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5篇
  免费   6781篇
  国内免费   3483篇
测绘学   2826篇
大气科学   1972篇
地球物理   2798篇
地质学   10156篇
海洋学   2493篇
天文学   233篇
综合类   1266篇
自然地理   1975篇
  2025年   38篇
  2024年   592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1055篇
  2021年   1253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1032篇
  2018年   980篇
  2017年   893篇
  2016年   897篇
  2015年   1136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1208篇
  2012年   1317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269篇
  2009年   1131篇
  2008年   1158篇
  2007年   1094篇
  2006年   1046篇
  2005年   845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并结合高被引文献的阅读,总结了国外第二居所研究的特征、阶段与热点;国外第二居所研究呈现出总量上波动上升、学科上呈交叉融合、区域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趋势,欧洲、北美与南非是第二居所研究的核心区域,该领域的研究已形成两个核心学术共同体;第二居所的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初始复兴期(1996年~2003年),研究成果较少;快速复兴期(2004年~2012年),研究成果迅速增加,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全面复兴期(2013年~2018年),研究区域不断向欠发达地区扩张,新的热点不断出现。主要研究热点包括第二居所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辨析,第二居所旅游影响,第二居所业主行为特征与情感依恋。  相似文献   
52.
复杂环境下智能手机RTK+PDR融合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梁  李圳  陶钧  郭靖  赵齐乐 《测绘通报》2021,(12):44-49,98
针对室外复杂环境下智能手机定位精度低、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利用手机GNSS观测值和手机内置IMU数据,采用RTK和PDR算法融合定位,对比分析了小米8和华为Mate20X两款手机的GNSS数据质量和融合定位算法性能,以及不同观测条件下融合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良好和复杂两种观测条件下,采用RTK算法定位精度分别为1.8 m和4.6 m;采用RTK+PDR融合算法定位精度分别为1.2 m和2.6 m,在两种环境下,RTK+PDR融合算法的精度分别提高了50%和76%,即显著提高了智能手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3.
Hysteresis is a common feature exhibited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an unsaturated soil. The movement of wetting front and the hysteresis effect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mpact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unsaturated soil and the mechanics of shallow landslides. These failures are mainly triggered by the deepening of the wetting front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matric suction induced by infiltration.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tability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infinite soil slopes, integrating the influence of infiltration and the water retention curve hysteresis. Furthermore, the present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ncluding the infiltration model and the advanced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calculates the variations of the safety factor (F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lope angle, depth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data on the effect of hysteresis are also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Numerical analyses, employing both wetting and drying hydraulic behaviour of unsaturated soil,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in soil‐water content 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simulating approximations also fully respond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sand box.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ysteresis behaviour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water content within the slope indeed. The hysteresis made the FS values a remarkable recovery during the period of non‐rainfall in a rainfall event. The appropriat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soil (i.e. wetting or drying) should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es that unsaturated soil actually experience. This method will enable us to acquire more accurate matric suction head and the unsaturated soil‐shear strength as it changes with the hysteretic flow, in order to calculate in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hallow landslides. An adv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mechanism afforded by this method is critical to realizing a reliable and appropriate design for slope stabilization. It also offers some immediate reference information to the disaster reduction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4.
华清4#泉水溶气体百分含量合计的强震远场前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清4#泉水溶气体百分含量合计(QB)的取值范围为100±5.按4舍5入法取整数值,将其分为11个区段.以年为单位,统计QB落在每个区段内的频次.频率分布直方图显示,在QB取值区间内,分区段频率呈近似正态分布.将落入QB频率最高的区段称为轴,将轴在不同区段上位置的变化称为轴漂.研究表明,QB在不同区段上轴的漂移,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不同状态.轴落入99区段上,反映的是区域应力场的增强,与远场M≥7.0地震及伴生中强地震、鄂尔多斯块体周边后继中强地震有很好的相关性;轴落入98区段上,反映的是区域应力场的相对稳定;轴落入97区段上,反映的是巨大地震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及中强地震活动格局的变化.文中还阐述了99区段轴值与地震对应关系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55.
本文综合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历年来在中国南海西沙海域采集的重、磁、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了场源边缘识别、磁性体顶面埋深欧拉反演以及重、磁、震剖面联合反演等技术.针对西沙海槽盆地岩浆岩分布、重大断裂、深部构造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大部分分布于盆地断阶带上;识剐出了NE向和EW向两组断裂.二者分别从北部和中部横贯盆地;盆地磁性基底埋深在6.0~12.6km之间。整体上呈"中部深、南北浅"的特征;西沙海槽盆地的莫霍面埋深在19~26 km之间,呈现出"南北深中部浅"的拉张裂谷特征.本文研究获取了西沙海槽盆地的基础地质构造特征.可深化盆地地质构造背景的认识,为该盆地下一步的油气工作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6.
李伟  赵庆展  韩峰 《测绘科学》2013,38(2):119-121
针对兵团空间信息集成与共享异构数据语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本文依据其领域特性和共享需求,采用本体作为兵团空间数据表示的方法,从应用领域出发,以需求来驱动兵团空间数据本体框架构建,提出了兵团空间数据的本体工程构建方法,研究了本体领域、概念类型、语义关系,并对空间数据本体进行了语义描述。评估表明该方法构建的兵团空间数据本体有效,有利于数据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57.
青海格尔木早更新世昆仑河砾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仑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前人所报道的新近纪与第四纪地层,主要集中于昆仑山垭口地区,而在昆仑河—格尔木河谷地中,只有中更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从而提出了发生于1.1~0.6 Ma BP间的“昆仑—黄河运动”的概念。然而在昆仑河谷中发现了厚达20 m的钙质胶结的河流相砾石层(昆仑河砾岩),其分布、特征及其与纳赤台沟组、三岔河组和低阶地沉积等上覆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以及ESR法测定的该砾石层2个钙质胶结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 042 ± 104 ka BP与1 269 ± 126 ka BP)均表明,早在距今1.27~1.42 Ma之前昆仑河—格尔木河河谷已经形成,而且已深切到现今的谷底。此后河谷内的多次切割与堆积,不应是构造运动的结果,而可能是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变化造成的。同样,昆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的强烈隆升至少应发生于距今1.27~1.42 Ma之前。   相似文献   
58.
数字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兰  赵洪岩 《测绘科学》2011,36(1):187-189
本文采用VB.NET与Super Objects的编程语言,研究了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了旅游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提供一种加快旅游业信息进程的方式,力求改变传统的规划管理模式,并以通海县兴蒙乡为例开发了适合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应用的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9.
钻孔轴线空间曲线方程的建立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钻孔测斜数据的处理精度,提出钻孔的方位角及倾角在相邻测斜点之间是均匀变化的假设。以微积分学为工具,推导出钻孔轴线空间参数方程及其在平、部面上的投影方程;以实例对现行的数据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和按曲线方程处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认为该种处理方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同时能为自动绘图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