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78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581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有效提升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亟需在此区域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并确定合理的建设位置及有效的补给方式。首先基于研究区可利用补给水源、地下水位、地表高程、地表坡度及与河道距离5个指标的分布特征,构建地下水补给潜力评价体系,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进行了地下水人工补给潜力区划;然后在此评价体系基础上,在典型人工补给高潜力区进一步开展系列野外现场试验,探讨适宜可行的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北部及南部河道附近区域开展人工补给工程潜力较高,而中部、北部及西南部远离河道的区域潜力较低。高潜力区——白沟引河地段包气带及含水层渗透性良好,整体渗透系数均在5 m/d左右或更高,适宜地表补给,但河床渗透性较差,渗透系数基本在0.01~0.09 m/d间,若通过河道补给需配合清淤等措施。其中,在上游及中游沿岸适宜将河道水通过生态水渠引至修建的地表入渗池或借助天然渗坑内入渗补给,在中下游沿岸区域适宜将补给水进行严格的水处理后采用井灌方式补给,在白沟引河中下游河道适宜修建拦水坝,利用河道进行入渗补给。  相似文献   
992.
对山西古元古代末期火山岩的构造属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解决现今国内外关于古/中元古界(代)分界问题的分岐提供依据。该期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具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的结晶基底之上。无论是汉高山群(或小两岭组)还是西洋河群(—熊耳群),均呈SEE向展布,熔岩占绝对优势,偶见碎屑岩; 以裂隙(串珠状)宁静式溢流喷发为主,同期的基性侵入岩墙群为其岩浆上升的通道。岩性以安山岩-玄武安山岩为主,含少量玄武岩和流纹岩。岩石斑晶为辉石和斜长石,偶见角闪石和黑云母。岩石地球化学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w(Th)>w(Ta)。全岩εNd(t)值和εHf(t)值均为负值,在SiO2-K2O图解中以SH+HKCA系列为主,为钾质火成岩系列。该期火山岩是古元古代中晚期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西部陆块与东部陆块碰撞拼合的延续,为后碰撞火山弧岩浆。  相似文献   
993.
使用IGS提供的全球电离层地图对2018-08-26地磁暴期间TEC变化进行分析,利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提取全球TEC扰动特征,并初步探讨此次磁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磁暴主相期间,除北极地区外电离层TEC主要表现为正相扰动;在恢复相期间,电离层TEC在北半球呈现长期负扰,而在南半球则相反。2)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TEC扰动与热层成分O/N2变化有关。星际磁场南向期间,东向快速穿透电场对全球日间电离层TEC正扰具有很大影响,高能粒子的沉降作用可能是高纬和极区TEC发生正扰的原因;夏冬季节环流会促进电离层在磁暴恢复相阶段的南北不对称响应。  相似文献   
994.
二郎坪单元是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中部的一个年轻地体,发育了大量的花岗岩类,是研究北秦岭早古生代大陆地壳增生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北秦岭构造带太平镇北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体和蛮子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太平镇北奥长花岗岩和蛮子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468.8±2.8Ma和462.2±1.9Ma。太平镇北岩体为高硅(71.79%-78.66%)、富钠贫钾(K_(2)O/Na_(2)O=0.27-0.77)的低钾拉斑-钙碱性系列岩石;蛮子营岩体为高硅(72.20%-74.90%)、富钾(K_(2)O/Na_(2)O=0.97-1.36)的高钾钙碱性岩石。两者轻重稀土分异均较明显,均具有富集Rb、Ba、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太平镇北岩体和蛮子营岩体具有类似的锆石εHf(t)值(奥长花岗岩8.2-12.7;黑云母二长花岗岩8.9-13.2)、全岩(87Sr/86Sr)i(奥长花岗岩0.704038-0.705221;二长花岗岩0.703876-0.705371)和全岩εNd(t)值(奥长花岗岩1.49-2.03;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68-1.92)。研究表明,太平镇北岩体岩浆源区为玄武质弧下地壳,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蛮子营岩体岩浆为早期形成的英云闪长岩部分熔融形成。太平镇北岩体和蛮子营岩体均形成于洋内弧的构造环境,从弧玄武岩到富钠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再到富钾的二长花岗岩,代表了地幔物质经过多阶段岩浆演化形成富硅富钾长英质地壳的过程。综上,认为洋内弧的形成和岩浆演化是北秦岭大陆地壳增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95.
The urban fore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However, the cool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forest are unclear. In addition, the fairness of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urban forest has not been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f Changchun City, China was obtained from Landsat ETM+ data and then correlated with detailed urban forest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the high-spatial-resolution Google Map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oling intensity and cooling dist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forest. In addition, the Gini coefficien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quity of cool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urban for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total area of urban forest in Changchun City is 106.69 km2 and is composed of attached forest (AF, 45.83 km2), road forest (RF, 23.87 km2),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 (EF, 23.24 km2) and landscape forest (LF, 13.75 km2); (2) the cooling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forest varies. The cooling intensity and cooling distance are 3.2 °C and 125 m (LF), 0.2 °C and 150 m (EF) and 0.6 °C and 5 m (AF), and RF had no cooling effect; and (3)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forest benefits approximately 760,000 people in Changchun City,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the cooling services of urban forest was 0.29, indicating that the cooling service was reasonable. Therefore, we demonstrated that ETM+ and Google data are a convenient and affordable approach to study the LST on an urban scale,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could be a meaningful indicator to evaluate urban ecologic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996.
研究目的】通过查明理塘地区拉扎嘎山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为研究甘孜—理塘洋盆俯冲增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俯冲增生楔内花岗闪长岩,系统开展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花岗闪长岩含有大量的角闪石、黑云母等铁镁矿物,局部见大量的闪长质包体和围岩捕掳体。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207.2±1.5) Ma),岩石属I型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类,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式配分模式,具有Eu的负异常,是典型的火山弧型花岗岩。【结论】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认为四川理塘地区拉扎嘎山花岗闪长岩与甘孜—理塘洋向西俯冲致使中咱地块东缘增生楔不断扩大密切相关,是增生楔杂岩熔融成不同类型岩浆混合的产物。创新点:四川理塘地区拉扎嘎山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具典型的火山弧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致使增生楔杂岩熔融,为甘孜—理塘洋俯冲增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7.
鲁西是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典型分布区之一,存在新太古代早期到晚期长期连续的地质演化的记录。在泰山地区黄前水库北侧,我们对相互关系十分清楚的不同类型和时代TTG岩浆岩进行了详细野外地质观察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早期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为望府山杂岩的一部分,具有深熔特征,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2695±7 Ma和2630±10 Ma。早期片麻状英云闪长岩被奥长花岗岩脉切割,后者的两组锆石年龄分别为2626±8 Ma和2689±12 Ma,分别代表了其形成时代和捕获锆石年龄。之后,它们又被晚期弱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线峪岩体)侵入,其岩浆锆石年龄为2547±7 Ma,存在2.6~2.7 Ga捕获锆石。这些不同时代岩浆岩的形成过程是鲁西地区新太古代地质演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98.
纽芬兰省是加拿大铀矿重要产区之一,铀矿化发育,拉布拉多铀矿化主要分布在Makkovik成矿区中心矿带(CMB)的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和沉积岩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强变形长英质变质火山岩型(Michelin铀矿床)、强变形变质沉积岩型(Kitts铀矿床)、长英质火山岩型(同生)和岩浆热液型(后生);纽芬兰岛矿化主要分布于Deer Lake和Bay St.George盆地的石炭系与早古生代变沉积岩和Hermitage Flexure的变质火山岩之中,成矿潜力最重要的是赋存于砂岩和灰岩中的铀矿化,矿化类型主要有碎屑沉积岩型、火山沉积型和花岗岩型。2009年当地政府以最新的找矿技术为支撑的地质填图项目已经启动,掀起了铀矿勘查热潮,拉布拉多主要勘查方向为Madsen Lake、Sylvia Lake、Anna Lake和Dandy区域,纽芬兰岛主要勘查方向为Deer Lake、St.George Bay、Hermitage Flexure和Dome One区域。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古达里湖全新世有机碳氮同位素记录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中东部的达里湖为一水文封闭型湖泊,位于现今东亚夏季风的北部边缘区,对区域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对达里湖沉积中心提取的岩芯(DL04沉积岩芯)顶部8.5m沉积物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15个全岩样品有机质的放射性碳测年结果表明:岩芯顶部8.5m涵盖了过去大约11500年.按约50年分辨率分析的225个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总有机碳/总氮(C/N)原子比值数据以及221个有机碳和有机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3C)数据,详细揭示了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边缘区的水文和生态变化历史.在距今11500 ~ 9800日历年(ca1.aB.P.)期间,所有地球化学指标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指示入湖河流逐渐增强,达里湖开始扩张,水生植物生产率逐渐升高;在9800 ~ 7700cal.aB.P.期间,TOC和TN含量以及C/N比值维持稳定高值,δ13C和δ15N值较小,指示湖泊维持高湖面状态,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生产率较高;在7700~ 5900cal.aB.P.期间,C/N比值和δ15N维持低值,TOC和TN含量呈现更高值,并且波动变化,δ13C值逐渐增大,表明湖面维持高水平,湖水显著变暖,浮游植物生产率显著升高,流域植被大幅度扩张;在5900 ~ 4850cal.aB.P.期间,TOC和TN含量,C/N比值以及δ13C值显著减小,δ15N值显著增大,暗示地表径流显著减弱,达里湖湖面显著下降,湖泊生产率快速下降;从4850cal.a B.P.开始,TOC和TN含量以及C/N比值呈逐渐减小趋势,δ13C和δ15N值呈逐渐增大趋势,表明湖面逐渐下降,湖水盐度、碱度升高,湖水可能变冷,湖泊生产率逐渐下降,流域植被收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边缘区水文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和区域季风降水强度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