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8篇 |
免费 | 649篇 |
国内免费 | 5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4篇 |
大气科学 | 430篇 |
地球物理 | 691篇 |
地质学 | 1453篇 |
海洋学 | 437篇 |
天文学 | 60篇 |
综合类 | 251篇 |
自然地理 | 2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With the discoveries of a series of large gas fields in the northeast of Sichuan Basin, such as Puguang and Longgang gas field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gas reservoir containing high H2S in the ancient marine carbonate formation in superposition-basin becomes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petroleum geology. Based on the structure inver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geochemical research, we show at least two intervals of fluid transfer in Puguang paleo-oil reservoir, one in the forepart of late Indo-Ch... 相似文献
14.
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和碰撞:来自羌塘中西部地区榴辉岩和蓝片岩地球化学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和红脊山蓝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以及原岩恢复工作。研究表明,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围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和少量大理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REE=51.19×10-6~59.43×10-6)和轻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0.59~0.70],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特征一致,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红脊山地区基性蓝片岩的原岩为碱性玄武岩-亚碱性玄武岩,具有高的TiO2(2.97%~4.14%)和P2O5(0.29%~0.48%)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10~11.6]和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但是这些基性蓝片岩与大量的陆源碎屑岩伴生产出,且具有明显的硅铝质上地壳物质混染的特征,与南羌塘地区二叠纪大陆板内基性岩墙的产出特征以及地壳混染特征一致,可能是其俯冲消减的产物。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已识别出的E-MORB型洋壳和洋岛/海山物质深俯冲的证据,我们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高压变质带以洋壳物质深俯冲为主,同时亦保留了部分陆壳物质俯冲的证据,暗示大洋向北俯冲消减结束之后,又牵引至少一部分南羌塘北缘陆壳物质经历了随后的俯冲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对于大庆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成果仅局限在深部构造上,该地区从未开展过针对近地表隐伏断裂的探查工作.本文采用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查明了克山—大安断裂嫩江组以上地层的详细地层信息以及断裂的展布形态;同时,在主干断裂上覆的背斜构造中,发现了许多次级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在前人的成果中并未提出过,并且在本区的断裂-褶皱构造体系中,次级断裂的活动特性同样受主干断裂活动的影响;然后通过钻孔验证,证实了浅层反射地震勘探结果的可靠性,并且确定了次级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最后综合编制了松辽盆地长垣隆起地区浅层地质模型,并讨论了本地区的构造体系受晚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构造特征.本次研究中的方法和成果可为大庆市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选址和大庆油田安全高效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为其他地区开展近地表断裂探查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本地区浅层地质构造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该地区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构造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17.
REGIONALGEOLOGYTheMaoli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easternpartofthenorthmarginofNorthChinaplatform.GaixianFormationofLiaoheGro...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管网和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该文探讨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从而为数字管网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永定河冲洪积物的研究发现,永定河形成前后的沉积环境明显不同。钻探资料表明永定河形成前本地区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相,当时湖水宁静,沉积物主要为泥岩和粉砂。永定河形成时洪水裹携大量碎屑形成巨厚的泥石流堆积,沉积环境为冲洪积相,主要为砂砾石、砂、粉砂和粘土互层,形成巨大的冲洪积扇。通过新5孔钻孔岩芯273块古地磁样品的系统剩磁测试,获得了该钻孔岩芯的古地磁极性序列,对比国际地磁极性年表,认为该钻孔岩芯剖面 0~96.59m以正极性带为主,对应布容正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0~0.78Ma; 96.59~246.79m则以反极性带为主,对应松山反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0.78~2.58Ma; 246.79~413.64m以正极性带为主,则对应高斯正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2.58~3.58Ma,属于新近纪上新世。研究推测永定河最早的沉积物为上新世形成,距今3.33~3.58Ma。
相似文献
通过对永定河冲洪积物的研究发现,永定河形成前后的沉积环境明显不同。钻探资料表明永定河形成前本地区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相,当时湖水宁静,沉积物主要为泥岩和粉砂。永定河形成时洪水裹携大量碎屑形成巨厚的泥石流堆积,沉积环境为冲洪积相,主要为砂砾石、砂、粉砂和粘土互层,形成巨大的冲洪积扇。通过新5孔钻孔岩芯273块古地磁样品的系统剩磁测试,获得了该钻孔岩芯的古地磁极性序列,对比国际地磁极性年表,认为该钻孔岩芯剖面 0~96.59m以正极性带为主,对应布容正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0~0.78Ma; 96.59~246.79m则以反极性带为主,对应松山反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0.78~2.58Ma; 246.79~413.64m以正极性带为主,则对应高斯正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2.58~3.58Ma,属于新近纪上新世。研究推测永定河最早的沉积物为上新世形成,距今3.33~3.58Ma。
相似文献
20.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perturbations observed on DEMETER satellite before Chile M7.9 earthqu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emin Zhang Jiadong Qian Xinyan Ouyang Xuhui Shen Jin’an Cai Shufan Zhao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 《地震学报(英文版)》2009,(3):251-255
Based on the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data observed on DEMETER satellite of France, the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were analyzed within 10 days before Chile M7.9 earthquake on November 14, 2007. It is found that,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s began to increase in a large scale of latitude, and reached to a maximum one week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and at about three days before the quake, the peak values shifted to lower latitude. Taking three days as a group, spatial images of a f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