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3篇 |
免费 | 177篇 |
国内免费 | 2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2篇 |
大气科学 | 44篇 |
地球物理 | 141篇 |
地质学 | 681篇 |
海洋学 | 108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59篇 |
自然地理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9篇 |
1988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40年 | 5篇 |
1938年 | 5篇 |
1936年 | 6篇 |
1935年 | 4篇 |
1934年 | 9篇 |
1933年 | 5篇 |
193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对镇(安)旬(阳)矿田泥盆系、志留系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表明,本区泥盆系、志留系铅锌矿总体属层控矿床类型。铅锌矿赋存于下志留统悔子垭组、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及中泥盆统大枫沟组、上泥盆统南羊山组;控矿构造为断裂、褶皱,容矿构造为顺层断裂带、剪切带,含矿岩石为含碳砂岩、千枚岩及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相、台地边缘及泻湖、潮坪、台地浅海。以旬阳泗人沟为代表的志留系铅锌矿属细碎屑岩沉积强改造型铅锌矿床;以旬阳大岭、赵家庄为代表的泥盆系铅锌矿属碳酸盐岩沉积弱改造型铅锌矿床;以镇安锡铜沟、月西为代表的泥盆系铅锌矿属碳酸盐岩沉积强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2.
川中南充盐盆是四川盆地最大的次一级含盐盆地,区域内钾盐具有成盐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深、岩性复杂等特点,目前尚未建立一套适用于研究区的钾盐地球物理评价方法。以地球物理勘探原理为基础,结合测井、录井、地质、地震等资料,分析和总结出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分布范围,根据杂卤石"三高一低"的特点,建立杂卤石测井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优选伽马和声波速度作为敏感参数,建立了杂卤石的地质—测井—地震三位一体井约束地震反演识别方法,并以广参1井为例,预测杂卤石的空间展布情况。最后结合地震反演结果圈定出广安地区为杂卤石沉积的最有利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研究区的杂卤石预测方法,为研究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社交媒体多层次信息流”为概念框架,分析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个人、当地的组织、宏观层面的主流媒体使用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出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交媒体所具有的5项功能:人际之间的交流,地方政府、本土组织以及当地媒体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各主体间沟通的渠道。在强震发生后社交媒体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大震发生后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应对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肖文交侯泉林李继亮B.F.Windley郝杰方爱民周辉王志洪陈汉林张国成袁超 《中国科学D辑》2000,30(Z1):22-28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生楔,(viii)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组成 部分.其中大地构造相(I)-(v)记录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向北消减,欧 亚大陆向南增生的历史,而大地构造相(vi)-(viii)记录了羌塘地块北部被动陆缘沉积 大地构造演化、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消减以及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拼贴并最终焊合的历史.大地构造相分析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存在复杂的多岛海-增生弧 造山作用.这种复杂的多岛增生作用是欧亚大陆向南增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5.
The presence of Dicynodontia in Sinkiang was first made manifest by the beautiful skull described in the same number of the Bulletin, (see above 563) as Dicynodon sinkianensis sp. nov. Recently, a second skull also collected by 相似文献
56.
ON A NEW OCHOTONID FROM NORTH SUIYU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course of the splendid summer trip which we enjoyed in the company of the American Central Asiatic Expedition in 1930, we, P.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myself, collected in the Late Tertiary Tung Gur basin (near Irdin Manha), some remains of Ochotonidae. Through the kindness of Drs. R. C. 相似文献
57.
INTRODUCTION The Early Tertiary formations in China have not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for a long time, since they are less well exposed and less fossilifer, ous than the Pliocene or Pleistocene beds in the same areas. No further re- 相似文献
58.
59.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及早期沉积盖层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组成极为复杂,大多经历了较强的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一般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属变质程度较深的区域变质岩系,主要是各种片岩、片麻岩及变粒岩、石英岩、大理石及花岗片麻岩等;基底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特征,可划分为北部、西北部及中南部三个大区,走向总体以北东向为主;从演化过程来看,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是华北克拉通形成过程中的太古宙微陆块之一,古元古代末可能是其与华北拼合为一体的关键时期。早期沉积盖层主要经历了长城纪陆内裂陷、蓟县纪边部沉降、青白口纪—南华纪整体隆升和震旦纪边缘拗陷4个演化阶段,沉积环境总体以海相为主,晚期局部具陆相特征,不同时期的沉积物特征有较大差异,可能主要受构造、气候环境的共同制约;早期沉积盖层整体上受基底结构和构造控制明显,越早期影响越大;盆地西南边缘一直是最活跃的构造沉降区,基底构造所处位置特殊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