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541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查干凹陷大地热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干凹陷是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凹陷, 但是查干凹陷及整个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大地热流研究仍为空白, 严重制约该盆地的油气资源的评价. 本文通过测试19口井107块岩芯的岩石热导率和岩石热导率原位校正, 利用协和平均公式计算得到查干凹陷各地层的岩石热导率大小; 并利用9口井的温度数据, 结合岩石热导率数据对查干凹陷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进行了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查干凹陷具有构造稳定区和构造活动区之间的中温型地温场特征, 其平均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别为33.6℃/km, 74.5 mW/m2.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查干凹陷及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地热参数.  相似文献   
842.
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受环境因子和服务间权衡/协同两个维度的驱动。在保障区域与国家生态安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厘清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对该区生态系统的管理优化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考虑土壤保持、产水量和植被固碳3项生态系统服务,运用地理探测器判断并识别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的影响变量,进而基于偏相关方法定量分离并比较服务间净关系与环境变量两个维度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任一生态系统服务而言,环境变量和服务间关系对其空间异质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两种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单一变量对该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的决定力。各服务形成过程的差异性使得影响服务间关系的重要环境因子存在区别,但土地利用强度均是3对服务空间关系的极重要因子,表明北京生态保护红线区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该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优化至关重要。剔除极重要因子后比较服务间净关系与环境变量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变量(坡度和降水)对土壤保持时空变化的驱动力更强;降水和植被固碳服务两个维度对产水量的影响相近;植被固碳的时空变化与其他两项服务密切相关,环境变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43.
目的 手机定位数据已经逐渐成为一类新兴的空间数据,可用于分析个体或大规模区域内群体的活动特征,服务于基于位置的服务和城市及交通规划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结合区域内兴趣点(POI)、房产价格等,利用空间聚类及语义分析等手段,对用户特征进行分析和挖掘的方法。首先采用DBSCAN方法提取用户重点活动区域;其次,根据用户的活动规律假设对活动区域进行类别标注;最后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POI和楼盘描述信息进行词频分析。并结合区域内POI类别和房价信息推断用户可能的偏好特征及收入或消费能力等特征,对用户一个月的手机定位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用户重点活动区域及个体喜好特征等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挖掘。  相似文献   
844.

含油气盆地在勘探和开发中,拥有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对地质构造和地热储层有着全面的认识,在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四川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同样富含水热型地热资,该文在收集相关资料、总结以往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川中地区地温梯度大部均在24℃/km以上,大地热流大部均在60 mW/m2以上,为四川盆地相对高值异常区。考虑到热储温度及埋深是地热开发是否具有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重点选择埋深相对较浅(3000~6000 m)、热储温度相对较高(65~155℃)和热储相对较厚(280~380 m)的川中地区栖霞-茅口组热储进行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中,基于盆地地层参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结合现今地温场、岩石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得到栖霞-茅口组内部温度分布,最后利用体积法计算得到栖霞-茅口组的地热资源强度和资源量。研究表明,川中地区栖霞-茅口组热储温度为65~155℃,地热资源总量为3.01×1021J,折合标准煤1030.25亿吨;可开采地热资源量2.03×1020J,折合标准煤206.5亿吨。且根据川中地区地热资源特征,提出了优先以研究区中东部为中心开展中低温地热发电、地热干燥、地热农业等综合开发利用和地热梯级利用示范工程的建议,为未来的油气废弃井的二次利用及油田地热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45.
目的:比较DR、MSCT在创伤性膈肌破裂(TDR)诊断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间经DR、MSCT诊断并且手术确诊25例TDR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以发现横隔异常升高、隔肌中断缺损、膈肌活动度、“颈圈征”、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及疝囊内容物为诊断依据;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DR、MSCT在诊断TDR的准确率。结果:25例患者中DR、MSCT轴位在显示横隔异常升高及MSCT后处理技术在隔肌中断缺损、疝囊内容物与手术结果均具有较好一致性,准确率100%。与手术结果相比MSCT轴位在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准确率20%、隔肌中断缺损准确率48%、颈圈征准确率55.56%、疝囊内容物准确率55.56%。与手术结果相比MSCT后处理技术在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准确率92%、颈圈征77.78%。DR在膈肌活动度、疝囊内容物上有一定价值,与手术结果相比准确率分别为52%和24%,在隔肌中断缺损、颈圈征、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存在一定局限性。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TDR具有较高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信息和最佳的手术方案,应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46.

对实际两层各向异性介质,在一层假设条件下利用Silver和Chan(1991)的等效单层各向异性测量方法,以及在两层假设条件下利用剥去法和反演法,计算模型的分裂参数.首先利用理论雷克子波得到经过两层各向异性的观测数据,然后加入噪声之前和之后,分别计算不同反方位角覆盖条件下数据的各向异性,并与理论模型的分裂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上层分裂特征已知的基础上,剥去法适用于任何模型,不管是否存在分裂,或者分裂特征在两层中如何分布;而反演法更适用于两层各向异性较强且不同的模型,其结果受噪声和方位角分布的影响.选取不同方位角分布的高信噪比数据,比较剥去法和反演法对下层分裂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当入射方位角在两层快波方向之间时,反演结果比较可靠.最后利用这三种测量各向异性的方法,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CEArray台站观测到的SKS数据中记录的各向异性.除了云贵高原的台站YN.CUX表现出较明显的两层分裂特征,大部分台站下的岩石圈各向异性呈现一层或者较弱的各向异性.于是针对该台站,用反演法同时对这两层的分裂参数进行估计,上层的结果与接收函数计算的地壳分裂参数一致;下层的结果与剥去法计算的上地幔分裂参数一致,说明反演法同剥去法一样,都能有效的分析具有两层各向异性特征的介质.

  相似文献   
847.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是大兴安岭中南段的重要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在铜矿化阶段,大井矿段的平均均一温度为179℃,高于通和矿段的170℃和利拓矿段的153℃;大井矿段的平均盐度为11.20%(NaCleqv.),也高于通和矿段的9.2%(NaCleqv.)和利拓矿段的10.0%(NaCleqv.).铜矿化阶段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77℃,高于铅锌矿化阶段的144℃;但铜矿化阶段的盐度平均值为10.53%(NaCleqv.)、密度平均值为0.97 g/cm3,却低于铅锌矿化阶段的盐度平均值13.81%(NaCleqv.)和密度平均值1.02 g/cm3.铜矿化流体和铅锌矿化流体不是同一成矿流体的连续演化,而是两个不同的成矿流体.大井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大致是:锡、铜的成矿流体先侵位卸载成矿,晚些时候铅锌的成矿流体也叠加进来,但是铅锌矿化中心与锡、铜的矿化中心并不完全重叠,只是部分矿体在空间上有叠加.不同期次流体的叠加成矿是大井矿床的Cu、Pb-Zn、Sn、Ag均达到大型规模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48.
本文对佛子冲铅锌矿床北部早前认为的成矿花岗岩——大冲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58.2±3.2Ma(95%置信度,MSWD=0.59),证明大冲岩体形成时代不是原来认为的燕山早期,而是属于海西期。同时结合区域上海西期岩体不成矿的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本文认为成矿岩体不是大冲岩体,而是燕山期花岗斑岩群,它们和铅锌矿化一起明显受到牛卫断层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849.
基于宁夏固原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利用2 638件土壤样品的53项元素指标测试分析成果, 采用统计分析和离群数据迭代剔除, 得到土壤元素指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依据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 对N、P、K、有机质等19种土壤养分元素指标丰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依据养分含量的缺乏、适中和丰富状况进行元素指标分类, 发现研究区土壤中N、Ge、Se、有机质较为缺乏, CaO、MgO含量丰富, 为合理指导耕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50.
闫敏  左合君  贾光普  席成 《干旱区地理》2022,45(5):1513-1522
为揭示不同防沙措施影响下风沙流结构及其携沙粒度变化规律,采用木质和尼龙网2种材料制作方格沙障、单行沙障、双行沙障与挡沙墙4种防沙措施模型,利用风洞实验对防沙措施前后风沙流结构进行测定,并结合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分布仪对沙样进行粒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1) 不同防沙措施迎风侧风沙流垂直分布与未设置防沙措施时基本相似,输沙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88%以上的输沙量集中在0~10 cm高度层;而背风侧输沙量随高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随着沙障规格的减小、高度的增加、行间距的变窄、孔隙度的降低输沙量集中范围逐渐向上偏移,输沙量峰值出现的位置由高度较低的透风型方格沙障(7 cm)上移至高度较高的不透风型挡沙墙(26 cm),且近地表0~10 cm高度层积沙量越少。(2) 受不同防沙措施影响,不同高度层沙粒粒度特征差异显著,整体表现出随着高度的增加沙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细沙和中沙主要分布在近地表5~25 cm层,而近地表0~5 cm层则分布有细沙、中沙和粗沙,峰值出现在0.300 mm附近,平均含量约为12.09%;粒度参数变化受防沙措施规格变化影响较小,更多表现在高度层的差异,不同防沙措施各高度层沙粒分选性较好、极正偏,峰度随防沙措施参数的密集化由宽平向中等、尖窄变化,由方格沙障(0.990)、单行沙障(0.990)、双行沙障(0.996)向挡沙墙(1.086)变化,且上述变化规律随指示风速的增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