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09篇 |
免费 | 6237篇 |
国内免费 | 37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92篇 |
大气科学 | 2543篇 |
地球物理 | 2658篇 |
地质学 | 9129篇 |
海洋学 | 2874篇 |
天文学 | 270篇 |
综合类 | 1314篇 |
自然地理 | 21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574篇 |
2023年 | 626篇 |
2022年 | 1030篇 |
2021年 | 1179篇 |
2020年 | 961篇 |
2019年 | 1069篇 |
2018年 | 963篇 |
2017年 | 921篇 |
2016年 | 940篇 |
2015年 | 1109篇 |
2014年 | 1007篇 |
2013年 | 1202篇 |
2012年 | 1290篇 |
2011年 | 1184篇 |
2010年 | 1148篇 |
2009年 | 1166篇 |
2008年 | 1208篇 |
2007年 | 1071篇 |
2006年 | 1023篇 |
2005年 | 782篇 |
2004年 | 643篇 |
2003年 | 514篇 |
2002年 | 512篇 |
2001年 | 420篇 |
2000年 | 352篇 |
1999年 | 185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6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绿洲过渡带区域龟裂土立地条件下免灌人工梭梭林生态特征,探讨林分的最佳建植密度,对莫索湾1983—2021年38 a集水造林地初始种植梭梭、梭梭自然更新苗及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梭梭生长对密度差异的响应,同时分析了各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梭梭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以期为人工梭梭林的营建与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 当梭梭造林密度为6 m×3.5 m时(480 株·hm-2),母树存活率最高。随造林密度增大,母树保存率与梭梭自然更新比逐渐下降;母树保留密度越大的林地,其长势越差、生物量越低;盖度、郁闭度越高的林地,阻碍浅层土壤水分的补给,导致梭梭更新苗长势及生物量越差。(2) 梭梭母树的林木生长与其根部140~28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主要利用根部140~240 cm土壤水分,对比3个林地可知该层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的林地,其母树的长势越好、生物量越高。(3) 当母树保留密度为360株·hm-2(株行距4 m×7 m)时,梭梭长势较好、整体生物量最高,林下植被更为丰富,林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综上所述,在该地区进行集水造林时,保持该密度更有利于免灌人工梭梭林结构稳定、持续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相似文献
942.
943.
本文提出OH超脉泽源的一个具体模型,在该模型中OH超脉泽源由非饱和的球型子源组成.在此估算出超脉泽星系致密射电核的尺度和连续谱亮温度,以及OH源距星系核的最小非饱和距离.计算表明,OH超脉泽源所包含的子源数目可能相当大.R_H~log ρ_(25μm)/ρ_(60μm)图、log L_(OH)/L_(IR)~log ρ_(25μm)/ρ_(60μm)图和其它结果显示,有一部分OH超脉泽源很可能是弱饱和的,本文对此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944.
945.
黄骅坳陷中北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地层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黄骅坳陷仅在南区的王官屯地区发现过确切的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地层。上世纪 90年代初 ,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曾根据个别单井孢粉化石资料 ,怀疑黄骅坳陷北区的北塘凹陷局部分布有沙四段。但由于当时的勘探程度较低 ,化石证据不足 ,因而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中区板桥和歧口凹陷过去从未发现沙四段。通过对板桥凹陷地层的系统古生物分析 ,发现中北区沙三段下伏原来部分归属中生界的地层中含大量的藻类、介形虫、腹足类及轮藻化石 ,依据它们的生物群特征 ,这套地层应属于沙河街组四段 ,且为沙四段上亚段。 相似文献
946.
The classic two-level or equivalent two-level model that includes only the statistical equilibriumof radiative and thermal processes of excitation and quenching between two vibrational energy levelsis extended by adding chemical production to the rate equations. The modifications to the non-local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ource function and cooling rate are parameterized by φc, which characterizesthe ratio of chemical production to collisional quenching. For applications of broadband emission of O3 at9.6 μm, the non-LTE effect of chemical production on the cooling rate and limb emission is proportionalto the ratio of O to O3. For a typical [O]/[O3], the maximum enhancements of limb radiance and coolingrate are about 15%-30% and 0.03-0.05 K day-1, respectively, both occurring near the mesopause regions.This suggests that the broadband limb radiance above ~80 km is sensitive to O3 density but not sensitiveto the direct cooling rate along the line-of-sight, which makes O3 retrieval feasible but the direct coolingrate retrieval difficult by using the O3 9.6 μm band limb emission. 相似文献
947.
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一种判断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方法,根据储层样品中有机抽提的的含量和组成特征,结合油层物性,地层测试和试油资料编制织识别油、水,干层的图版,提出判别油、水、干层的地质/地球化学指标,确定油层的地球化学参数的下限,并运用此方法对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主要油层分布段的油、水、干层进行判别。根据试油资料验证表明,地球化学判断结果比传统的地质录井及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判断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