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975篇 |
免费 | 24320篇 |
国内免费 | 131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509篇 |
大气科学 | 6985篇 |
地球物理 | 9761篇 |
地质学 | 36147篇 |
海洋学 | 10501篇 |
天文学 | 591篇 |
综合类 | 4421篇 |
自然地理 | 75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3篇 |
2024年 | 1995篇 |
2023年 | 2256篇 |
2022年 | 3780篇 |
2021年 | 4340篇 |
2020年 | 3718篇 |
2019年 | 3917篇 |
2018年 | 3434篇 |
2017年 | 3277篇 |
2016年 | 3260篇 |
2015年 | 3946篇 |
2014年 | 3658篇 |
2013年 | 4479篇 |
2012年 | 4778篇 |
2011年 | 4673篇 |
2010年 | 4607篇 |
2009年 | 4231篇 |
2008年 | 4253篇 |
2007年 | 4052篇 |
2006年 | 3862篇 |
2005年 | 3207篇 |
2004年 | 2439篇 |
2003年 | 1735篇 |
2002年 | 1787篇 |
2001年 | 1580篇 |
2000年 | 1295篇 |
1999年 | 537篇 |
1998年 | 203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3篇 |
1979年 | 28篇 |
1977年 | 6篇 |
1963年 | 6篇 |
1957年 | 19篇 |
1954年 | 3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总被引:99,自引:30,他引:99
Th,Ta,Hf是一组耐熔强亲岩浆元素,由于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其相互之间的比值关系能将深部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较好地恢复出来,玄武岩类,是原始玄武岩浆形成的岩石的Ta/Hf及Th/Hf比值,能较好地反映其源区的Th,Ta,Hf之间的分异特征,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特征与某种确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密切关系和确定的因果联系,可用来判别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源区Th,Ta,Hf分异特征,本文根据典型大地构造环境玄武岩类的Th,Ta,Hf数据,提出了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判别的Th/Hf-Ta/Hf双对数图及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2.
143.
爆破震动对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并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提出了已有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证明,所得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了爆破震动波传播过程的衰减、频谱结构及相位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在土质边坡稳定分析中与拟静力法相比更具理论基础,其结果也更接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4.
牟平-乳山成矿带是山东省重要的金成矿带,姜格庄金矿位于牟平-乳山成矿带东北部,米山断裂西侧。姜格庄金矿矿床成因为中低温岩浆热液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近SN向断裂构造为主。矿区内地表出露矿化蚀变带5个,圈定矿体5个,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成矿严格受矿断裂控制,产状与蚀变带一致,围岩为邱家单元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褐铁矿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及黄铜矿,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等。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该区域断裂构造内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5.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带以往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斑岩铜钼矿和中-大型铅矿床, 近年发现了较多的大、中、小型金(银)矿床, 预示该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系统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 总结归纳该区带富碱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蚀变、稀土元素配分、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及含矿与非含矿富碱斑岩区别等特征, 认为该区带富碱斑岩主要由富碱花岗斑岩类和碱性正长斑岩类组成, 为喜马拉雅早中期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 岩石的Si2O含量偏低, 富碱高钾, 与澳大利亚“A”型花岗岩相似; 岩体间稀土总量、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及δEu值基本近似, 稀土元素组成模式曲线均为向右陡倾斜的平滑曲线, 显示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 两类富碱斑岩的岩浆演化和成因具有同一性。通常在岩体规模较小、形态复杂、碱质相应偏低, 富含Cu、Mo、Pb、Zn、Au、Ag等矿化元素和Li、Rb、Cs等稀土碱金属元素, 蚀变类型多、蚀变较强、分带好, 稀土元素(ΣREE)总量偏高的岩体中, 有望找到大型的Cu、Mo、Pb、Zn、Au、Ag矿床。 相似文献
146.
147.
介绍了斜坡式防波堤砌石护面中的插砌条石和干砌块石在波浪作用下的力学图式及作用机理 ,重点给出考虑摩擦力作用时的砌石块体稳定厚度的计算公式 ,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8.
本文利用南通幅区域地质调查的重磁异常数据,在重磁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维频谱分析法对南黄海进行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南黄海属于扬子块体向海域的延伸,具有元古代结晶基底和古生代褶皱基底的双基底结构,其磁性基底深度在2—10km之间变化,是褶皱基底与磁性层最小埋深的结合,在坳陷和隆起上表现不同。通过利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方法,对南黄海区域的四大构造单元华北—狼林地块、扬子—京畿地块、华南—岭南地块、东海大陆架进行重磁异常变化特征和磁性基底特征分析,为研究区断裂等区域构造特征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