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5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874篇
测绘学   445篇
大气科学   395篇
地球物理   500篇
地质学   1700篇
海洋学   404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45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南海东北部的断裂分布及其构造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重磁异常的分析和处理,结合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等地区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区的重磁异常特征划分了4个异常区。应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推断了该区的主要断裂35条,其主要走向为NW、NE、NEE向及S-N向4组。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在该区划分了7个构造单元。依据地震剖面、物性资料和重磁资料的分析,对南海东北部地区中生界的地层标定、构造与结构特征有了新的认识,研究了该地区前第三系基底和中生界的分布,并对南海东北部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混合最优化方法在潮汕坳陷重力资料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目前非线性方法中的2个研究热点——BP神经网络和模拟退火算法,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为主框架,结合位场反演的特点,在反演过程中引入模拟退火算法,这样既利用了BP神经网络具有指导学习的功能来提高局部搜索性能,也利用了模拟退火算法的概率突跳性来实现最终的全局收敛性,从而提高了反演的速度和精度。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之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的重力资料反演,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剖面的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3.
珠江口盆地基底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重磁资料的分析处理及反演计算,依据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采取了针对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地震资料难以解决的珠江口盆地基底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盆地的重力和磁性基底深度,并对盆地内的断裂和基底岩性作了推断,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前海面辐照度的测量,在消除天空光影响的同时,却引入了仪器接收面倾斜的误差。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动态水平的理念和一整套技术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动态水平技术的应用,需应用最新技术的发展,而且必然引起海洋光学测量仪器、特别是海洋光学浮标的一系列变革,对海洋水色遥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5.
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反转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莺歌海盆地是北西走向红河断裂带末端在第三纪走滑运动形成的扭张性断陷盆地,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在早-晚渐新世和中-晚中新世发生了改变,导致盆地内部发生了两期性质不同的构造反转作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期间的构造反转表现为轴向近南北的褶皱变形和沉降中心向东南方向的迁移,晚中新世至今的构造反转使盆地西北边缘的北东走向断裂发生反转逆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盆地西北部和中南部的油气聚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埕岛油田海区海底地形变化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埕岛油田海区多年来工程测绘与地质勘察资料 ,对埕岛油田海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变化与发育趋势进行了论述 ,同时讨论了埕岛油田海上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以及有关的工程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7.
南疆博斯腾湖近12.OkaB.P.以来古气候与古水文状况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巍  舒强 《海洋与湖沼》2001,32(2):213-219
对南疆博斯腾湖湖相沉积物多手段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近12.0kaB.P.以来古气候与古水文状况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其气候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还发现气候于12.0ka、10.0ka、4.0ka和1.5kaB.P.存在显著的阶梯式增暖变干特征,其中暖峰主要出现于11.5—11.0ka、9.4ka、7.5—7.0ka、6.5—6.0ka、3.0ka和2.0kaB.P.,气候特征以干暖为主,湖泊水文特征总体表现为盐度增加、水位下降、湖面缩小;而冷峰主要出现于11.0—10.0ka、8.8ka、5.0—4.5ka、3.3ka和1.5kaB.P.,此时湖泊膨胀淡化,湖面上升。在7.0—5.0kaB.P.期间出现的相对暖湿环境特征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最盛期暖湿气候特征的反映,可能与此时西南夏季风势力增强有关,湖泊水文状况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108.
引入基于Gassmann方程的流体替换方法,在分析地震波P波速度、波速比与岩石孔隙度和饱和度关系的基础上,应用于珊溪水库地震波速比和P波速度变化特征研究,得到:(1)珊溪水库震中区岩石始终处于接近水饱和的饱水状态,波速比和P波速度"下降-回升"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震中区岩石"孔隙度增大(饱和度减小)-饱和度增大"的变化,每一丛地震的波速比由极小值逐渐增大为极大值是由于岩石从不饱和状态变化到饱和状态;(2)根据每一丛地震波速比的变化,计算得到珊溪水库流体扩散率αs=1.06×104 cm2 s-1,该数值与美国南卡罗莱纳水库、巴西Acu水库、广东新丰江水库的流体扩散率基本一致;(3)震源区岩石孔隙度上限值为8.7%~2.0%,该数值与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通过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测定的珊溪水库坝址区新鲜流纹斑岩的孔隙度平均值一致。  相似文献   
109.
合肥塘西河异味物质及异味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肥市塘西河为研究对象,2014-2015年逐月对其水体水质和异味物质进行监测,同时结合塘西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综合分析塘西河异味物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塘西河异味暴发集中发生在夏季,夏季二甲基异莰醇浓度可达4909 ng/L,土腥素浓度可达197 ng/L.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表明,秋、冬季塘西河优势种类为蓝藻,春、夏季为硅藻、绿藻或隐藻.主成分分析得到5种主成分分别解释了光照、有机质、微生物活动、氮、磷等对水质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是塘西河异味的限制因素,水体中氮浓度较高是异味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Suspended sediment is carried by turbulent water flows in rivers.Traditional sediment-laden flow analysis treats the suspension as a mixed liquid,and recent two-phase flow model enables separate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the two coupling phases.A simplified theoretical analysis was presente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odels in reporting turbulence intensity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of the mixture is lower than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ose of the two phases in mixed-flow experiments.The mixture’s turbulence intensity become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two phases in two-phase experimen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elocity lag.The same set of data may lead to either an underestimation or an overestimation of actual turbulence levels when different models are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