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选择江苏省盱眙雍小山和仇集黄泥山的白云石质凹凸棒石粘土,以凹凸棒石粘土和白云石为对照,比较它们对磷的吸附特性,在分析吸附性能的基础上阐明白云石质凹凸棒石粘土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发现,白云石质凹凸棒石粘土对磷的吸附性能显著优于凹凸棒石粘土,在低磷污染水体中,其对磷的吸附净化能力与活性炭接近,吸附等温曲线呈S型,且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更好,说明白云石质凹凸棒石粘土对磷的吸附可能属于不均匀介质的多分子层吸附。此外,白云石质凹凸棒石粘土与同比例凹凸棒石粘土/白云石复混材料的磷吸附能力相当,而两者均高于单独凹凸棒石粘土与白云石的比例加和。结果表明,白云石质凹凸棒石粘土具有较佳的磷吸附能力,可用作磷污染水体的吸附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172.
利用CFL-0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塔中开展了边界层风场探测研究,根据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连续的边界层风场探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850 hPa、700 hPa和500 hPa特征层风场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中地区850 hPa特征层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风速年变化较小;700...  相似文献   
173.
174.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以下简称镶嵌说),是论述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它的创立,使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波浪状运动发展的——在地学领域内进一步被验证。 与其它任何一个科学假说的产生一样,镶嵌说扬弃地继承了它以前的一些假说,兼收并蓄了“收缩说”与“脉动说”的合理部分,从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变化来解释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的形成机制。 “收缩说”是作为康德—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观点逻辑思维的继续而提出来的(B.B.齐霍米罗夫)。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地推覆构造的发现,使收缩说思潮大为高涨(孙荣圭)。然而,19世纪末铀盐放射性的发现、20世纪初地球上冰期的研究成果,以及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和一些与收缩说极为矛盾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开始认为地球在膨胀。  相似文献   
175.
文章论述了医院书刊消毒的必要性 ,并指出加强健康意识 ,推进书刊消毒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叙述了郯城一庐江断裂带附近的地壳应力测量结果,分析了该断裂带附近的地壳应力场特征。测量结果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平均方向为近东西向。同时发现,最大剪切应力值的分布与断层的距离有关系,位于断裂带附近的最大剪切应力值比较低,而远离断裂带的则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7.
彗核分裂是最重要的彗星性质之一。这是因为,不仅这一性质是支持P.L.Whipple的冰冻团块模型的强有力的证据,而且,对彗核分裂现象的理解亦将为研究彗星本质提供大量的信息。迄今为止,发现有彗核分裂的彗星总数已超过20。至于关于哈雷彗星的彗核分裂,上一次回归(1910年)提供的报告极少。国际天文界对此将信将疑,并无定论。  相似文献   
178.
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群新兴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张广才岭群新兴组的形成时代和物源,本文测定了其碎屑锆石和岩浆锆石的年龄。在新兴组中测得的两组碎屑锆石(LA- ICP- MS U- Pb)产生多组谐和年龄,BP18R15样品91个测点最小峰值(谐和)年龄为260Ma (41个点),BP18R83样品100个分析点最小峰值(谐和)年龄为253Ma (52个点)。锆石绝大多数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典型振荡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且Th/U值相对较高,暗示其岩浆成因。以此确定新兴组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之后。结合侵入于新兴组的正长花岗岩年龄为210 ±1Ma,表明张广才岭群新兴组形成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之间,而非前人所确定的新元古代。从新兴组中碎屑锆石的年龄频数可看出,新兴组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晚古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地质体。前寒武纪碎屑锆石的存在暗示新兴组沉积时,区域地表或浅部曾存在一些具有类似年龄的前寒武纪残余地质体。新兴组几乎所有沉积物源来自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暗示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 兴凯地块及华北地块的拼合应晚于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79.
王健  张均  仲文斌  杨清  李发科  朱政坤 《地球科学》2018,43(6):2076-2099
为限定川滇黔地区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选择天宝山大型铅锌矿床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热液矿物进行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1)天宝山矿床为中低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会泽矿床为中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也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但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混合特征;(2)两矿床硫化物3He/4He值范围介于0.02~0.32 Ra,证明成矿流体以地壳流体为主,但混有少量(< 5.3%)地幔成分,40Ar/36Ar值(345.0~1 698.8)表明成矿流体以饱和大气水为主;(3)综合两个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认为天宝山矿床和会泽矿床的形成与右江盆地演化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0.
辽河(岩)群在辽宁省为十分重要的地层,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还存在诸多有争议的问题,变形期次就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辽河(岩)群中最主要的构造形迹就是东西向展布的区域上透入性面理,它是纵向置换作用形成的,在微观上残留了较多置换过程的痕迹.从辽河(岩)群的的原岩建造来看,它至少经历了类似"大西洋阶段"和"太平洋阶段",不会是夭亡的裂谷.通过全方位构造解析认为,洋盆闭合挤压造山过程是一个漫长的递进变形过程,在这一漫长的递进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构造形迹皆属同一期构造,即辽河(岩)群可归纳为一期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