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7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1877篇
测绘学   830篇
大气科学   1210篇
地球物理   1403篇
地质学   3287篇
海洋学   1060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556篇
自然地理   92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拓扑网络的拓扑启发式影像分割算法,并对其涉及关键性技术进行探讨。通过细致分割实验,验证了采用该分割算法生成高质量图斑对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Based on the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reanalysis produc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upper-ocean ITF volume transport from 1958 to 2001 is investigated. The wavelet analysis shows a second prominent interannual oscillation with a period of about 2–4 years. To reveal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band-scale oscillation of the upper-ocean ITF and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correlation and wavelet analyses are us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upper-ocean ITF and IOD reaches –0.35 with the upper-ocean ITF lagging the IOD index by 8 months. The dipole structure of IOD event is reproduced by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upper-ocean ITF lagging the SST anomaly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by 8 months from 1958 to 2001. The upper-ocean ITF and IOD show high coherency from about 1975 to 2001. The fact that the wavelet power spectrum of the upper-ocean ITF shows similar structure to that of IOD index supports this high coherency. These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2–4-year band-scale oscillation of the upper-ocean ITF is uniquely related to IOD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993.
A nondivergent barotropic model (Model 1) and a barotropic primitive equation vortex model (Model 2) are linearized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n their perturbation wave spectrums are computed with a normal mode approach to study the instability problem on an appointed tropical cyclone (TC)-like vortex, thereby,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properties of spiral cloud bands of TC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stable mode of both models exhibits a spiral band-like structure that propagates away from the vortex outside the radius of maximum winds. The discrete modal instability of the pure vortex Rossby wave can account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eyewall and the inner spiral band. The unstable mode in Model 2 has three parts, i.e., eyewall, inner and outer spiral bands. This mode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mixed vortex Rossby-inertia gravitational wave. The unbalanced property of the wave outside the stagnation radius of the vortex Rossby wav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outer spiral band in TCs. Accordingly, the outer spiral band can be identified to possess properties of an inertial-gravitational wave. When the formation of unstable inner and outer spiral bands is studied, a barotropic vortex model shall be used. In this model, the most unstable perturbation bears the attributes of either the vortex Rossby wave or the inertial-gravitational wave, depending on the vortex radius. So such perturbations shall be viewed as an unbalanced and unstable mixed wave of these two kinds of waves.  相似文献   
994.
070703天长超级单体龙卷的多普勒雷达典型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娟  朱君鉴  魏德斌  宋子忠  卢海  周红根 《气象》2009,35(10):32-39
主要使用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3日发生在安徽天长和江苏高邮的龙卷风天气,着重分析了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等产品的典型特征.龙卷发生在飑线回波带的北端强烈发展的超级风暴单体中,回波带前沿存在强烈的水平风切变,使得回波带上不断有中气旋生成.对产生龙卷的超级风暴单体,龙卷发生30min前,雷达给出了中气旋(M)产品,该中气旋持续了7个体扫的时间(42min),在中气旋出现后第5个体扫,雷达给出龙卷涡旋特征(TVS)产品,龙卷涡旋特征持续了3个体扫,综合切变产品也给出了显著的提醒.实地调查结果,龙卷风和第2个TVS同时发生,龙卷风位置与TVS位置对应,但位于TVS的南侧,位于中气旋最大风速圈的南缘.虽然CINRAD/SA雷达的TVS产品有虚警的情况,但结合反射率因子、平均径向速度、中气旋、综合切变等产品的分析,对于龙卷监测和预警会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树轮重建小兴安岭五营1796年以来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五营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红松 (Pinus koraiensis) 树轮宽度年表与五营气象站的气候要素响应分析表明,树轮年表与生长季上一年10月份的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由此重建了1796-2004年五营10月份平均温度。此外,4月下旬的温度变化对五营红松树木的径向生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1796-2004年,五营共经历了4个偏冷和4个偏暖期。周期分析表明,重建序列以3.33 a的周期最为显著,对重建序列30 a尺度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871年和1900年前后,五营地区10月份平均温度出现了显著的均值突变,1851年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方差突变。  相似文献   
996.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 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SVM方法在武汉区域夏季暴雨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2003~2006年ECMWF数值预报产品、Japan和T213降水预报场资料为基础,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CMSVM应用软件平台,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交叉验证和模型核参数的逐渐逼近,分区建立了武汉区域16,个区SVM24h暴雨预报模型,并在武汉区域5~7月进行实时业务应用。通过预报结果检验,5~7月武汉区域暴雨预报TS评分为33.59%,其中湖北省平均成绩为34.69%、湖南省平均成绩为34.15%、河南省平均成绩为31.71%。检验结果较好,表明SVM方法在区域性暴雨预报中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滇中雨季早晚对前期热带环流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云南省中部玉溪站1971—2007年逐年雨季开始期资料和同期1—5月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气压场、高度场及风场资料,用相关分析、诊断分析和EOF等方法研究了滇中雨季开始期对冬、春季热带环流异常变化的响应关系,并利用太平洋东部副热带高压及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平均气压与印尼和孟加拉湾地区的平均气压之差,定义了滇中雨季预测指数(MYRSPI)。结果表明:滇中雨季开始期对前期热带环流的异常变化会产生较强响应,当冬、春季热带高度场异常升高(降低)和MYRSPI为负(正)距平时,初夏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弱)、偏西(偏东),滇中雨季偏晚(偏早)。统计表明,MYRSPI对滇中雨季早晚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在实际业务中运用。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一个台风过程雨量的定点、定量预报方法。方法应用台风初始参数、历史过程的天气形势场和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产品,构造预报区域内当前时刻至未来时刻环境要素场的多元客观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台风样本与预报台风在多元判据下的连续动态相似程度,以此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的历史雨量记录进行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得到台风未来雨量的定点、定量预报值。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000.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志华  柳红 《山东气象》2009,29(2):70-70,72
对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造成差值的以下5种原因,即下垫面性质状况不同、观测时间不同、响应时间(滞后性)不同、仪器安置状况的影响以及传感器或温度表自身原因,并简要介绍了检查与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