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73篇
  免费   21938篇
  国内免费   11739篇
测绘学   9003篇
大气科学   7166篇
地球物理   9366篇
地质学   32551篇
海洋学   9466篇
天文学   754篇
综合类   4144篇
自然地理   6900篇
  2025年   93篇
  2024年   1766篇
  2023年   1995篇
  2022年   3357篇
  2021年   3927篇
  2020年   3322篇
  2019年   3509篇
  2018年   3143篇
  2017年   2969篇
  2016年   3026篇
  2015年   3563篇
  2014年   3422篇
  2013年   4043篇
  2012年   4357篇
  2011年   4187篇
  2010年   4180篇
  2009年   3825篇
  2008年   3843篇
  2007年   3681篇
  2006年   3435篇
  2005年   2839篇
  2004年   2202篇
  2003年   1626篇
  2002年   1667篇
  2001年   1500篇
  2000年   1221篇
  1999年   655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9篇
  1957年   18篇
  1954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针对城区内涝淹没范围和水深模拟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不规则三角网与三棱柱的城区内涝淹没模拟算法。该算法以沿地面三角形的顶点垂直向上引垂线形成的三棱柱为计算单元,通过"等体积"的方法,建立时间序列切片下的淹没水深和积水量的关系,据此实现淹没范围和水深模拟。以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主校区为例,对单汇水区的水面高程上升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基本吻合;并与传统栅格DEM的淹没效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该算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92.
根据年代和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对河西走廊东部民勤三角城、金昌三角城,新疆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以及中亚的Kyzyl tepa古城的年代、形状、筑造方式等做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古城址和同区域的考古文化遗址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 表明,这3个地区的古城址大致形成于相近的时代,且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始的地势而筑城.城墙...  相似文献   
193.
酸性高锰酸盐指数的准确测定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地下水》2010,32(1):111-112
采用酸性法对水质中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其准确测定的因素,探讨了反应体系酸碱度、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加热反应时间、滴定温度及滴定时间对酸性高锰酸盐指数准确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反应体系的pH值小于2.0、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在0.0100mol/L左右、加热反应时间为30min、滴定温度保持在70℃~80℃、滴定操作时间控制在2min内时,酸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4.
The phenomenon of nutrient maximums at 70~200 m occurred only in the region of the Canada Basin among the world oceans. The prevailing hypothesis was that the direct injection of the low-temperature high-nutrient brines from the Chukchi Sea shelf (<50 m) in winter provided the nutrient maximums. However,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five problems in the direct injection process. Formerly Jin et al. consider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nutrient maximums can be a process of locally long-term regeneration. Here we propose a regeneration-mixture process. Data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oxygen and nutrients were collected at three stations in the southern Canada Basin during the summer 1999 cruise. We identified the cores of the surface, near-surface, potential temperature maximum waters and Arctic Bottom Water by the diagrams and vertical profiles of salinity, potential temperature, oxygen and nutrients. The historical 129Ⅰ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waters were Pacific-origin, but the waters below the potential temperature maximum core depth was Atlantic-origin. Along with the correlation of nutrient maximums and very low oxygen contents in the near-surface water,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putative organic matter was decomposed to inorganic nutrients; and the Pacific water was mixed with the Atlantic water in the transition zone. The idea of the regeneration-mixture process agrees with the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of no apparent seasonal changes, the smooth nutrient profiles, the lowest saturation of CaCO3 above 400 m, low rate of CFC-11 ventilation and 3H-3He ages of 8~18 a around the nutrient maximum depths.  相似文献   
195.
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内改进与更新原有的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建设道路及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196.
Role of solar activity on modern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the decadal scale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observation of decadal solar signal in earth’s climate, with focus on the mechanism of solar radiati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cosmic rays on climate system ,and its valid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assessment of uncertainty in observations, ampl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climate system, as well as possible future impact of solar extreme events are challenges in the present study. Finally, the keys of breakthrough are poin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7.
2011年盈江5.8级地震热辐射亮温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从2010年1月12日至2012年1月11日,在(20°~30°N,93°~ 103°E)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对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周边地区的热红外亮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2011年3月初开始在盈江5.8级地震震中周围开始出现相对能谱异常,之后异常区域逐渐扩大并向震中区域集中,并于3月中下旬在震中偏西地区形成片状异常区域,相对能谱最大异常幅度达13倍,随后异常区域和幅度逐渐减小,地震发生后数天异常消失.  相似文献   
198.
SOIL SHEAR STRENGTH: AN INDICATOR FOR ERODIBILITY OF THE LOESS SOI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ILSHEARSTRENGTH:ANINDICATORFORERODIBILITYOFTHELOESSSOILSWANGGuiping;WEIZhongpingandZHANGZhiguoAbstract:FieldexperimentSunde...  相似文献   
199.
范辉  吴志勇  张健 《水文》2012,(5):7-11,86
VIC模型作为具有物理基础的大尺度水文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现行汇流方案无法用于场次洪水的模拟。本文采用单位线法和Maskingum-Cunge法对模型的汇流方案进行了改进。以时段气象数据驱动VIC模型进行产流计算,以所改进的汇流方案进行汇流演算,对西江南宁以上流域的场次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汇流方案可以较好的模拟出口断面的洪水过程,并对洪水的空间演进过程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200.
位于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钾质碱性岩浆岩带南段的玉召块、马头湾和十里村透辉石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 38Ma、34Ma和 37Ma,相当于渐新世,属于喜马拉雅期,结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等,对控岩机制、岩石的属性和成因以及锆石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