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7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测绘学   514篇
大气科学   341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1306篇
海洋学   48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27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针对3维矿床地质体既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特征,又具有连续的矿化分布与控矿作用分布等空间分布场特征,结合3维地质建模软件Datamine的可视化环境,基于线框模型研究了地质体实体建模与3维可视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实体模犁离散化输出为体素模型,提出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和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地质体空间形态分析,比较和研究了这两种方法提取地质体空间趋势形态和形态起伏特征的过程.实例研究和论证了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地质体空间形态因素分析和提取方法处理某方向上存在有超覆现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2.
武敬峰  徐晓芳  邹玲  张雷  蒋清  刘潇 《气象科技》2023,51(5):693-703
600 hPa天气系统能够分析川西高原低涡变化的主要特征,并能识别低涡的发展移动和川西高原强降水落区的关系。利用1979—2020年逐3 h的ERA5再分析资料(0.25°×0.25°)和2011—2020年逐小时降水资料,对夏半年川西高原600 hPa低涡活动特征、低涡与降水的关系及致雨低涡动力和热力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42年间低涡年均80个,持续时间1 d以内占总数的95.7%;在川西高原本地生成、移入和移出低涡年均61.5个、18个和5.3个;低涡源地和消散地分别在甘孜州白玉县和理塘县为中心的区域。(2)生命史大于12 h的低涡占比36.4%,都会带来降水,其中超83.7%会造成中雨以上降水;低涡伴随的日降水强度最大值中心位置随月份先由川西高原东部与南部地区北移到中部,之后逐渐移回到东部与南部地区,相对应7—8月多低涡从北部南移到中部摆动消亡,其余月份多低涡从中部生成影响到东部和南部地区或在南部生成并停滞或摆动。(3)强烈垂直上升运动和正涡度区的耦合发展以及深厚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加强是致雨低涡发生发展并产生强降水的动力特征和热力层结条件。  相似文献   
143.
亚像素定位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像素。  相似文献   
144.
顺序提取法探讨沉积物中主量元素在不同相态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essier以及欧共体标准局BCR等前人顺序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套改进的顺序提取法对海洋沉积物以及一些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的主量元素进行逐步提取。利用ICP—AES、ICP—MS方法分析了各提取液中Ti、A1、Na、Mg、K、Ca、P、Fe、Mn的含量以及它们在不同相态的分配特征,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酸去除沉积物中非陆源组分的效果,结果显示,最后经盐酸淋滤后的样品,沉积物中的生物、自生组分已经被溶解,而残留下来的剩余物质基本上可代表海洋沉积物的陆源碎屑组分。  相似文献   
145.
探讨了不同浓度Cu2+长期暴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色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在较低浓度下(0.25mg·L-1,0.5mg·L-1)生长受到刺激,而在高浓度下(1.5mg·L-1)则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Cu2+非常敏感,它们均随Cu2+的升高而显著下降;Cu2+暴露对光合作用速率也具有抑制作用;而在Cu2+长期暴露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组高,但提高的程度随Cu2+浓度升高而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作为三角褐指藻受到Cu2+胁迫的灵敏指标;光合作用与生长并不耦合;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呼吸作用速率升高可能能够降低Cu2+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  相似文献   
146.
基于GLCM的SAR溢油纹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溢油遥感监测已成为海洋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在SAR图像上溢油的表现和其它海洋现象类似,难以区分油膜与类油膜,给遥感监测带来困难。本文以Envisat-ASAR为数据源,选择南海为例,采用GLCM方法对溢油的SAR纹理进行分析,计算海水与溢油的GLCM特征值,结果表明:采用变化、均值等特征对溢油的SAR纹理有很好的表现,从而为溢油信息的提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7.
建立了测定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方法,获得了优化的前处理条件、气相色谱检测条件.对定性定量方法及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要求进行了评价.通过过程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对整个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够满足沉积物样品长链烯酮测定的要求:仪器的检测限分别为25.75 ng/g和28.54 ng/g;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86 ng/g和95 ng/g;平均回收率介于67%~89%,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33%和9.39%;精密度RSD(C37∶3)=14.07%,RSD(C37∶2)=13.17%.利用此方法对部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得的结果与布莱梅大学实验室所测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8.
149.
The geophysical model function (GMF)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kscattering and sea surface wind, so that wind vec- tors can be retrieved from backscattering measurement. The GM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cean wind vector retrievals, its performance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accuracy of the retrieved wind vector. Neural network (NN) approach is used to develop a unified GMF for C-band and Ku-band (NN-GMF). Empirical GMF CMOIM and QSCAT-1 are used to generate the simulated training data-set, and Gaussian noise at a signal noise ratio of 30 dB is added to the data-set to simulate the noise in the backscat- tering measurement. The NN-GMF employs radio frequency as an additional parameter, so it can be applied for both C-band and Ku-band. Analyse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by the NN-GMF is comparable with the σpredicted by CMOIM and QSCAT-1. Also the wind vectors retrieved from the NN-GMF and empirical GMF CMOIM and QSCAT-1 are comparable, indicating that the NN-GMF is as effective as the empirical GMF,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universal form.  相似文献   
150.
龙口湾位于山东半岛北部,莱州湾东北隅,为莱州湾的一个附属海湾.海湾湾口朝向西南,湾廓近似半圆形,属半封闭海湾.龙口验潮站位于湾顶(图1),水深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