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912篇 |
免费 | 13094篇 |
国内免费 | 201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189篇 |
大气科学 | 7387篇 |
地球物理 | 10689篇 |
地质学 | 36966篇 |
海洋学 | 10525篇 |
天文学 | 854篇 |
综合类 | 4524篇 |
自然地理 | 80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9篇 |
2023年 | 1791篇 |
2022年 | 3670篇 |
2021年 | 4381篇 |
2020年 | 3568篇 |
2019年 | 3989篇 |
2018年 | 3518篇 |
2017年 | 3383篇 |
2016年 | 3422篇 |
2015年 | 4061篇 |
2014年 | 3838篇 |
2013年 | 4629篇 |
2012年 | 5034篇 |
2011年 | 4932篇 |
2010年 | 4873篇 |
2009年 | 4479篇 |
2008年 | 4487篇 |
2007年 | 4268篇 |
2006年 | 4047篇 |
2005年 | 3392篇 |
2004年 | 2589篇 |
2003年 | 1898篇 |
2002年 | 1987篇 |
2001年 | 1774篇 |
2000年 | 1466篇 |
1999年 | 718篇 |
1998年 | 367篇 |
1997年 | 297篇 |
1996年 | 219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152篇 |
1993年 | 138篇 |
1992年 | 120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75篇 |
1986年 | 80篇 |
1985年 | 62篇 |
1984年 | 54篇 |
1983年 | 39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7篇 |
1957年 | 18篇 |
1954年 | 3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甘肃省张掖丹霞与彩色丘陵地貌的形成与景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发育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中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形成的地层、构造、地貌、古地理环境和外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地的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景观特征;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科教旅游价值;认为张掖丹霞地貌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考察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943.
北京城市认知的空间关联模式——城市地名认知率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文通过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在基于认知率和位置关系划分认知地点类型、街道类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北京城市地名认知率的空间差异性、基于地点-街道的空间认知关联模式,并得出三方面的结论.第一,北京城市空间认知差异性明显.从地点类型来看,城区南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认知率低且分布集中,东北部近郊区认知率低且离散性强,西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认知率高且集中,东南中心城区认知率高且离散.从街道类型看,中心城区街道认知率高,外围街道认知率低,表现为中心-边缘结构.第二,各类型街道对23地点的认知率与距离之间表现为不同的结合型式,有近距离一低认知率型、近距离-高认知率型、中距离-中认知率型、远距离-低认知率型、远距离-高认知率型.不同结合型式中距离对认知率的影响因结合型式而异.第三,北京城市空间的认知曲线存在双峰,一峰表现为近距离、高认知率特征,具体位置随认知地点而异;另一峰表现为远距离、高认知率特征,主要是城市中心区认知地点. 相似文献
944.
选用8种概率分布函数,以极大似然法估计函数参数,采用AIC、BIC和AICc模型选择准则选出最优分布函数,系统分析变化环境下东江龙川和河源2站的极值流量特征,并对年最大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做有益探讨。结果表明:降雨和水库蓄水工程是年最大流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龙川和河源站年最大流量LN2混尾分布拟合最好,变化环境后洪水频率最优分布线型基本保持一致,但流量变小造成分布参数改变已导致分布线型高水尾部特性变缓,相应设计流量偏小。用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前估计的洪水重现期不能很好描述变化后洪水频率特征。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中坝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已发现油气与有利沉积相带、局部构造、等关系的分析,结合试采试油资料与储层厚度、物性与录井显示关系的统计分析,总结认为油气成藏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通过对各个构造运动阶段雷口坡气藏被改造与再形成的分析,提出油气主控因素是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的古圈闭,油气藏受到破坏然后再形成的整个过程。该主识对中坝气田未来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6.
近400年来北极地区和中国气温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国和北极地区近400年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和谱特征分析,通过对比认为,北极地区及中国基本上都有17世纪、19世纪两个寒冷期和18世纪、20世纪两个温暖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气候变化的全球性,但两地区气温的冷暖转化不同步。中国大部分地区(除华东、新疆、西藏区外)17、19世纪升温开始得较北极早;北极地区绝大部分站点18世纪升温较中国明显,且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400aBP以来两地气温变化的周期较为一致,以130~140年、100年、80年的周期为主,说明400aBP以来气温的变化具有全球性,而且气温的变化受太阳活动的影响较大,自然因素尤其是太阳活动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7.
利用舟曲气象和地质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8日发生的"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和地质地理环境.这次泥石流是在舟曲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地理环境下,由于前期干旱,突遇强降水而发生的一次特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震和人为因素,特别是"5.12"汶川地震,较大程度上破坏了舟曲地质,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前期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次灾害;超历史极值的强降水是触发泥石流的直接因素.通过对舟曲气候研究表明,7、8月降雨频繁,而且过程雨量大,尤其8月上旬大雨发生频率最高,应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地貌的保护,研究历史气候及月季气候特征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确定在不同地形和地质地貌背景下的泥石流降水量阈值,对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预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植物的耗水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地下水水位的关系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原位监测方法,对气象、树干液流、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水位进行了观测,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及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旱柳与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以及地下水水位的关系。研究表明:水汽压亏缺和潜在蒸散发是控制旱柳耗水最重要的气象因素;研究期内,土壤含水率对旱柳耗水的影响较小;旱柳的耗水与地下水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水位埋深的增大,旱柳的耗水先增大后减小,在水位埋深1.25 m处达到最大。利用地下水的昼夜波动计算了地下水的蒸散发消耗量,发现旱柳的用水与地下水的蒸散发消耗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水是旱柳重要的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949.
Geological and Fluid Inclusion Constraints on Gold Deposition Processes of the Dayingezhuang Gold Deposit,Jiaodong Peninsula,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ayingezhuang gold deposit, hosted mainly by Late Jurassic granitoids on Jiaodong Peninsula in eastern China, contains an estimated 170 t of gold and is one of the largest deposits within the Zhaoping fracture zone. The orebodies consist of auriferous altered pyrite–sericite–quartz granites that show Jiaojia-type (i.e., disseminated and veinlet) mineralization.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are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by the NE- to NNE-striking Linglong detachment fault. The minera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K-feldspar)–pyrite–sericite–quartz, quartz–gold–pyrite, quartz–gold–polymetallic sulfide, and quartz–carbonate,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gold being produc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ge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petrography, microthermometry, and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three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 were identified in the vein minerals: NaCl–H2O (A-type), CO2–H2O–NaCl (AC-type), and pure CO2 (PC-type). Quartz crystals in veinlets that formed during the first stage contain mainly AC-type fluid inclusions, with rare PC-type inclusions. These fluid inclusions homogenize at temperatures of 251°C–403°C and have low salinities of 2.2–9.4 wt% NaCl equivalent. Quartz crystals that form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ges contain all three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with total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216°C–339°C and salinities of 1.8–13.8 wt% NaCl equivalent for the second stage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195°C–321°C and salinities of 1.4–13.3 wt% NaCl equivalent for the third stage. In contrast, quartz crystals that formed in the fourth stage contains mainly A-type fluid inclusions, with minor occurrences of AC-type inclusions; these inclusions hav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106°C–287°C and salinities of 0.5–7.7 wt% NaCl equivalent. Gold in the ore-forming fluids may have changed from Au(HS)0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and at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s and fO2 in the early stages, to Au(HS)2– under neutral-pH conditions at lower temperatures and fO2 in the later stages. The precipitation of gold and other metals is inferred to be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fluid immiscibility and water–rock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950.
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发生森林大火,山火燃烧后形成的山火灰和烧焦土体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形成泥石流,给西昌市泸山、琼海景区生态环境及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地质灾害风险。以西昌市安哈镇响水沟左岸3#支沟为例,采用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拍、地球物理探测、现场及室内实验等手段,对2020年5月1日该沟发生的火后泥石流流体特征、动力学参数及成因机制等开展研究,系统分析了山火及降雨过程对该次火后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机制。该成果可为系统认识西昌泸山“3·30”山火地区火后泥石流的运动特征、物源规模、激发雨量及其发展趋势研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