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128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不同浓度的KCI对海湾扇贝眼点幼虫附着变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有附着基的条件下进行KCI溶液对海湾扇贝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研究,并观察春成活情况。结果表明:KCI对眼点幼虫的诱导效应随KCI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过高则抑制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而成活率则随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30mmol/L效果最好。并进行了小型生产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于瑞海 《海洋科学》1991,15(6):16-16
由青岛海洋大学和牟平县养马岛中原海珍品育苗场共同承担山东省科委下达的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研究项目,在烟台市科委和牟平县科委的支持下及文登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沿海建起了数以千计的育苗场,育苗水体几十万立方米,投资几亿元,但由于这些育苗场苗种生产单一,每年只育1~2茬苗,只能使用3~4个月,厂房、设备利用率较低,人力的浪费也较大,所以很多育苗场效益低。为此,近几年我们  相似文献   
24.
多倍体贝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倍体贝类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主要是从多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繁殖力以及其性成熟年龄和性比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三倍体贝类的性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总体表现出高度的不育,而四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正常;三倍体、四倍体贝类的生殖细胞明显大于同龄的二倍体的生殖细胞;多出的几套染色体使多倍体贝类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形式复杂化;多倍体贝类的性成熟年龄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三倍体贝类雌雄比例与二倍体有所不同,雌雄同体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主要叙述磁化水、泡沫处理水、臭氧处理水、高分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介绍其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从而为贝类人工育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使贝类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6.
研究比较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二倍体与三倍体鳃上皮细胞核长轴、外套膜与唇瓣结缔组织中血淋巴核径、直肠上皮细胞高度的大小。结果显示 ,三倍体鳃上皮细胞核长轴、外套膜与唇瓣结缔组织中血淋巴核径显著大于二倍体 (P<0 .0 1) ,而二倍体和三倍体直肠上皮细胞高度没有明显差别。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多倍体的巨态性假说 ,并揭示了倍性对细胞核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主要从水的处理、单胞藻的选择、亲贝的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随着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闽粤沿海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8.
磁化水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物质磁性的国家,发明了对世界有巨大影响的指南针。远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便有磁石治病的记载,现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所谓磁化水(即磁场处理水)就是指以适当速度垂直流过适当强度的磁场水或水溶液(即水流横切磁力线),也包括置于磁场中不流动的水。磁化水应用于工业生产,可以改善、解决锅炉和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以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为试验材料,进行二者之间杂交育苗生产,并与栉孔扇贝自交生产比较,生产结果表明:二者的杂交是可行的,在幼虫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幼虫成活率间没有差异,但在幼虫附着变态方面,杂交组低于自交组,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以具有生长优势的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组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