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6篇
  免费   2507篇
  国内免费   4494篇
测绘学   2389篇
大气科学   1518篇
地球物理   1908篇
地质学   7794篇
海洋学   2125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920篇
自然地理   1676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921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692篇
  2017年   648篇
  2016年   678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975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990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951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948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51.
目前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采用地质填埋处理 ,淋滤液循环可以使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加快。但使用淋滤液循环方法的填埋场中仍有大量需要进一步处理的淋滤液。粉煤灰具有优良的吸附净化功能 ,介绍了粉煤灰在垃圾淋滤液循环处理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粉煤灰与垃圾混合处理 ,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粉煤灰做过滤层的不同效果 ,表明粉煤灰可以在填埋场淋滤液循环处理方法中起到一个较好的作用。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2.
大地电磁测深 (MT)资料解释中 ,长期以来使用观测的视电阻率作为解释参数。但视电阻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位微分为MT的解释增加了一种新的手段。从理论上研究了相位微分的性质 ,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MT资料解释中 ,得出了A剖面的电性特征 ,确定了主要电性层的深度和电阻率。  相似文献   
153.
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普(LAM-ICPMS)技术对中生代锆石进行了详细的206Pb/^238定年研究。采用线扫描(Line scan)进样法减小了传统的剥深(Depth profile)进样法所引起的激光熔蚀分异效应;优化仪器参数可三ICP-MS对Pb和U的质量歧视效应。测得了精确的^206Pb/^238U比值及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均匀颗粒锆石的^206Pb/^238U比值测量精度为2%~10%,  相似文献   
154.
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37Cs示踪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水蚀)估算。该技术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土壤137Cs基准值的确定,以及土壤的137Cs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的建立。对现有的主要的定量模型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局限性。这些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其中以理论模型中的质量平衡模型较为成熟,综合考虑了较多的侵蚀因子,如137Cs年沉降分量、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差异、地表富集作用、耕作土壤在耕作活动前新沉降137Cs的侵蚀损失等。对现有模型的改进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5.
公路桥梁的爆破拆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56.
冻结粘性土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冻结粘性土变形分析,发现冻结粘性土的体应变明显不为零,随荷载的变化而变化。加荷初期试样体积收缩。但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大而变为膨胀;轴向应变则随偏应力的增大而磁大,表现出明显的粘塑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准弹性段、屈服处和粘塑性段刚好分别对应体变曲线上的体缩段、体缩量大处和膨胀段。根据冻结粘性土变形曲线。给出了考虑体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57.
OpenGL在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将OpenGL应用于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中的经验与体会。首先介绍了用OpenGL显示三维地质模型的几个技术关键。包括模型绘制、投影变换、取景、TIN表面显示、旋转、颜色与材料等。然后介绍了笔者基于OpenGL的剪变换和缓冲区累加功能提出了的”切片合成法”的原理、用途、应用注意事项和应用于煤田地质勘探中煤层底版等高线图制做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8.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Yangtze Delta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mergence, persistence and collapse of civilizatio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region over many year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layers of fine sand or organic mud that interrupt the consecutive culture strata in a number of Neolithic culture sites. Continuous biostratigraph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Maqiao cultural site, Shanghai, suggest that the fine sand and organic mud units resulted from expansion of water bodies both by sea-level fluctuations and from increased flooding during cold and humid episodes of Holocene climates. The absence of human settlement from 7240 BP to 5320 BP in the reg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higher sea levels resulting from a warm and humid climate.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eveloped under conditions of lower and more stable sea level as well as warmer and dryer climates between about 4410 BP and 3250 BP. A flood-induced lake expansion interrupted the civilization in the region at about 4200 BP. Later, higher water tables and expansion of lakes between 3250 BP and AD 618 under a cold and moist climate temporarily terminated settlement on the delta. Later,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beginning at about AD 618, the region again became suitable for human settlement under conditions of more favourable climate and lower water tables.  相似文献   
159.
表生水条件下毒砂溶解作用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毒砂氧化溶解和释放的砷将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本文用混合流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毒砂在温度为15、25、35和45℃的FeCl3酸性地表水作用下的氧化溶解过程.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5~35℃内,毒砂的氧化随FeCl3溶液浓度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加速,而45℃时毒砂的反应速率反而降低;毒砂在与氧化剂FeCl3酸性溶液(浓度小于1×10-4 mol·  相似文献   
160.
赣南烟草化学组成及岩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赣州地区14个典型烟草产区的岩石、土壤和烟叶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初步评价研究区烟草产地的土壤营养状况,探讨烟草内在品质与基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间的关系,为研究区烟草施肥及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