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26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单桩负摩阻力的双折线模型理论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荷载传递函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用双折线模型来计算桩负摩阻力的方法。根据单桩承载受力时桩侧土与桩尖土所处于不同的弹性和塑性状态,运用该双折线模型,建立桩身轴向力和桩土相对位移的微分方程,得出桩相对位移解式,再以此推导出桩轴向力、中性点位置和负摩阻力。  相似文献   
992.
2011年日本东北MW9.0大地震不仅造成日本境内地表产生超过5 m的同震位移和显著的震后变形,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也引起明显的远场同震及震后变形。本文利用1999~2017年GPS连续站和流动站观测资料,计算高空间分辨率的远场同震和震后变形位移场。结果表明,2011年日本东北MW9.0地震对中国105°E以东区域产生了E向运动的同震变形,对中国东北和山东半岛产生了可观的震后变形,且GPS震后变形的累积量已超过相应台站的同震位移量。利用日本大地震在中国东部地区产生的远场同震和震后变形位移场,可为维护区域大地参考基准和反演岩石圈及上地幔的流变性质提供定量约束。  相似文献   
993.
七里山金矿床位于焦家金矿田的东部边缘,赋存于灵山—北截断裂的次级断裂——七里山断裂的末端部位,属于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七里山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的系统研究,认为其主控矿断裂是由多条延伸长度有限、呈雁列状产出的断裂组构成的断裂带,即雁列式断裂,并在雁列单体叠合部位发育一系列与主断裂斜交收敛的压性断层桥,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矿区主断裂控矿构造的基本格架;雁列式断裂及压性断层桥共同控制了矿化局部富集,矿体呈似等距分布、侧伏,以及矿体规模大小相间变化等空间展布规律。认为矿区59勘探线以西、Ⅰ号矿脉上部侧伏线以下部位有可能找到一定规模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黑龙江省新林-塔源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学科知识,对研究区Au、Ag、As、Sb、Bi、Cu、Pb、Zn、Mo、W、Cr、Ni、Hg 13种元素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相关性和元素空间分布情况等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总结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区域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结合单元素异常和组合异常的解释评价,最终认为矿集区北部有找到表生铅锌多金属矿的可能,而南部是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95.
黄钢  宋玉财  庄亮亮  田力丹  吴畏  张滢 《矿床地质》2021,40(5):1100-1118
沉积岩容矿的天青石矿床是锶最主要的来源.文章对全球该类矿床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矿床的发育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综述和探讨.研究显示:①该类矿床的产出与含石膏或硬石膏的蒸发盐密切相关,或赋存在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建造中,或出现在蒸发岩底辟环境;②多数为后生成因,表现为富锶流体交代石膏或硬石膏,或富锶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充填开放空间;少数矿床为同生成因,天青石直接从蒸发环境的水体中沉淀出;③后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可以来自不同途径,包括盆地流体与富钙矿物相互作用萃取的锶、碳酸盐岩重结晶过程文石转变为方解石或硬石膏转变为石膏释放的锶;同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来自沉积水体本身,沉积源区岩石提供了锶;④天青石中的硫来源于围岩地层中的石膏或硬石膏,有些矿床中的硫来自发生过硫酸盐还原作用后的(溶解的)石膏/硬石膏,而在个别矿床中,还原硫氧化成硫酸盐提供了部分硫;⑤一些天青石矿床中出现有铅锌硫化物,两者可以有成因关系,也可以无成因关系;⑥少数天青石矿床中重晶石含量较高,与高Ba/Sr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有关.天青石从低钡流体中结晶时,钡在流体中含量的震荡变化会导致SrSO4-BaSO4固溶体的形成,从而使天青石出现环带或出溶结构.  相似文献   
996.
近海营养盐和微量元素的大气沉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传输和沉降到全球近海的大气污染物急剧增加.1997年后对近海营养盐和微量元素大气沉降的众多研究表明,通过大气沉降至近海的氮和磷分别为13~73 mmol N/(m2·a)和0.11~1.6 mmol P/(m2·a),微量元素的沉降通量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在不同海区最高可相差3个数量级.对于很多近海包括东海(East China Sea)和黄海(Yellow Sea),大气沉降的营养盐和部分微量元素可能超出了其河流输入量.大气沉降除了对近海富营养化有重要贡献之外,其事件性特征可使初级生产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从而影响赤潮发生.微量元素沉降还可能抑制某些藻类生长,对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结构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未来研究重点是准确估算近海各物质的大气沉降通量,了解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97.
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的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探讨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ELL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该时期下扬子区的构造应变率和块体位移速率。结果表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相接地带为强压应力区,南黄海东部为强张应力区,而苏鲁造山带及江绍断裂带为压扭应力区。下扬子地块应变率大小为5.0×10-15/s~1.0×10-14/s,块体位移速率约50mm/a。在该应力场控制下,下扬子地块表现出大规模的南北"对冲"推覆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998.
张征  杨俊弢  庄道泽 《西北地质》2010,43(2):169-183
采用激发极化法、磁法、重力法对土屋东、延东铜矿化点进行了评价,发现了土屋东、土屋、延东等出露地表的斑岩型铜矿床。在完成了土屋东-延东矿区的物探面积性工作基础上,初步提出"三位一体"模式,经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土屋东、土屋、延东矿床找矿规律性后,建立了"三高二对应一相关"的找矿模式,即高极化体直接反映斑岩型铜矿体两翼的硫化物带,间接反映出硫化物带包裹着铜矿体。高磁体直接反映闪长(玢)岩,间接反映成矿母岩——斜长花岗斑岩体。剩余重力高主要反映闪长(玢)岩也包括了斑岩体。斑岩体对应分布高、低阻之间的接触带,也对应分布高、低磁性体之间的接触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出现与火山岩地层密切相关。以此为基础,对延西矿区掩埋矿体运用了"三高二对应一相关"找矿模式,发现隐伏斑岩型铜矿床。应用"三高二对应一相关"找矿模式对土西靶区、延西靶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两矿区仍具有进行进一步工作的前景,目前正进行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999.
洪泽湖区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WRF模式对洪泽湖地区风能资源状况进行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风速季节变化的规律是春季最大, 夏季最小;沿湖风速大于陆地, 湖岸带附近风速梯度变化十分明显。风速垂直变化的规律是洪泽湖地区风速随着高度增加而有所增大, 当增加到一定高度时, 风速增幅减弱。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证明模拟结果是可信的。模拟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洪泽湖风能资源的特性, 模拟风速的日变化趋势与实测风速日变化趋势一致, 较好地体现了该时段内风速变化规律, 为洪泽湖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Kelvin wave propagations along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2006–2008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The 2006 IOD lasted for seven months, developing in May and reaching its peak in December, while the 2007 and 2008 IODs were short-lived events, beginning in early May and ending abruptly in September, with much weaker amplitu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bove IODs, the impulses of the sea surface height (SSH) anomalies reflect the forcing from an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 which was important to the evolution of IODs in 2007 and 2008. At the thermocline depth, dominated by the propagation of Kelvin waves, the warming/cooling temperature signals could reach the surface at a particular time. When the force is strong and the local thermocline condition is favorable, the incoming Kelvin waves dramatically impact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In July 2007 and late July 2008, the downwelling Kelvin waves, triggered by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suppressed the thermocline in the Sumatra and the Java coast and terminated the IOD, which made those events short-lived and no longer persist into the boreal fall season as the canonical IOD do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