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1篇
  免费   3661篇
  国内免费   5910篇
测绘学   2735篇
大气科学   2623篇
地球物理   2804篇
地质学   10130篇
海洋学   2639篇
天文学   185篇
综合类   1305篇
自然地理   2291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968篇
  2021年   1109篇
  2020年   1005篇
  2019年   1181篇
  2018年   1020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919篇
  2015年   1138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1271篇
  2012年   1395篇
  2011年   1348篇
  2010年   1301篇
  2009年   1284篇
  2008年   1271篇
  2007年   1201篇
  2006年   1222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8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博州近4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博州4个气象站1960~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博州3个气候区域近45a来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5a来博州地区气候逐渐变暖,特剐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温尤为明显,中部博河河谷区及东部平原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博州山区.博州山区的夏季气温略有下降.上世纪60年代异常冷冬、凉夏事件最多,80年代异常冷暖事件最少.  相似文献   
242.
贵州雾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涛  周成霞 《贵州气象》2005,29(Z1):32-34
采用贵州84个测站累计44a的雾资料,分别从各站多年平均雾日、各站累年出现雾日最多的月份及日数、各站雾最长持续时间、白天雾与夜间雾的概率分布等要素入手,分析贵州雾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243.
利用1961~1990年气象资料和小麦生产资料,分析了巩义市小麦生育期的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及产量波动的气象原因,并确定了不同年型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244.
在地面观测中,利用相关记录对照及记录本身的变化规律避免错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45.
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对 2 0 0 1年 4个影响广西的台风云图特征进行分析 ,发现旋转结构明显、组织结构紧密、面积大的台风云系 ,所产生的台风强度强、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宽、过程雨量大  相似文献   
246.
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研究基础地质问题是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后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盆地3个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其对土壤成壤母质特性的示踪作用,为今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47.
研究发现,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元素表征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近矿(化)带的非矿化地段,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48.
探讨了如何利用地质雷达及浅层地震有关原理判释泥质粉砂岩中隐伏断裂带的性质和特征。主要的工作方法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地质雷达反映在张性断裂带和压性断裂带上的曲线特征,分析浅层地震相遇时距曲线在断裂带上的曲线特征。后者的主要特征有:(1)在断裂带上初至时间延长;(2)在断裂带上左右支时距曲线上下跳动的幅度均等;(3)在断裂带上跳动的长度不一;(4)在断裂带左右支时距曲线上下跳动或反相;(5)时距曲线呈喇叭口。阐明了地质雷达和浅层地震的原理及其在泥质粉砂岩中勘查断裂构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9.
陈全树  何文平  周迪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4):252-256,270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本区不仅蕴藏量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50.
深层系一般指沉积盆地中埋藏深度在2 500~2 700 m以下的地层,其储集物性普遍很差,但在一定条件下,深部溶蚀作用可产生优质储层,形成成岩圈闭.然而这种成岩圈闭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安棚油田位于河南泌阳凹陷东南部,勘探成果表明,在该油田深层系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下部(简称(核三下)席状的扇三角洲砂体中存在成岩圈闭.本次通过定量的成岩作用研究和成岩阶段划分,对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核三下的砂体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不同的成岩作用发生于不同的埋藏深度.2 700~3 100 m之间以胶结强烈为特征,属于胶结带.3 100~3 900 m之间以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为特征,尤其是3 200~3 600 m之间, 属于深部溶蚀带.本区核三下砂体自南而北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其上倾方向处于胶结带的部分由于强烈胶结而变成致密层,可封堵油气,而下倾方向处于溶蚀带的部分由于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而成为良好储层,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根据不同埋藏深度、不同成岩阶段孔隙发育和保存的特征,可预测成岩圈闭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