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1.
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长乐—南澳带位于华南大陆的东南缘,是揭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和华南陆缘地质演化的一条关键性构造带。该构造带的T3-J含煤地层不整合下伏于下白垩统南园组之下,或以角闪岩相包体形式赋存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片麻状花岗岩体内。这些具有透入性混合岩化特征的副变质岩包体(T3-J)与围岩(片麻状花岗岩)发生过同变形,并且被未变形的白垩纪岩体/脉侵入。这些晚三叠—早侏罗世地层的变质和变形具有朝陆内(NW)方向减弱的特征。下白垩统南园组普遍发生褶皱和绿片岩相变质,并且被未变质的上白垩统石帽山群不整合覆盖。长乐—南澳带的主要岩石单元与构造特征表明华南陆缘在晚中生代经历过两期挤压(造山)。在第一期挤压(造山)过程中,T3-J陆相地层发生褶皱和变质。随后,这些经历了变形和变质的T3-J沉积地层与中-上地壳的其他岩石在早白垩世早期发生构造折返,其间伴随着大规模同构造岩浆作用(147~135 Ma)和区域性混合岩化。在第二期挤压过程中,早白垩世南园组发生褶皱和变质。华南陆缘110~100 Ma的岩浆杂岩、100~90 Ma的A型花岗岩和90~80 Ma的双峰式火成岩可能分别与这次挤压事件及其后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有关。因此,华南晚中生代两大岩浆旋回(165~120 Ma和110~80 Ma)可能受控于同期的两大构造旋回(165~120 Ma和115~80 Ma)。每个构造旋回包括一个地壳受挤压增厚过程和一个随后发生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华南沿海地区的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与陆内同期构造-岩浆作用似乎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2.
DEM多尺度表达与地形结构线提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提升方法是一种新型小波变换方法,比小波理论中的多分辨分析更加有效.介绍提升方法实现的原理和构造的三个步骤,将提升方法应用于DEM数据的多尺度表达;简述结构算法并重点说明对该算法的改进,最后给出利用改进的结构算法在多尺度DEM数据中提取地形特征线的方法和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43.
44.
为了测定铀试剂络合物的不稳定常数采用了“隐蔽配位质点”法。计算了铀试剂与Zr、Ti(Ⅳ)、Th、U(Ⅳ)、Fe(Ⅲ)、Be、Al、Ga、In、Sc、Y、稀土元素、Cu、Ni和Co的络合物的不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45.
研究水的人工放射性强度时,必须对总放射性~3-20×10~(-12)居里/升的低放射性污染度和1×10~(-13)-5×10~(-14)居里/升的个别的人造同位素进行测量。本文扼要地叙述水样的采集、浓缩、测量和放射性强度研究的方法。取样水样用干净的容器(搪瓷桶、瓷杯等)从被研究的蓄水池表面或利用水样采集器从不同的深度取入聚乙烯或玻璃瓶内。为了避免放射性吸附在容器壁上,用盐酸将水进行酸化。采集水样的体积视研究目的而定,为1-1500升。例如,为了测定放射性总比度,取水样1-5升,为了测定个别的同位素的放射性强度值,取100-1500升。  相似文献   
46.
社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社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目标,总体结构,设计思想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7.
48.
辽西义县组玻基方辉安山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顶部有一套高镁的玻基方辉安山岩,它们在矿物组成和结构上存在一系列不平衡现象。斜方辉石和玻璃质的常量、微量元素研究揭示它们具有壳、幔不同来源的组分特征。本文采用下地壳、岩石圈地幔等不同来源熔体混合的观点解释斜方辉石的存在和玻基方辉安山岩的形成,根据研究区在玻基方辉安山岩快速喷发后出现的亏损地幔来源的玄武岩,笔者认为这是早白垩世末中国东部岩浆来源从富集岩石圈地幔向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转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49.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陆架上发育的一个新生代大型转换-伸展型盆地,受基底断裂带控制,整体呈NNW—SSE向延伸。莺歌海盆地海底扇储层由于其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某气田进行精密地震资料解释,寻找特殊地震波组构型,结合相应测井资料,识别出4种典型沉积单元:限定性朵体、限定性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和非限定性朵体,其中视距离水道末端远近又可以将限定性朵体分位近端朵体和远端朵体。浅海陆架盆地内由于挠曲坡折带的存在及底辟活动影响,也可以发育大型海底扇,打破了海底扇只发育在深水沉积环境中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50.
铅物相分析选择性溶剂、浓度及浸取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松  张丽微  韦克桥  余虹 《云南地质》2010,29(2):210-214
个旧铅矿石以铅钒、白铅矿、砷铅矿、方铅矿、铅铁钒为主要赋存状态。试验探讨浸取时间、选择性溶剂、及其浓度对各赋存状态下铅的溶解情况,制定适合个旧地区铅矿石的物相分析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