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测绘学   497篇
大气科学   298篇
地球物理   312篇
地质学   1247篇
海洋学   47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2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现阶段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总结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和总体结构,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状况,探讨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一些重要问题.最后以办文查询子系统为例,简述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办文查询子系统设计与开发、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和保证数据访问安全性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2.
GPS-OEM芯片因其自身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不同厂商生产的芯片输出的数据包格式不同,很难混合使用,虽有公共数据格式,但无法输出GPS原始观测数据.针对一种芯片编写的GPS数据处理程序,一旦更换GPS-OEM芯片便无用武之地.文中提出一种数据处理转换方案,编写服务程序,使得用户程序无论运行于什么平台、采用何种通讯方式,只要能连接到Internet,便可以按照统一的格式获取GPS原始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99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知地物信息最直接的载体就是遥感影像,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地形地物等专题信息是当前遥感技术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伴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公里级发展到厘米级,同时遥感影像所包含的信息正越来越丰富化。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数据量极大、数据复杂以及尺度依赖的特点,使得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的数据处理以及影像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难度,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几种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指出了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技术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多尺度分割,并指出了国内外在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方面的不足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刘毓  邹星 《测绘科学》2013,38(1):133-135
本文给出了GPS/GLONASS双模接收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对弱信号环境下的接收机信号捕获进行了讨论,采用并行码相位搜索方法和改进的循环相关算法分别对GLONASS信号和GPS信号进行捕获;并利用真实数据对双模接收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重点对接收机捕获弱信号的能力,以及在不同信噪比和不同累加数据长度下的捕获概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双模接收机在不需要较长数据长度的情况下能够捕获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卫星导航信号,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996.
高分辨率人口空气污染暴露GIS空间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成大气污染扩散模型、GIS空间分析及人口动态制图模型(PDMM)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空气污染浓度和人口空间分布模拟,通过构建人口空气污染暴露相对风险评价模型实现了人口空气污染暴露程度的空间格局划分.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浓度与人口空气污染暴露相对风险评价模型两种方法生成的人口空气污染暴露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研究结果揭示,前者在区域人口空气污染暴露评估中存在缺陷的同时(如无人居住的SO2高浓度区被误判为人口SO2污染暴露高风险区),也肯定了基于后者得到的人口空气污染暴露空间区划结果在区域空气污染暴露风险调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系统清理分析了中国新疆温泉台、哈萨克斯坦20多年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新疆温泉台30井(泉)的氡、流量、水温,哈萨克斯坦卡帕尔井的氦气、扎尔甘特井的流量、博古特井水位、下卡姆井的氦气、萨雷扎斯井水位,映震率较高,在震前都有一定的震兆异常显示,而且前兆异常特征以高值异常为主,异常时间分布特征显示为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998.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许多特征与地球类似,但在地质特征方面与地球差异较大.本文简单回顾金星探测的主要科学成果,重点综述金星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金星表面的地形构造、重力场分布、内部结构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金星地质认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主要有金星表面地形的成因问题、表面年龄及表面更新问题、内部结构模型及内部散热等问题,认为这些都是未来金星探测需要考虑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99.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estimate surface-level particulate matter(PM)concentrations by using satellite-retrieved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This method considers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PBL)height and relative humidity(RH)at the regional scale.The method estimates surface-level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using the data simulated by an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model RAMS and satellite-retrieved AOT.By incorporation MODIS AOT,PBL height and RH simulated by RAMS,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surface-level PM 2.5 concentrations in North China region.The result is evaluated by using 16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deployed in the research region,and the result show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stimated PM 2.5 concentrations and observations,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is 0.61 between the estimated PM 2.5 concentrations and the observations.In addition,surface-level PM 2.5 concentrations are also estimated by using MODIS AOT,ground-based LIDAR observations and RH measurements.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stimated PM 2.5 concentrations shows that the new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is improved from 0.32 to 0.62.  相似文献   
1000.
Using the reanalysis data and 20th century simulation of coupled model FGOALS_gl developed by LASG/IAP, we identified two distinct interannual modes of North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NWPAC) by perform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on 850 hPa wind field over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in summer. Based on the associated anomalous equatorial zonal wind, these two modes are termed as "Equatorial Easterly related Mode" (EEM) and "Equatorial Westerly related Mode" (EWM),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se two modes are similar, whereas the maintenance mechanisms, dominant period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ENSO are different. The EEM is associated with El Ni o decaying phase, with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established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and persisted into summer through local positive air-sea feedback. By enhancing equatorial upwelling of subsurface cold water, EEM favors the transition of ENSO from El Ni o to La Ni a. The EWM is accompanied by the El Ni o events with long persistence, with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formed in spring and strengthened in summer due to the war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 forcing from the equatorial central-eastern Pacific. The model well reproduces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se two modes, but fails to simulate the percentage variance accounted for by the two modes. In the NCEP reanalysis (model result), EEM (EWM) appears as the firstmode, which accounts for 35.6% (68.2%) of the total vari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