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由于长大隧道建设期间具有显著地集水廊道效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向隧道轴线汇集,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水文 地质灾害,给施工人员和隧址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在构建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扰动 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群决策不同个体实践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用于山 区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西藏米拉山特长隧道建设对地下水 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拉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依据评价结果,采取了相 应的工程措施,实现了隧道建设与隧址区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提供有益的 参考。  相似文献   
42.
但德忠 《岩矿测试》1987,(3):186-190
PVC膜电极的膜组成要受到活性物质、增塑剂、溶剂、PVC粉的种类和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确定多种因素的最佳条件,本文利用正交没汁安排上述影响PVC膜电极组成的因素,制备了PVC膜金离子选择电极,将此电极用于矿样中金的测定,结果符  相似文献   
43.
44.
碳棒涂膜式PVC膜BF4^—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但德忠  彭涌涛 《岩矿测试》1989,8(4):307-310
本文以乙基紫-BF_4~-为电活性物质,制备碳棒涂膜式PVC膜BF_4~-离子选择电极。最佳膜组成:电活性物质5m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0.4ml,PVC粉0.20g.测量介质0.1mol/L Na_2SO_4,pH范围3-11。线性响应范围2.8×10~(-1)~3.2×10~(-6)mol/L,检测限1.8×10(-6)mol/L,级差56±1mV/ΔlgC(20℃)。电极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制作容易,使用贮存方便。经批量卤水样分析证实,此法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金离子选择电极,国内外均有过报道。本文选用了多种阳离子交换剂,特别是金的光度分析法中使用的碱性染料,经过正交试验对比选择,最后研制成以醌亚胺类碱性染料酚藏花红—AnCl_4~-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P V C膜金离子选择电极,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获得较好的结果,为水溶液中直接测定微量金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6.
讨论了“幢”的认定、多功能综合楼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特殊房屋层次确定等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7.
在中高渗油藏的水驱开发过程中,由于水流的长期冲刷作用,储层岩石的部分颗粒发生运移,伴随着油井出砂储层大孔道逐渐发育,边底水或注入水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以高浅北区G104-5区块高渗透稠油油藏为例,基于现场油水井生产特征优选了10个评价大孔道发育程度的动静态指标参数,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考虑油水...  相似文献   
48.
易顺华  朱章显  金军  但卫 《地质力学学报》2006,12(4):441-444,440
以露头尺度构造现象、物探成果图件、模型模拟实验及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探讨了由非同沉积断裂活动导致的、发生在邻断裂场所的岩层厚度变化的现象及规律。其表现特征为:在正断层作用下,上盘岩层发生增厚,下盘岩层出现减薄;在逆断层作用下,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平移或走滑断层则在"滑向端"和"滑离端"分别出现增厚及减薄现象。该认识对石油、工程和找矿部门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对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具有深化认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为揭示喀斯特山区植被时空变化规律,选取2000-2018年间1 748景30 m分辨率Landsat-NDVI影像,结合35个气象站点数据,辅以像元二分模型、线性趋势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贵州省19年间年植被覆盖度进行定量估算,分析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贵州省中、高植被覆盖度以上的区域面积占比约63%,其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占21.16%,主要集中分布于碎屑岩地区。(2)近19年来,贵州省植被覆盖度总体缓慢趋好,年均增长速率为0.4%,严重石漠化样区多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均值始终低于整体植被覆盖度均值。(3)研究期间贵州省植被覆盖度以轻微改善、基本不变两个等级为主,两者面积比重之和约为95.4%,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面积比重约为3.8%。(4)气象因素、地理区位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影响大于单因子作用。综上所述,城镇面积扩展、石漠化治理工程、地理区位及气象因素等是影响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要素,研究植被覆盖度多年动态特征力求为相关部门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及石漠化治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及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