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142.
本文以工程实践,论述了电厂废料粉煤灰渣这种特殊类土的形成,物理力学特征,以及应用其修建我国最高的灰坝的经验。这个灰坝经过三年的安全贮灰运行验证,证明是成功的,创造了应用电厂粉煤灰渣修建国内最高灰坝,并安全贮灰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3.
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分析法,通过对地下水流系统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及地下水动态测量值的研究,提出了地下水流系统确定一随机性数值模型。运用该模型的模拟解,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优化设计。该方法把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密度、位置及观测频率优化与地下水流系统结合起来研究。为了克服该模型计算量大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这一观测网优化方法适于在微机上实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该方法曾用于陕西某地区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网的优化设计,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4.
随着板块构造研究的进展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岩石层层间耦合作用越来越被地学界所关注.在真实流变分层结构条件下,大陆岩石层的层间耦合及其在大陆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已经用流变分层的观点定性地解释了地震活动和地壳的拆层、拉伸、断裂等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45.
岩体是由裂隙和其间的岩块组成,本文在分析了岩体的结构特点之后,阐述了狭义双重介质,广义双重介质的概念,提出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狭义双重介质模型和广义双重介质模型。  相似文献   
146.
岩体水力学基础(二)─—岩体水力学的基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裂隙水流立方定律是岩体水力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定理。本文从不变形平直等宽单裂隙水流运动定理开始,讨论了受应力作用岩体单裂隙、一组平行裂隙、一组正交裂隙以及岩体裂隙系统中水流运动规律,分析了单裂隙中水流渗透压力与裂隙变形之关系。运用水力学原理推导了岩溶单管道流定理,为岩体水力学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7.
D型菌解无定形体的形成及其生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安娜  惠荣耀 《地质科学》1997,32(2):221-228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部分油藏烃源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在大量样品中检出D型菌解无定形体,其母质来源具有二元混合性,形成在弱还原─原环境中,生烃门限Ro值为0.4%,生烃期大约为0.4%-0.7%,是轻质油(或凝析油)和天然气形成的重要组分之一。在低演化阶段,由于细菌参加了对有机质的改造,使ⅡB-Ⅲ类烃源岩中富集氢,生烃能力变好。文章还初步探讨了芳烃化合物含量与菌解无定形体D形成的关系,指出当沉积体系中的硫和硫化氢与铁结合,形成稳定的黄铁矿物后,才有可能在Ⅲ型有机质中形成高含量的D型菌解无定形体。  相似文献   
148.
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99~200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别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研究,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S波介质品质因子Q,俯冲带研究,地幔间断面的研究,地球物质性质的实验研究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和得到的结果.从这4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的科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些原有领域中的研究更加深入; 开辟了新的方向;研究方法更先进.   相似文献   
149.
Euler vectors of 12 plates, including Philippine Sea plate (PH), relative to a randomly fixed Pacific plate(PA) were determined by inverting the 1122 data from NUVEL-1 global plate motion model, earthquake slip vectors along Philippine Sea plate boundary, and GPS observed velocities. Euler vectors of Philippine Sea plate relative to adjacent plates are also gained. Our results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observed data and can satisfy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constraints along the Caroline(CR)-PH and PA-CR boundaries. Deformation of Philippine Sea plate is also discussed by using the plate motion Euler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50.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1981~2000年伊豆——小笠原地区下方地震的波形资料,使用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近源一侧来自间断面SdP转换震相,以研究660km间断面区域性差异.研究发现,自35N 到26N 的各剖面依次体现了和达 本尼奥夫带(Wadati-Benioff zone)倾角逐渐加大,且地震分布的最大深度也逐步增大,俯冲板块对660km间断面存在的影响也因此产生了差异性:没有俯冲板块影响的情况下,该间断面出现在CM)660km深度处,而受到俯冲板块明显作用的地区,则该间断面普遍出现下陷.转换点分布的一定程度分散性可能是间断面本身复杂结构、震相误判或一维球对称地球模型假定等因素造成的.这一转换点分布的分散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