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2008年1月29-31日,广西地质勘查工作会议在桂林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广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做强地质勘查.做大矿业开发,做实工勘施工,稳定发展其他产业”为主线,总结了2007年的地勘经济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提出了2008年地勘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从这些部署中,笔者清晰地看到2008年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新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呈现出许许多多的亮点。  相似文献   
72.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巨系统,但人类的干预作用几乎伴随其成长的整个过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特殊城市在其空间发展变化中都留下了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作用烙印,科学认识二者作用下的空间成长变化规律对实施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白银市为例,选择白银城区1953年、1986年、2000年、2016年建设用地为数据源,运用GIS方法对白银城区空间扩展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白银市城市空间演变经历了城市兴起成长的他组织主导空间扩展期(1953-1986年)、城市波动发展的自-他组织共同作用的空间扩展期(1987-2000年)与转型发展的自组织主导空间扩展期(2000-2016年)三个阶段,虽然自组织机制在城市空间演变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他组织机制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导管理作用。(2)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在纵向上不断增大,不同阶段各类型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差异显著,各有侧重,而在横向上方位分异性突出,各阶段有各自的主导扩展方向。表明在国家经济体制、城市经济转型和城市空间结构等变化过程中,自组织机制与他组织机制随其变化而影响到空间扩展强度和范围的变化。(3)各阶段白银市城市空间的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过大,虽凸显了资源型城市的特质,但严重超国家标准。同时,无论是单项人均居住与工业用地,还是人均建设用地都大幅超国家标准。(4)城市空间与城市人口和经济的相对增长关系趋好性显著,城市空间形态的离散程度与分形维数降低,空间紧凑度提升。表明城市空间扩展的演化方向是一个能够发挥自组织机制和他组织机制的优势互补的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3.
<正>广西岩溶石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41%,极其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表严重缺水状况阻碍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广西又是岩溶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因此,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对推进广西特别是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正>2009年岁末,我们来到地处贵港东郊的广西二七三地质队,虽处城郊,却看不到城乡结合部的零乱和工业区尘土飞扬的景象,进入我们视野的,正如该地质队队长杨宗武介绍的一幕——"我们建成11号楼,完成职工活动中心楼建设,搬  相似文献   
75.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区,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然时刻受到威胁。特别是地质灾害高危频发的汛期将至,如果防范不及时,无疑将使地震灾区雪上加霜。情况紧急!党和人民急需地质专家到灾区第一线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害作斗争的抗震救灾战斗发起。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渭南双王井已经积累了大量准确可靠的流体观测资料,但并未对该资料进行过系统的清理和分析。本文对双王井自数字化观测之日起至2021年底(2007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双王井水位及水温观测的干扰及震前异常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变化情况,通过其干扰和震前异常下曲线的形态,从水位、水温的趋势变化特征、固体潮特征、同震变化、地震前兆异常与典型干扰异常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双王井地下流体资料的变化特征,对观测数据反映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应用,为今后渭南及周边地区水温、水位异常落实和地震预测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孙骜  张海峰  王彬  张璟  谢森锴 《地理研究》2021,40(5):1280-1294
高原文化景观作为高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探究国内外高原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本文以高原文化景观为切入点,在梳理文化景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2000年后国内外有关高原文化景观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国外相关研究聚焦于文化景观历史性、身份认同、行为以及流动性四个方面,中国研究呈现出以分析高原文化景观空...  相似文献   
78.
发达国家50%、我国30%的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让参加2005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的与会代表形成一个共识:提高选冶技术,搞好尾矿开发,等于又探明了一处新矿体,又开发了一座新矿山。”为此,专家认为,当前,最现实、最具体的任务就是要开发利用长期搁置的大量尾矿。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和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主办,于2005年5月26日~27日在广西柳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矿产勘查专家、采矿选矿专家、矿山企业领导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领导,以“循环经济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主题展开了研讨。与会代表认…  相似文献   
79.
黎谊锴  黄载环等 《广西地质》2001,14(3):33-36,42
文章通过介绍钟山县“五统一”矿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指出应充分认识矿产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必须积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注重社会、经济1环保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在过去的50年里,广西地质队员为了地方经济的腾飞以及国家的需要,深入高山密林,深入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前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广西的地质事业才有了辉煌的今天.他们当中有的为地质事业奉献了青春,有的为地质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但是他们却无怨无悔,仍然前赴后继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奋战在最艰苦的找矿一线,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在八桂大地上树立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