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位于南秦岭-大别构造带中部,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南缘。铅锌矿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含矿层位为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圈出了泗人沟-南沙沟、杨柳-任家沟-小沟和长沙-西营-黄石板铅锌(铜)矿带。在矿带内发现20余处铅锌(铜)矿床(点),已获铅锌资源量1Mt以上。矿床(点)单个矿体长75~1400m,平均厚度0.50~14.00m,平均铅品位0.14%~3.69%,平均锌品位0.96%~36.00%。铅锌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诸多因素控制。经预测,本区铅锌资源量在2Mt以上,安康—白河、平利等地区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2.
为了定量预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质量未来变化,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影响,建立了基于人类活动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未来变化预测模型.工业、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等影响因子的数据输入模型后,即可获得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所占比例,达到定量预测由于人类活动的变化对土壤质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GPS高程测量代替常规水准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已经成为这些年来许多大地测量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简单地介绍了GPS高程测量的模型及其适用范围,并通过在也门Block 69的应用分析,说明了在高程异常值变化平缓的平坦地区,只需测定少量(不少于3个)较均匀分布于测区的已知高程控制点,采用平面拟合法,拟合精度就能够达到测区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1979年8月至1996年1月之间由MarkⅢVLBI时延资料得到的IAU1980章动模型在经度(δψ)和交角(δε)方向的偏移序列,得到了对IAU1980章动模型中主项系数的改正,并检测了自由地核章动。计算步骤依照常规资料处理方法设计,并采用了一些分析技巧以便充分利用资料的整个时段和减小端部效应对参数解的影响。对拟合残差序列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地核章动是统计显著的,但其参数尤其是其振幅可能具有时变性质,表现为在经度和交角方向自1986至1995年的持续减弱。  相似文献   
85.
侯康明 《华南地震》1998,18(3):28-34
在室内航,卫片解释及野外1:5万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等专项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主发震断裂皇城-双塔断裂带的几何分段及运动学特征。依据断层的几何特征,活动时期,活动强度可将该断裂带分为3段,分别为皇城盆地段(西段)、上寺段(中段)和冬青顶段(东段)。其中东段是古浪地震的发震段,与西段和中段相比,它具有活动时代新、活动强度大等特点,属全新世活动段。1927年古浪地震的发生与其特  相似文献   
86.
马配学  侯泉林 《地质学报》1998,72(2):173-177
利用高灵敏度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我国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早-中更新统(约0.73Ma)沉积界线附近铱和其它元素的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布容/松山(B/M)古地磁界线附近铱的含量明显增大,最大值为46.3pg/g。相对于整个剖面的平均背景值(约15pg/g)大约富集了3倍。用地壳元素钪进行标准化之后,铱异常十分明显,而其它元素在界线附近则没有变化。黄土剖面上铱异常的赋存层位与西南太平洋钻  相似文献   
87.
1927年古浪8级大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康明 《地震地质》1998,20(1):20-26
野外考察结果表明,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造成了6段不同规模、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成因、不同等级的地表破裂,构成了呈面状分布的复杂地震破裂带,与我国西部地区由走滑断层运动形成的破裂带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的4段破裂与极震区及余震分布的位置相重合,主体散布在冬青顶北麓一带,沿皇城-双塔活动断裂的东段和武威-天祝活动断裂北段分布,是1927年古浪地震的主破裂带。其余两段分别分布在Ⅸ度区内的皇城-双塔断裂中段和西山堡-滴水崖断裂带上,是高烈度区内的次级破裂。4段主破裂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具有统一变形机制。其中冬青顶张性破裂带是发育在山前下方寨-严家新庄逆断层上盘的次级张性破裂,而主破裂是由逆断层运动在寺儿沟滩等处的山前洪积台地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88.
为适应当前水质分析的各种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在水质分析中使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极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以及中子活化分析法等。此外,许多大型精密联用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色谱/红外光谱仪等,近年来也逐渐在水质污染分析中得到了应用,使水质  相似文献   
89.
侯东园  吴祖芳  张鑫 《海洋与湖沼》2015,46(5):1071-1077
为提高一株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ESB-2生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actin A的能力,利用大孔树脂对发酵液进行粗提取,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高效、快速分离制备出高纯度的Macrolactin 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碳源对Macrolactin A产量的影响,且在优化基础上采用摇瓶发酵得到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过程曲线。结果表明:高速逆流色谱法能够高效快速的制备出Macrolactin A纯品,纯度达到95%以上,明显优于高效液相色谱;添加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均有利于Macrolactin A的生成,麦芽糖为最佳碳源,最佳浓度为1%,其产量达到18.5mg/L,是优化前的2倍多。本研究可为提高Macrolactin A的产量、解决其药源问题、实现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
应用江门地区6个气象站的雷雨大风历史观测资料,对江门市雷雨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门地区雷雨大风天气具有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陆地的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雷雨大风年均日数为6.4 d,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雷雨大风月变化具有单峰型特征,且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一天中任何时段都有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天气,主峰值在13:00—15:00之间;发生7—8级的雷雨大风最多,占总数的88.9%,且多出现在6—7月;风力达到11级以上的雷雨大风只出现过6次,占总数的1.3%,且均出现在9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