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从降水时段和环流形式演变上分析总结了2002年浙江出现三段梅雨的特征和成因,33年的历史资料分析表明,“三度梅”实属罕见。最后指出:西藏高原地区平均高度场的变化对“二度梅”和“三度梅”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2.
何军  胡红兵 《四川气象》2002,22(2):23-26
分析盛夏时间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气能量和成因,并寻找数值预报产品的一些明显特征,以利于今后提高类似天气过程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3.
~~彰武县气象局建局50周年专访!本刊记者@李昌杰 !本刊记者@何军  相似文献   
64.
分析盛夏期间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气能量和成因,并寻找数值预报产品的一些明显特征,以利于今后提高类似天气过程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5.
锦州市气象局始建于1949年6月,现有在职职工7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6名,高工8名,工程师24名,在读研究生3名。 2001年该局党组提出了“抓班子、带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从抓机关党建入手,与文明创建、气象文化建设、业务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建设,开展主题思想教育,加强机关环境,基础设施和业务现代化建设。先后完成了气象卫星综合应用地面站、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地面大气探测自动站网、测雨雷达、2M数字电路通信、121气象声讯答询系统、生态气象监测系统、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系统、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等项目;重点发展了影视广告和防雷技术服务两大支柱项目;凝练了“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锦州气象人精神。该局机关党建工作突出,连续4年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党总支”,连续4年被市政府授予人工增雨工作“有突出贡献”单位,连续4年被市委授予决策气象信息服务“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花园式机关”。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缎“文明单位”,2004年被省人事厅、省气象局授予“先进集体”,2005年被省气象局确定为全省市级气象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框架下,该局党组又提出了创建文明行业、实现新一轮再发展的新目标。目前,该局党组一班人正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6.
本刊讯记者李昌杰何军报道2005年11月,根据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关于〈辽宁气象〉变更登记项目的通知》(辽新出报刊字[2005]71号文),批准《辽宁气象》更名为《气象与环境学报》,原刊号CN21-1248/P作废,新编的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21-1531/P。办刊宗旨变更为:报道气象、大气环境、生态与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有新观点的综述性文章等,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我国气象、环境科学事业。《气象与环境学报》系辽宁省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主办、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学术类…  相似文献   
67.
曾敏  彭轲  何军  赵信文  陈双喜  刘凤梅 《地下水》2018,(6):17-20,116
雷州半岛地表水资源不足,火山岩及覆盖下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局部地区出现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受人类影响的地表"污水"开始向地下倒灌,引发承压地下水水质恶化。该文以雷州半岛东部为研究区域,以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地下水质量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火山岩孔洞裂隙水(Y11、Y12)、浅层水—微承压水(Y09、Y16、Y17、Y18、Y23、Y24)、中层承压水(Y07、Y25)和深层承压水(Y08、Y10)的地下水环境特征,然后对各层地下水主要离子含量、地下水化学类型、常规成分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整体较好,偏硅酸较高,适合生产生活用水,但近海岸近地表浅层水-微承压水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个别常规成分超标,极易影响中深层承压水。  相似文献   
68.
北部湾经济区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查明经济区内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特征、背景条件以及成因等,本次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以及水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集成,对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梳理。目前需要引起关注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为断裂活动性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地下水污染、特殊土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以及海岸带相关环境地质问题。经济区内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较分散,发育的程度也有差异。北部湾经济区内地震多沿断裂成条带状展布,主要发生在NE向和NW向断裂的交汇处,地下水污染呈点状分布,主要污染组分为氨氮和硝酸盐等,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南宁地区的膨胀土、沿海软土以及填海造陆地区的场地稳定性问题,地质灾害主要以经济区中东部的灵山、浦北及横县一带较为集中,沿海一带的海岸侵蚀和淤积、海水入侵和高位养殖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咸化等环境地质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9.
城市内陆型湖泊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武汉市武湖为例,采用数理统计、营养盐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对武湖表层沉积物中的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平面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富集污染程度、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武湖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的含量明显高于东南部,武湖周边地表径流和农田是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旱地较水田有利于沉积物中总磷的富集; 武湖沉积物中有机质为内源水生植物和外源陆生植物的混合来源,与总氮具显著正相关关系;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局部呈现高镉,平面上总体北部高于南部; 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程度和潜在风险较低,局部地区镉和铅为轻微富集,镉和汞具中等潜在风险; 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为低至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与沉积物中镉的分布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70.
构造应力是地壳中较为活跃的作用力之一,弄清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转变形式,对断裂活动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轴面近直立褶皱、共轭节理、断裂面擦痕等各种构造形迹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造解析分析方法,研究灵山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确定灵山地区构造应力作用方式以及期次,认为整个研究区的构造格局在近SN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而定型,该方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一直持续到现今。同时在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的指导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定量刻画了灵山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分布状态,确定最大主应力高值集中区与最大主应变量低值集中区的叠合部位:断裂弯曲、交汇与断裂尖灭相结合部位,具有能量集中程度较高特点,后期活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并以此为依据圈定了灵山地区发生活动的高危区域和发生活动的次高危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