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844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1608篇
海洋学   386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61.
1 研究背景 北京及邻区(39 °—41.5 °N,115 °—118 °E)地震活动背景活跃,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监视区之一(徐锡伟等,2002;陈颙等,2006).随着北京及邻区地震台网组成的不断完善和台站变更频度的加快,亟待及时动态评估地震监测能力变化,为北京及邻区日常监测预报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robability-based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简称PMC)方法(Schorlemmer and Woessner,2008;Schorlemmer et al,2010),基于地震台阵/地震台网实际产出的观测资料,可实时、客观、准确地评估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采用PMC方法,对北京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以便摸清该区监测能力,进而为防震减灾部署、监测预报相关业务开展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62.
秋季是处于夏、冬季之交的过渡季节,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的背景下海洋水文泥沙环境有独特特征,关于该时期悬浮体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东海内陆架2016、2017与2018年秋季悬浮体及温盐数据,分析该海域秋季悬浮体浓度的水平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悬浮体浓度近岸高于远岸,浓度等值线大致平行于等深线,近底层悬浮体浓...  相似文献   
863.
[研究目的]中国浅层-中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深层页岩成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探明不同埋深条件下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于推动深层页岩的评优选区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比性评价了川南地区不同深度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并进行影响...  相似文献   
864.
一种八叉树和三维R树集成的激光点云数据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俊  柯胜男  朱庆  钟若飞 《测绘学报》2012,41(4):597-604
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已经成为数字城市和危机管理等领域越来越重要的三维空间信息源,针对大规模点云数据高效管理的技术瓶颈,提出一种八叉树和三维R树集成的空间索引方法——3DOR树,充分利用八叉树的良好收敛性创建R树叶节点,避免逐点插入费时过程,同时R树平衡结构保证良好的数据检索效率。并还扩展R树结构生成多细节层次(LOD)点云模型,提出一种支持缓存的多细节层次点云数据组织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和空间查询效率,支持多细节层次描述能力和数据缓存机制,可应用于大规模点云数据的后处理与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865.
本文介绍了基于国际探月观测数据建立的月球重力场模型:8×4、15×8、13×13、5×5、7×7、16×16-1/2/3、Lun60d、GLGM-1/2、LP75D/G、LP100K/J、LP165P、LP150Q和SGM90d;通过对比SST-HL/LL-Doppler-VLBI和SST-HL/SGG-Doppler-VLBI跟踪观测模式的优缺点,建议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采用SST-HL/SGG-Doppler-VLBI较优;其次,通过对比静电悬浮、超导和量子卫星重力梯度仪的优缺点,建议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梯度计划采用静电悬浮重力梯度仪;并建议我国将来首颗月球重力梯度卫星的轨道高度(50~100 km)选择在已有月球探测卫星的测量盲区,轨道倾角(90°±3°)设计为有利于月球卫星观测数据全球覆盖的近极轨模式。  相似文献   
866.
郑伟  许厚泽  钟敏  员美娟 《测绘科学》2012,37(2):44-48,76
本文回顾了国际火星探测计划的历史进程和科学意义,介绍了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计划的基本参数、发射过程、科学目标、核心载荷和关键技术,并且提出了中国将来Mars-SST火星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实施建议:①基于探测精度较高、技术需求较少、测定速度较快、定轨要求较低、可借鉴GRACE的成功经验等优点,采用SST-LL-Doppler-VLBI系统观测模式;②先期开展高精度激光干涉星间测距仪、非保守力补偿系统等关键载荷和地面Doppler-VLBI系统的研制;③卫星轨道高度和星间距离分别设计为50~100 km和100±50 km;④先期开展仿真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867.
基于ArcGIS Flex API的WebGIS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广锐 《测绘科学》2012,37(3):147-149
本文根据Flex技术体系与特点,分析了基于Flex的WebGIS的系统结构,阐述了Flex在WebGIS设计中的优势所在;并结合ESEI公司的ArcGIS Flex API,设计了某地的"三防"决策管理WebGIS系统,论文从数据链接、地图显示、统计图表等功能实现说明了基于Flex的WebGIS设计过程;实践证明,使用Flex能够有效地提高WebGIS客户端的交互能力。  相似文献   
868.
本文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平台数据库的复杂性及业务特性,结合西藏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地理信息平台对数据库的需求,设计了基于网络功能的数据库建库方案,整合多源数据,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二维、三维联动方式实现地理信息的展示发布。  相似文献   
869.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Grimm 1.108、Thermo RP 1 400 a以及TSP等仪器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不同高度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合天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80 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高,80 m高度PM2.5和PM1.0质量浓度明显低于4 m高度PM10,80 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低。频繁的沙尘天气是影响不同粒径的沙尘气溶胶浓度含量的主要因素。②夜间至日出,PM质量浓度逐渐降低,最低基本上出现在08:00,随后质量浓度逐渐增大,18:00前后浓度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步降低。其规律与风速的昼夜变化完全一致。③TSP月平均质量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4月和5月浓度最高,随后逐渐减低。3—9月也是PM月平均质量浓度的高值区域,4 m高度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发生在5月,其浓度为846.0 μg·m-3。80 m高度PM10浓度远高于PM2.5和PM1.0浓度,PM2.5和PM1.0浓度相差较小。风沙天气对大气中的不同粒径粒子的浓度含量影响较大,风沙天气越多,粗颗粒含量越高,反之则细颗粒越多。④沙尘天气过程中不同粒径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晴天<浮尘天气<扬沙天气<沙尘暴天气的规律。各种沙尘天气中,PM10/TSP表现为晴好天气高于浮尘天气,浮尘天气远高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⑤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浓度随着粒径的减小,浓度逐渐降低。不同高度、不同粒径的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每隔3~4 d形成一个峰值区,与每隔3~4 d出现沙尘天气强度增强过程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70.
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的发展回顾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士恩  甄峰  张捷  周其楼 《地理科学》2012,(10):1214-1219
信息地理学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地理学问题,包括信息传播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以及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地理学问题等。南京大学系统性的展开了信息地理学的研究,并深植于传统的优势地理学科,形成信息时代空间的形态、信息时代的空间效应、数字与信息城市、信息技术与旅游、信息时代的居民行为活动5个重点研究领域。面向全新的移动信息时代,以及信息地理学在社会文化及人文方面的研究不足,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面临五大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研究、移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行为地理研究、信息技术与旅游结合的地理学研究、移动信息时代的智慧城市研究、物联网的地理学响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