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9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1644篇
测绘学   489篇
大气科学   1464篇
地球物理   1508篇
地质学   3196篇
海洋学   694篇
天文学   288篇
综合类   629篇
自然地理   79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Northern Norwegian shelf regions are highly productive, supporting fisheries rich in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such as cod, herring and capelin. It has been long recognized that the mesoscale jets, meanders and eddies associated with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orth Atlantic Current, Norwegian Coastal Current and regional bottom topographic features such as troughs, banks and shelfbreak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ransporting and retaining zooplankton. To investigate zooplankton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physical fields, three large-scale surveys with mesoscale resolutions o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fields were conducted in northern Norwegian shelf regions between latitudes 68°15′N and 70°15′N in springs of 2000–2002. Survey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zooplankton distributions and the physical features such as fronts, the Norwegian Coastal Current and eddies related to topographic features.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are integrated and analyzed focusing on water types, estimation of geostrophic currents from direct current measurements, along-shelf transport of zooplankton, and retention of zooplankton by the mesoscale meander–eddy over a typical bank area on the shelf. The estimated mean transport in the upper 100 m on the shelf in the survey region is approximately 6.4×103 tonnes wet weight day−1 northward. High zooplankton abundances were found over both Malangsgrunnen and Sveinsgrunnen banks. The specific accumulation rate from northward–southward transport in the upper 100 m over Malangsgrunnen was approximately 0.08 day−1, while variable currents with an offshore gradient of zooplankton abundance over Sveinsgrunnen implies an offshore dispersion of coastal-originated zooplankton cohort.  相似文献   
152.
海洋平台的隔水套管群桩与土共同作用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甚少,因此在平台导管架设计中,一般不考虑隔水套管群桩承受水平力作用,这与实际不相符合。本文结合工程课题,在调查研究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隔水套管群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工作性状与破坏机理、群桩的水平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单桩与群桩情况下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砂土地基隔水套管群桩效应经验公式,弥补了现行计算方法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3.
1993/1994年南极夏季对中国南极长城湾及附近海区表层海水四种营养盐浓度及其分布状况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H4-N、NO3-N、NO2-N及PO4-P的大致浓度分别是2.13、7.07、0.74和1.12μg·dm-3。一般来说,湾内高于湾外氮盐于12月份常出现高值。四种形态的无机盐类之最高、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和站位不尽一致。∑N/P递减次序大致是12月,2月,1月。水温变化与NH4-N、PO4-P浓度和∑N/P的变化常较一致,而与NO2-N则常不一,一些站位上营养盐浓度偏低可能与浮游植物摄取有关。结果显示了调研海区的浅水内湾特征。浮游植物所需营养充分。该湾仍维持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54.
锌对虾夷扇贝和刺参幼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虾夷扇贝和刺参幼体为材料,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锌对虾夷扇贝稚贝及幼贝和刺参幼虫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锌对虾夷扇贝稚贝的24hLC50 6.40mg/L,48hLC50为3.31mg/L,72hLC50为1.39mg/L,96hLC50为0.61mg/L;而对幼贝的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2.64mg/L。72hLC50为1.76mg/L,96h  相似文献   
155.
朱长寿  陈栩  黄加祺 《台湾海峡》1999,18(3):309-313
根据1990年5月至1991年1月采自湄洲岛海域的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出10种终生浮游动物和12类阶段性浮游幼体,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在群落中均占优势。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中华假磷虾、肥胖箭虫和短尾类溲状幼体为主要优势种。海龙箭虫、拟经车浅室水母、针刺真浮莹等10种,四季都有分布,本文还描述了总生物量,总个体和主要种类的分布,并对夏季浮游动物的分布与上升流的关系,以及总生物量季节纱明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6.
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压力压贯与负压沉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模型桶)压力压贯和负压沉贯的试验概况,对比分析了两者贯入力的巨大差异和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模型桶压力压贯中贯入深度与压力的关系,负压没贯负压与贯入深度,抽吸泵流量,基土渗流量,桶内土塞隆起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负压沉贯可以大大降低以砂质粉土为基土的土抗力,为在胜利油田类似基土海域海上平台应用桶形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海上现场导管架桶形基础平台的安装就位施工和控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7.
Using hydrographic data and moored current meter records and the ADCP observed current data during May–June 1996, a modified inverse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Kuroshio east of Taiwan and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currents east of Ryukyu Islands. There are three branches of the Kuroshio east of Taiwan. The Kuroshio in the East China Sea comes from the main (first) and second branches of the Kuroshio east of Taiwan. The easternmost (third) branch of the Kuroshio flows northeastward to the region east of Ryukyu Islands. The net northward volume transports of the Kuroshio through Section K2 southeast of Taiwan and Section PN in the East China Sea are 44.4×106 and 27.2×106 m3s−1, respectively.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east of Ryukyu Islands comes from the easternmost branch of the Kuroshio east of Taiwan and an anticyclonic recirculating gyre more east, making volume transports of 10 to 15×106 m3s−1. At about 21°N, 127°E southeast of Taiwan, there is a cold eddy which causes branching of the Kuroshio there.  相似文献   
158.
自Simpson和Hunter(1974)在对夏季爱尔兰海的研究中提出潮混合控制潮汐锋的概念以来,人们相继在许多强潮浅水区发现了潮汐锋现象,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锋区的流场结构等特征,以及潮汐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国,赵保仁(1985)首先提出黄海存在潮汐锋现象,认为冷水团的温度锋可看作是底层的潮汐锋,并可利用近最大潮流流速计算层化参量来确定黄海潮汐锋(从而亦即温度锋)的位置,而且还可以根据已有调查资料和卫星图片揭示它的一些变化规律。他与合作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表明:黄海的潮混合及潮汐锋现象对黄海的温盐和水团分布、层化现象、强温跃层的分布变化、黄海的水平和垂直环流有重要影响和直接关系,进而可以推测黄海的潮混合及潮汐锋现象对黄海的物质输运、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黄海潮混合形成的温度锋和断面温度分布的数值预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往关于潮汐锋的数值研究大多数是诊断模式,用于求解潮汐锋形成以后锋区的环流结构等,而用数值方法模拟潮汐锋的形成和演化的工作却很少。在国外,只有王东平等(Wang et al.,1990)用二维模型,对垂直涡动扩散和粘性系数采用Munk-Anderson格式与湍流封闭格式嵌套的方法以反映边界层的作用,利用实测的大气强迫力和数值计算的潮流模拟了英国Celtic海的潮汐锋和海洋层化的变化问题,尚未涉及潮汐锋的形成过程。在国内,Bi和Zhao(1993)用一个二维数值模式对黄海34°N的潮汐锋进行了模拟,较好地模拟了从4月到8月潮汐锋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利用潮流分布及海面的热量和动量输入条件,以垂直均匀状态为初始条件,模拟黄海各主要断面的温度分布、温度锋和温跃层在增温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常规最小二乘法(LS)和总体最小二乘法(TLS)对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2003-2012年6个航次243组实测数据,建立了LS和TLS模型,应用模型估算典型波段的色素吸收系数值,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两种方法进行模型效果评估,结果显示,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很好地说明,在400~700 nm光谱范围内,TLS拟合结果优于LS拟合结果。总体最小二乘法在综合考虑了参数误差和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拟合结果精度更高,更符合实际情况,估算结果的准确性要优于常规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160.
本文根据GPS卫星反射信号在海洋参数测量、无源雷达目标探测以及大地测绘中的应用,从天线接收、信号处理运算和多路径信号抵消角度,详细地研究了GPS卫星反射信号增强技术,给出了相应天线和电路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技术能增强GPS卫星反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