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0篇
  免费   1850篇
  国内免费   2740篇
测绘学   790篇
大气科学   2274篇
地球物理   2092篇
地质学   4703篇
海洋学   1142篇
天文学   443篇
综合类   890篇
自然地理   115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对南海及邻区中国数字地震台网4个台站接收到的328条长周期地震记录的面波波形进行分块波形反演.分块波形反演把大尺度的优化问题转化为小尺度的优化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从而得到南海及邻区22网格划分、从地表深至430km 的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并用检验板法进行了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海域、岛弧和大陆在速度分布、岩石圈和软流圈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922.
研究了滇西地区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n)t=k/(t c)^p关系;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即频度残差小于(平静)或大于(增强)其二倍方差,且持续一段时间,其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23.
GIS支持下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唐川  朱静  张翔瑞 《地震研究》2001,24(1):73-81
为了满足对地震诱发滑坡危险区预测的不断增长的迫切要求,灾害评价成为帮助决策过程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即使地震滑坡危险性各组份的评价很困难,但地理信息可辅助提出这种灾害制图的有关方法。描述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识别和定量计算不同地震滑坡危险区的技术方法,确定了地震烈度、地形坡度、岩土体类型和现存滑坡密度共4个因子参与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分析。在ARC/INFO DRID支持下,进行叠合分析,由此编制了云南省地震诱发滑坡危险区预测图。由地貌学家提出的地震诱发滑坡预测为规划和工程师提供了对区域规划和建筑工程有价值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24.
中国北方沙漠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沙漠化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作为沙漠化问题极其严重的国家,我国在对沙漠化的认识及治理上,经过多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成因、发展过程、灾害评价及防治机理等方面做一简单探讨,以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沙漠化研究工作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25.
黑龙江盘古-碧水韧性剪切带中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盘古-碧水韧性剪切带中段糜棱岩的叠加强度和质量平衡分析表明: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组分发生了显著的交换。糜棱岩类总体CaO、K2O、SiO2大量带入,TiO2、MnO、FeO是带出的。随着糜棱岩化程度的提高,SiO2、K2O、MnO明显带入,CaO少量带出。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整个剪切带质量和体积增加了16.87%。大规模的物质带入带出发生在糜棱岩阶段。  相似文献   
926.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06,自引:17,他引:10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发生于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控制形成了-系列断陷盆地.安徽段的断陷出现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苏鲁段仅发生于晚白垩世,而山东潍坊以北的断陷皆出现在早第三纪,显示了伸展活动南早北晚的迁移规律.这一伸展活动叠加在前期走滑构造之上,呈现为幕式的正断层运动.现可鉴别出断裂带的伸展活动经历过5次显著的断陷事件.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构造多不同于典型的裂谷.它与中国东部同期一系列伸展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一致,是太平洋板块向西正面高角度俯冲下、中国东部岩石圈上拱中出现的巨型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927.
中国近海天然气水合物找矿前景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远冻土带中均有广泛分布。西太平洋是全球三大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带之一,在其中已发现许多水合物矿床或矿点。中国近海,包括南海、东海和台湾东部海域,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并已在这些海域中发现了一系列的找矿标志。南海的西沙海槽、台湾西南陆坡和台西南盆地、笔架南盆地及其东缘增生楔、东沙群岛东南坡、南部陆坡区,东海的冲绳海槽和台湾东北部海域是中国近海最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28.
The “greatest lake period” means that the lakes are in the stage of their maximum areas. As the paleo lake shorelin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lake basi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lake areas during the “greatest lake period” may be inferred by the last highest lake shorelines. They are several, even tens times larger than that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tens of lakes on the Plateau, most dating data fell into the range of 40-25 ka BP, some lasted to 20 ka BP. It was corresponded to the stage 3 of marine isotope and interstitial of last glaciation. The occurrence of maximum areas of lakes marked the very humid period on the Plateau and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stronger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at period.  相似文献   
929.
1 Introduction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by their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system functions. One is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system based on commercial GIS and assisted by environmental models, such as BASINS developed by the American NEPA using ARC/VIEW as its user platform and including QUAL2E and NPSM as its prediction tools. The other i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s, such as…  相似文献   
930.
Land use change in Bohai Rim: a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and use chan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global change[1-3]. The Bohai Rim is a hot spo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here land use changes remarkably. Analyzing land use change in this area is significant to the research of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land use.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much work undertaken on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it was mainly on urban land use change[4-11], and few researches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method. Based on data 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