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西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区位特殊性和生态重要性使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支撑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本文的出发点。多目标遗传算法和FLUS模型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数量结构、空间布局、综合效益)完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本文选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FLUS模型对该区域进行20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通过设置自然发展、生态保护优先、经济发展优先、生态-经济均衡4种情景,探讨了如何在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基于生态-经济均衡情景下的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其综合效益优于另外3种情景。该情景在合理限制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使生态建设获得稳定发展,其经济效益较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下增长了8.96%,生态效益较经济发展优先情景下增长了0.77%,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2种目标之间达到平衡,为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122.
甘肃西成矿田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兵  程海生 《地质科学》1992,(2):149-15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甘肃省西成矿田铅锌矿床的地层地球化学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了该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取自基底地层而不是含矿层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3.
巴林左旗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利用地面电法,在巴林左旗扶贫凿井工作中确定井位。扶贫工作组首先在测区进行水文地质踏勘,并向当地群众了解一些凿井情况,运用水文地质方法分析初步适宜凿井的地点,再布置地面电法工作,进而依据测深曲线的解释资料确定井位,最后通过实际凿井工作来对物探工作加以验证。工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水文、地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丰富了找水经验,强化了理论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4.
通过数字城市项目的工程实践,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真实纹理三维模型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数字城市中三维建筑物建模,使用纹理映射的方法进行模型纹理粘贴。  相似文献   
125.
钱台子金矿床是一个产于皖东蚌埠隆起区东端的石英脉型小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变质结晶基底五河岩群中,受张扭性断裂控制。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石英进行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了该矿床的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钱台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有纯CO2型、CO2—H2O型和H2O—NaCl型3种,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86~385℃,w(NaCl, eqv)=4.80%~12.56%,平均8.29%;不同阶段石英的δ18OV-SMOW变化范围为9.0×10-3~15.2×10-3,对应的δ18O变化范围为2.12×10-3~9.70×10-3;各成矿期流体密度集中于0.63~0.84 g/cm3之间,均一压力为163~178 MPa,成矿深度<6 km;成矿早期流体属于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的CO2—H2O—NaCl变质流体,后期有岩浆水参与。钱台子金矿床形成于扬子克拉通沿NW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造山期后持续伸展背景下的拆沉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大规模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26.
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广泛用于有机质来源示踪、古生产力和古海洋环境重建。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值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末次冰盛期(LGM)同步负偏,但是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演化过程的认识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详细调查了37 ka以来日本海中部LV53-23-1岩心沉积物δ13C和δ15N演化历史。结果显示,沉积物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6.3‰至-22.5‰和1.6‰至6.1‰,低值出现在LGM(26.5~17 ka)暗色层状泥发育时期,指示较强的陆源输入贡献。在Heinrich冰阶1时期(17~14.5 ka),δ13C和δ15N快速正偏,表明日本海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对应于对马海峡淹没及对马暖流入侵。14.5 ka之后,沉积物δ15N值恢复到5‰,与开阔大洋海水硝酸盐的δ15N值近似。我们采用二端员混合模型粗略地估算了有机质来源的相对贡献。LGM时期陆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5%至80%,14.5 ka以后海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0%至80%。除了增加的陆源有机质贡献以外,LGM时期沉积物δ15N亏损还涉及如下过程:(1)较高的含Fe沙尘供给提高日本海表层海洋生物固氮效率;(2)缺氧环境盛行减弱成岩作用对沉积物δ15N影响。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变化与有机质来源、营养盐的供给、表层生产力和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相关,实际受海平面和全球气候制约。  相似文献   
127.
对西南涡暴雨的预报不仅取决于对西南涡移动路径的把握,也与西南涡的结构及其演变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一次东移影响黄淮的西南涡的结构特征和暴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的生成过程包含高原涡的耦合诱发,西南涡的生成、发展与干位涡向对流层低层扰动下传有关;中高纬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加强了系统的斜压性,使西南涡中心向上伸展的位涡柱和正涡度柱具有向西倾斜的结构;成熟的西南涡具有中尺度非对称的显著斜压结构特征;对流层中层正涡度平流是西南涡发展和引导西南涡移动的重要因素;凝结释放大量潜热促使低层西南低涡发展,使降水增强。  相似文献   
128.
宗会明  谷艳博  桂林 《热带地理》2012,32(6):652-657
统筹城乡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术界对其研究方兴未艾,但统筹城乡发展与规划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使规划管理与实践工作面临诸多问题.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案例分析了近几年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在产业规划、社会政策及城乡规划调整方面的管理政策和举措,并对这些举措的实施对农村地区的战略定位、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合理评价.研究发现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的各项规划政策内容丰富,在城乡经济,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规划体系等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其管理和操作过程属于一种“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市场力量和公众参与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在一定程度制约了重庆统筹城乡模式推广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9.
2001年台风“榴莲”生成前期对流“热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云对流热塔(hot tower)对台风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对热塔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概念性语言描述上。采用PSU-NCAR MM5模式对2001年台风“榴莲”在正压环境条件下的生成过程,进行了成功的高分辨率(6 km)显式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与台风“榴莲”生成相关的对流热塔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分析了成熟热塔的结构图像,并通过实例证实了Montgomery(2006)提出的热塔偶极涡度对概念模型。其主要特征包括:(1) 热塔内部垂直上升运动强烈,从边界层开始,直达甚至穿透对流层顶,最大上升速度中心位于对流层中上层;(2) 在地面到200 hPa之间,具有强雷达回波特征的对流云塔垂直耸立,边界光滑;(3) 热塔的侧边界相当位温面十分陡立,基本呈中心对称分布;(4) 热塔远比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高温扰动中心可达4 K以上,位于最大上升速度中心上方附近;(5) 所有热塔都伴随有偶极涡度对,在垂直剖面图上偶极涡度对呈现多样性,以单偶极和双偶极为主要形式,有时也存在三偶极的形式;(6) 偶极涡度对进一步与偶极涡旋对对应;(7) 垂直速度和正涡度柱在对流层中上层基本不重合;(8) 热塔内水平风速剧烈地向垂直方向扭转。另外,初步分析了偶极涡度对的形成机制,偶极涡度对的产生归因于水平涡管向垂直涡管的剧烈扭转。  相似文献   
130.
根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扩展重建海表温度资料,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IAP-T42L9)模拟了大气环流对黑潮区、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的响应特征,并探讨了黑潮区、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在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雪灾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场与观测场的比较表明,在考虑黑潮区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的情况下,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出了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各种主要环流特征。黑潮区海温升高导致东亚沿海位势高度增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它一方面不利于冷空气向下游输送,导致冷空气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堆积;另一方面加强了海洋的暖湿气流及向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水汽输送,为我国南方雨雪天气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持续。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对中高纬地区中西伯利亚阻塞高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受其影响,我国除受东路冷空气活动的影响外,中纬度还不断有西路冷空气随着西风带槽脊东移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它是导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