二叠系湖相和上三叠统湖相-湖沼相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天然气源岩,其主要生气期在中部地区早于绝大多数背斜构造形成期,而在西部地区与背斜构造形成期相匹配。南缘地区生烃物质基础好于库车坳陷,只是主要气源岩侏罗纪煤系的成熟度略低于库车坳陷,盖层封盖性和储层发育规模略逊于库车坳陷,但仍具备形成大规模油气田的成藏条件。深层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成藏组合是最为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层系,西部是寻找和发现侏罗纪煤系和二叠系湖相油气藏的有利目标区域,中部是寻找和发现侏罗纪煤系天然气藏的有利目标区域。中浅层白垩系-新近系成藏组合是次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层系,具有寻找和发现一定规模天然气藏的潜力。高探1井获得重大突破充分表明制约南缘天然气勘探大发现的因素不是气源规模、运移通道、储层物性和盖层封闭性,而是有效圈闭的落实、钻井工程技术及勘探工作量的投入。  相似文献   
64.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页岩油的状态,尤其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关联性认识不清.通过对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岩芯的精细描述及其薄片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三维CT深入研究,发现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多尺度性.除了纳米孔缝外,还有页理缝.根据页理缝...  相似文献   
65.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但有区别的作用引起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富营养化,造成夏季底层水体低氧现象加剧,成为近海生态健康恶化的重要征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该海域低氧研究中获得的重要认识,分析了底层水体溶解氧的潮周期尺度、事件尺度和年际尺度的变化特征,重点从层化与物质输运角度,介绍了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海洋锋面、风和潮等过程影响底层水体中氧气消耗或补充的机制,揭示了本海域主要低氧现象分别位于长江口和浙江近海的特征,对比了两处低氧区形成与演变的异同机制。目前,对低氧形成机制的定性认识和多尺度变化特征的了解已经有较好的基础,未来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角度加强现场试验和定量研究,掌握低氧的长期演变趋势,研发底层水体低氧的预测预警技术,支撑我国河口近海的生态预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6.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苏北海滨小城,有着得天独厚、十分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近年来,大丰区充分发挥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优势,多措并举,通过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既满足了大丰经济社会发展对补充耕地指标的需求,为当地的沿海开发、项目招引、城乡统筹发展等补足了能量;又将多余的补充耕地指标异地调剂给苏南等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使用,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丰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正在逐年弱化,其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本文围绕大丰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耕地后备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7.
干旱灾害和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72,自引:4,他引:72  
首先阐述了自然灾害中干旱灾害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接着从西北干旱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干旱气候的比较以及监测和预测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研究的进展;最后提出了西北干旱气候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不动产登记数据模型是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建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不动产登记制度实施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簿卡证册及相关行业标准为依据和参考,提出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模型的设计原则、要素组成、模型构成及相互关联,形成了稳定、可扩展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模型,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顺利编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9.
70.
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马晓波 《高原气象》1999,18(4):520-524
利用华北地区27个台站1951 ̄1995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总量资料,用EDF分析方法及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通过分析初步得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华北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特别是从1965年以来持续减少。陆面蒸发呈增加趋势,全区变化较为一致,中心在华北地区中部的济南、临沂一带。水资源呈减少趋势,1967年以后迅速减少,主要表现形式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差异型,东西差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