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8篇
  免费   2593篇
  国内免费   4437篇
测绘学   2348篇
大气科学   1565篇
地球物理   1845篇
地质学   7608篇
海洋学   2039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934篇
自然地理   173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853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669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813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996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023篇
  2010年   973篇
  2009年   951篇
  2008年   1008篇
  2007年   970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640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新疆阿拉套山花岗岩类的岩石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泰禧  陈江峰 《地球科学》1994,19(2):149-156
新疆阿拉套山南坡东西向展布的花岗岩石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同时存在I型和S型两种类型的花岗岩,其分布受构造环境控制,靠近古板块缝合线为I型花岗岩分布区、远离古板块缝合线为S型花岗岩分布区。源岩性质和作用强弱等因素可能是造成岩石化学成分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塔里木盆地东缘的若干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英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4):399-408
塔里木盆地向东在什么地方结束,大盆地是如何与天山地槽分界的,文中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回答。指出塔里木盆地在E91°附近结束,不再向东延伸。另外新发现了两条重要的岩石圈断裂,它们是塔里木中央纬向(北40)深断裂和罗布庄-尾亚深断裂。根据新获得的区域航磁和地质资料,对这个神秘的地区,提出了一个新的大地构造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993.
中层大气重力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迅 《气象学报》1989,47(2):207-216
中层大气(Middle Atmosphere)是近十多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从对流层顶的10——16km到湍流层顶约100km之间的大气层,即中层大气由平流层、中间层加上热成层下部的一小部分组成。黄荣辉对中层大气的一般动力学、行星波动力学和赤道平流层波动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的近期研究作了评述。本文侧重综述中层大气内的重力波及其与基本气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安宁河、金箐等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并且成为安宁河地震带的发震构造。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迫切需要论证地壳稳定性和研究地震活动性。断裂活动年代是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基础。我们对含淤泥的冲积层做了C14年龄测试,对典型第四纪断层进行了野外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文。  相似文献   
995.
东昆仑南缘西大滩混杂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直  赵民  施立新 《地球学报》1984,6(3):129-135
<正> 西大滩混杂堆积,出露于东昆仑中段南缘,青藏公路的西大滩南侧之煤矿沟(图1)。秦德余、李光岑1976年首次认为是混杂岩,但未做描述。青海区调一队四分队在填图时也注意了这一现象。笔者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对该混杂堆积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根据野外收集的实际资料,笔者认为西大滩混杂堆积是滑塌混杂堆积,它向东、西延伸而为混杂堆积带,依混杂岩块的岩性种类及空间分布关系,由南到北可划分三个混杂堆积层,三层在成因上互有联系。  相似文献   
996.
朱迅 《大气科学》1987,11(1):108-111
本文在运算量不变的前提下,对计算云层反射率的一个模式作了改进,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7.
一个CDP道集经动校正后,多次波仍存在剩余时差δt,它随炮检距呈抛物线变化。由δt的变化即可求出多次波剩余波数△K的分布规律。据此,可设计一个理想的叠加剩余波数响应,用于动校正后的CDP道集的加权叠加。在t~x平面选择δt,即可改变叠加剩余波数响应,从而改变各道的加权系数,实现最佳压制多次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朱玉伦  邵济馨 《地球学报》1987,9(1):211-222
本文就测定痕量硼的新方法做了讨论,提出过量显色剂隐色新体系并探讨了反应机理。方法以铍试剂Ⅲ为硼的显色剂、氯化亚锡为隐色剂、TEA-EDTA为稳定剂。显色后隐色测定灵敏度为S=2.9×10-4μgcm-2,ε_B=3.8×104。隐色-导数光谱法测量,校准曲线最低点由隐色后测定的4ppb降至0.8ppb,计算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_B=1.9×105。本文所述方法为迄今水相测定硼的方法中显色速度最快,对比度最大、灵敏度最高的方法。应用于岩矿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99.
为了估计中国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形变量的大小,本文以1/20万区域地质测量资料为基础,结合其它有关资料,测定了区内142个小区域的水平应变。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大致以云南小江断裂一线(东经103°)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区以北西-南东向压应变为主;西部地区,其北段主压应变为北东向,往南转为近东西向,更往南应变方向多变,但与那里的山系转折相协调。察隅-松潘一线的线应变达-0.5。察隅相对于松潘,往北东移动了360余公里。 作者还指出,印度洋、欧亚、太平洋三大板块的聚合和碰撞,是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形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古迅  王德民 《地质科学》1982,(4):408-414
核能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利用核能发电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修建核电站,要求严格的安全和环境条件,必须绝对保证核电站在各种可能遭遇的自然和人为事件情况下,均不致发生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事故。因此,除了要求核电站建筑物和各种装置本身安全可靠并拥有周密而充分的安全措施外,特别要求在选择厂址时,必须充分查明和预测各种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在各种能危及核电站安全的自然灾害中,与工程地质直接有关的问题有许多方面,本文仅就核电站选址中,厂址地区的区域稳定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