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5篇 |
免费 | 524篇 |
国内免费 | 6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5篇 |
大气科学 | 430篇 |
地球物理 | 516篇 |
地质学 | 1557篇 |
海洋学 | 355篇 |
天文学 | 117篇 |
综合类 | 199篇 |
自然地理 | 3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Wei Lin Michel Faure Yonghong Shi Qingchen Wang Zho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09,98(6):1259-1274
The south-western Chines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is famous for its omphacite-bearing blueschists and associated eclogite-facies
metavolcanic rocks. Although numerous petrologic,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are available, structural data
and interpretations are still rare. This paper provides new structural data, including bulk geometry of structures and kinematic
analyses, based on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along the Akyazhi, Keburt and Muzaert Rivers.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three tectonic units, namely (1) a Southern Unit composed of weakly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rocks of Silurian age; (2) a
Central HP/LT Unit composed of blueschist-eclogite-facies metamorphic rocks derived from basalts, pelites and volcaniclastic
rocks; (3) a Northern Unit, which consists of a Carboniferous magmatic arc developed upon an amphibolite-facies metamorphic
continental basement. Our structural analysis documents a polyphase deformation. The main event (D1) is reflected by Devonian to Carboniferous top-to-the northwest ductile shearing, coeval with HP/LT metamorphism. This is
followed by north-directed thrusting (D2) of the Southern Unit over the Central HP/LT Unit, coeval with retrogression of the high-pressure rocks. A top-to-the-S (SE)
deformation (D3) overprints the earliest events and is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Units. Lastly, Permian dextral ductile-brittle
wrenching (D4) overprints the older flat-lying fabrics. D4 is conspicuous along the Nalati Fault that separates the Northern Unit from the Central HP/LT Unit. The absolute timing of
these deformation events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available radiometric dating. The structural, metamorphic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are integrated into a geodynamic model of the south-western Chinese Tianshan that emphasizes south-directed subduction
of microcontinents located between Tarim and Junggar. 相似文献
42.
43.
一次无地面冷空气触发的西南涡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7日重庆西部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涡的演变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配合下,产生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西南涡和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的西进北抬为水汽的输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西南涡的最强盛期,垂直螺旋度的大值中心位置和强弱变化与低涡及强降雨的位置和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在此次过程中虽然无地面冷空气的触发,但由于高层较强的冷平流形成的干冷盖和低层的暖湿气流与强烈的上升运动的极佳配合,使得强对流天气得以发生,高层的干侵入成为此次过程的触发动力;(4)西南低涡上空的不同高度上不同强度的干侵入效应,使得高层高位涡下传,而高层高位涡区的下传和中低层高位涡区的加强,导致西南低涡的气旋性环流加强,降水增强. 相似文献
44.
针对半潜式超大型浮式结构中典型的移动式海上基地(Mobile Offshore Base,MOB)在高等级海况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展开研究。在MOB结构"刚性模块-柔性连接构件(Rigid Modules and Flexible Connectors,RMFC)"模型的前提下,根据动力学基本原理,经理论推导并计算得到MOB分别在6、7、8级海况的随机波激励下,其上各模块的动力响应位移结果。详细分析了MOB结构同一模块在不同海况条件下的动力响应位移随浪向角及连接构件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半潜式超大型浮式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5.
46.
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是评估海洋碳源汇强度的关键参数,但其实测数据较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的估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海洋源汇特征就不能确切获取。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收集的表层大洋二氧化碳地图(Surface Ocean CO2 Atlas,SOCAT)实测数据集基础上,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二氧化碳分压与经纬度、时间、温度、盐度和叶绿素浓度间的非线性关系,构建了1998-2018年间全球1°×1°经纬度的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格点数据,其标准误差为16.93μatm,平均相对误差为2.97%,优于现有研究中的前反馈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算法等方法。根据构建的数据所绘制的全球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与现有研究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7.
海域使用管理两项制度的推进,是国家海洋局2000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局党组的高度关注下,在海域管理司领导和全司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财政部综合司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管理力度明显加大。 1 稳打稳扎,逐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的两项制度 相似文献
48.
地震信息对薄砂岩储层特性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地震信息为主进行油气藏描述,这是当前对石油勘探的重点攻关课题.本文结合我国陆上和海域部分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的实际资料,运用地震信息为主,结合测井、地质及钻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综合解释。同时,提出了用多地震信息计算薄层厚度的基本公式,根据地区性岩性和地震资料的差异,使用了确定性地质统计和Coringing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文中给出大量的实例说明各种储层参数描述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9.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走滑形成高级变质带中的高应变带,变形体制接近简单剪切,形成绿片岩相L-S型糜棱岩。第3期主要发生在低级变质带,为挤压性走滑,形成左行逆冲构造格局,并形成低绿片岩相千糜岩。地质年代学数据证明,3期左行走滑的形成时代分别是:距今58~56Ma、27~22Ma和13~12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第1期左行走滑可能对应于印度与欧亚大陆距今60Ma左右的初始碰撞;第2期变形与青藏高原最强的挤压隆升期一致;第3期事件可能代表距今16~13Ma开始的青藏高原物质进一步东挤。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3期主要左行走滑均发生在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过程中。 相似文献
50.
王中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7):7-8
将Delauney三角网模型应用到区域化探数据噪声甄别中,可大幅度提高原始化探数据的分析、观察及校正效率,对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东天山地区1∶200 000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作为实验样本,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