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9篇
  免费   2544篇
  国内免费   3686篇
测绘学   1422篇
大气科学   2514篇
地球物理   2585篇
地质学   6434篇
海洋学   1922篇
天文学   403篇
综合类   1119篇
自然地理   180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653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927篇
  2012年   978篇
  2011年   1003篇
  2010年   966篇
  2009年   890篇
  2008年   867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312.
王华  杨琰  张会领 《地球学报》2005,26(Z1):205-208
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据可以断代的古人类洞穴遗址统计,发现桂北地区大部分的洞穴遗址其年代的下限都在距今约7000a 左右,此后古人类离开了洞穴,史前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重要改变。影响古人类演化的因素鹅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古人类离开洞穴,改变生活习性,这一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考古学界的难题。本文通赤研究桂北地区洞穴遗址的堆积特点,结合洞穴沉积-堆积物的特征及其孢粉记录的古气候信息,探讨了季风气候变化对桂林地区古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用和气候演变历史,揭示了桂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季风气候变化时间序列和突变事件以及对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距今7000a 左右为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的降雨增多,一方面由于地下河水位升高,淹没了穴居洞穴,其次是由于降雨增多,导致洞穴湿度增大,从而迫使古人类搬出洞穴。  相似文献   
313.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其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较低。世界上典型的前陆盆地一般位于造山带和稳定的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而在中国中西部则主要为与古特提斯造山带在新特提斯阶段再活动有关的陆内会聚形成的“再生”前陆盆地,因此与世界典型前陆盆地相比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两期前陆的叠合程度差异造成的盆地几何形态、挠曲沉降、地层层序、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特征的特点,将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纳为改造型、新生型、叠加型和早衰型四种组合类型的前陆盆地。中西部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和油气勘探潜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14.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白云凹陷构造演化史的研究对在白云凹陷开展油气勘探和深水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裂与沉积结构平面和剖面特点的分析,结合岩浆活动特点,文中提出白云凹陷是一个复式地堑,推测这种结构特点与凹陷下地壳的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有关,表现为热岩石圈的伸展。其发育机制推测与白云凹陷位于构造转换带上有关,特殊的构造位置使白云凹陷成为强烈构造变形区,岩石圈地壳强烈减薄,伴随伸展过程和地幔上涌,脆性地壳或上地幔中部分熔融物质的出现导致岩石圈强度的急剧降低,在区域伸展应力场下以韧性流变方式减薄。岩浆在构造转换带下聚集并发育主岩浆房,由于白云凹陷南北边缘没有发育正断裂系统,岩浆主要沿垂直伸展的方向运移,因此在珠琼运动一幕和二幕南南东向伸展应力作用下,岩浆向白云凹陷的东部和西部运移至北西向基底深大断裂处,那里由于北西向断裂表现为左行张剪性质而成为压力较低的地区,从而成为岩浆上涌和侵位的地方。在岩浆聚集的地区,活动岩浆体附近的脆性变形被分散的韧性变形所取代,因此在凹陷的东北和西南两个角上,发育了张性和张剪性小断裂群,由于热岩石圈弹性较差,白云凹陷长期持续沉降。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和沉积演化史还受到南海海盆扩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5.
从分析ETM各波段图像的信息特征入手,在黄土覆盖等环境因素干扰严重的地区,利用遥感技术对其铀矿化的信息进行了提取.在ERDAS软件的支持下,应用图像融合、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光谱指数等技术方法,对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其中,图像融合与传统的图像融合略有不同,是在进行图像融合前将原始图像(ETM1~5,7)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使得融合后的图像既保留高分辨率数据的空间信息,又保留低分辨率数据的光谱信息.在对研究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后,选取有利波段组合,圈定了有利铀成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316.
颜丙宏 《探矿工程》2005,32(9):52-54
结合为某煤矿施工煤炭地下气化钻孔工程实践,对煤炭地下气化钻孔的施工方法与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17.
夏彦 《探矿工程》2005,32(6):1-2
结合箱形基础不均匀上浮工程病害实例,综合分析了病害原因,提出了应用高压灌浆和抗浮锚杆工艺进行处治的方案。  相似文献   
318.
文章通过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发电厂房进水口与尾水洞高边坡的治理,介绍在此工程中具有特殊性的一些施工方法。该工程地质体为弱风化硅质泥岩夹泥化夹层、强风化含洞穴硅质泥岩石、强风化硅质岩及全强风化辉绿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坡体的稳定极其不利。根据三维有限元的分析计算和国内有关权威专家的调查研究需施工1500kN、1000kN的锚索方能保证坡体的永久稳定。大吨位的锚索需锚固在强风化岩土体上,锚索设计采用能提高锚固力的防腐型压力分散锚索。通过现场锚索基本试验,其锚固力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为保证进水口总体施工的进度,在施工进水口约30m高的垂直壁上的锚索时,笔者采用了通常施工中较少采用的垂直壁悬吊式施工法,满足了水电站的整体施工进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319.
目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及道路建设工程中,岩土锚固施工大多采用单一的拉力型锚索工法。一般锚索索体的长效防腐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对云南省个旧-冷墩公路边坡工程中所采用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工法从设计、试验及成功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①在一些复杂地形条件下,锚索防护方案有其独特的经济实用性。②在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层中,常用的拉力型锚索无法提供防护工程所需的大吨位锚固力。而有多个受力体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则因其对锚固段全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的充分利用来提供较大吨位的锚固力;③永久锚索防护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隐蔽性强特点的结构工程,为保证在其报务年限内锚索能够可靠地工作,在设计阶段,锚索体的长效防腐应为不能忽略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该工程中首次应用了新型高强材料——环氧全喷涂无粘结钢绞线作为锚索体的杆材,较好地解决了永久锚固工程中的锚索防腐问题。  相似文献   
320.
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估算土壤总氮含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土壤的室内反射率光谱,探讨土壤氮元素的高光谱机理。利用土壤光谱各吸收带的特征参数与总氮含量进行逐步回归运算,确定与氮元素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吸收带。计算出这几个特征吸收带内土壤反射率的变化形式:一阶导数(FDR)、倒数(1/R)、倒数之对数(log(1/R))、波段深度(Depth),并与总氮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建模样本的Ra^2(修正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789、0.753、0.736、0.699,验证样本的Ra^2分别为0.759、0.468、0.794、0.725。可见土壤的反射率光谱与氮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性,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具有快速估算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