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刘再华  袁道先 《地质论评》2000,46(3):324-327
以中国6个典型表层岩溶系统为例,总结了它们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并对其所反映出的环境意义作了分析。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壤CO2含量的季节变化和逐年递增趋势,及地下水HCO3^-含量的CO2效应的稀释效应。前者可能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而后者则反映出表层岩溶系统对大气CO2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法矢一致性调整算法效率不高、准确度低的问题,引入曲面变分改善该类算法的性能。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估算点云的法矢和曲面变分,然后用曲面变分区分平缓点与非平缓点。调整法矢时,采用缩小待调整法矢的搜索范围到k-邻域内和增加每次搜索时法矢传播个数的策略来提高效率;采用约束法矢传播方向的方法保证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平缓区域、尖锐特征区域和高曲率区域均能得到正确的法矢调整结果,且算法效率较已有方法更高。  相似文献   
13.
工业测量全站仪坐标测量精度检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站仪坐标测量在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业、特种异形工程和计量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坐标测量误差是最受关注的精度指标。与激光跟踪仪、关节臂等坐标测量技术不同,全站仪的标称精度指标并未直接给出点位坐标误差,而是分别给定测角和测距误差。由于国内外目前还缺乏将测角和测距精度对应到坐标精度的相应规范,这就导致不能直观反映全站仪的实际坐标测量精度,给具体测量工作的坐标精度估算带来一定难度。基于以上现状,提出了基于点对点长度测量和三维坐标测量误差的检定模型;并利用3种不同类型的工业测量全站仪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检定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雷暴持续时间与地闪活动的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凌  周筠珺  郭在华 《气象科学》2012,32(2):182-187
根据2007—2008年6—8月湖南地区地闪定位、天气背景及探空资料,利用天气学分型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夏季雷暴的天气背景、持续时间以及雷暴过程中地闪的活动进行分析,定义的地闪频数指数(Icgf)可以较好地区分地闪活动等级;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得到了雷暴持续时间及地闪频数指数的预报方程,且均通过的信度检验,并进一步提出了各地闪活动等级预报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He  Haibo  Liu  Zaihua  Chen  Chongying  Wei  Yu  Bao  Qian  Sun  Hailong  Hu  Yundi  Yan  Hao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19,38(5):613-626

Biological carbon pumping (BCP) is a key process in which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in terrestrial aquatic ecosystems is utilized by aquatic autotrophs for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formed into autochthonous organic matter (AOC).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BCP and the amount of generated AOC deposited effectively,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erefore, 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study combining modern hydrochemical monitoring and a sediment trap experiment in Fuxian Lake (Yunnan, SW China), the second-deepest plateau, oligotrophic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Temperature, pH, E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O (dissolved O2), [HCO3], [Ca2+], SIc, partial CO2 (pCO2) pressure,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CO313CDIC) in water from Fuxian Lake all displayed distinct season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This was especially apparent in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pCO2 and DO, indicating that variations of hydrochemistry in the lake water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etabolism of the aquatic phototrophs. Furthermore, the lowest C/N ratios and highest δ13Corg were recorded in the trap sediments. Analyses of the C/N ratio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AOC ranged from 30% to 100% of all OC, indicating that AOC w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OC). 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AOC flux in Fuxian Lake was 20.43 t C km−2 in 2017. Therefore, AOC produced by carbonate weathering and aquatic photosynthesis could potentially be a significant carbon sink and may hav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olving the lack of carbon sink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娘子关绵河不同阶地上沉积的泉钙华进行了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绵河II级阶地沉积的娘子关泉钙华的最老年龄在407~466ka,远老于早前通过钙华中的石英砂热发光法(TL)获得的年龄,即绵河II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是在中更新世MIS12/11阶段形成的,而非原来认为的是晚更新世的产物。由此推测,绵河III级阶地娘子关泉钙华形成的年代更早,可能是中更新世的MIS14/13阶段。230Th测年获得的绵河I级阶地顶部的钙华形成于5ka前,即是在全新世中期以前形成的。结合钙华规模及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进一步发现,上述绵河三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均主要是湿热气候下的产物。然而,自II级阶地钙华形成至今,气候总体上在向干冷方向发展,泉域植被则呈现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报道了响水河河水的现场监测结果,得到响水河河水的Ca2+和HCO-3非常低,这明显与河床中大规模钙华的存在和景区内发育的茂密植被不匹配;并仔细观察发现,钙华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如溶蚀槽和溶蚀坑等,这说明目前所见钙华可能是过去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根据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得出:近4000年来,该地区总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是4000~3400aB.P.为相对温暖湿润期,植被生长好,为良性生态期;3400~2000aB.P.前期仍比较温暖但干燥,后期到2000aB.P.左右变得比较凉爽,从这一冷期到大致900aB.P.前后,气候有些波动,但幅度较小,夹有冷暖干湿的交替;而900aB.P.至今,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值的急剧增加,反映出气候的冷干和源区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岩溶石漠化加重,生态朝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9,他引:23  
刘再华 《中国岩溶》1992,11(3):209-217
作者从岩溶水文地球化学为一开放的三相系统出发,重点对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大气和土壤空气中的CO2及水的pH值、暂时硬度等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同时将水化学变化规律与土壤CO2的变化联系起来,对岩溶发育机理作了新的探索。此外,作者还通过岩溶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对试验场岩溶含水介质的特征及其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帷幕灌浆廊道中的钙华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水化学和钙华、水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分析,作者发现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帷幕灌浆廊道中的钙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人类活动有关,即是帷幕或混凝土中的Ca(OH)_2溶解、迁移并吸收空气中的CO_2产生碳酸钙沉积的结果;另一类属于天然条件下岩溶作用的产物,即由于地下水中的CO_2,逸出发生碳酸钙沉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