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36篇 |
免费 | 24341篇 |
国内免费 | 131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500篇 |
大气科学 | 6993篇 |
地球物理 | 9769篇 |
地质学 | 36253篇 |
海洋学 | 10503篇 |
天文学 | 593篇 |
综合类 | 4417篇 |
自然地理 | 75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3篇 |
2024年 | 1999篇 |
2023年 | 2261篇 |
2022年 | 3781篇 |
2021年 | 4342篇 |
2020年 | 3718篇 |
2019年 | 3918篇 |
2018年 | 3432篇 |
2017年 | 3280篇 |
2016年 | 3256篇 |
2015年 | 3946篇 |
2014年 | 3662篇 |
2013年 | 4490篇 |
2012年 | 4777篇 |
2011年 | 4677篇 |
2010年 | 4611篇 |
2009年 | 4229篇 |
2008年 | 4257篇 |
2007年 | 4055篇 |
2006年 | 3864篇 |
2005年 | 3203篇 |
2004年 | 2439篇 |
2003年 | 1742篇 |
2002年 | 1788篇 |
2001年 | 1583篇 |
2000年 | 1301篇 |
1999年 | 547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3篇 |
1979年 | 28篇 |
1977年 | 6篇 |
1963年 | 6篇 |
1957年 | 18篇 |
1954年 | 3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运用势的叠加原理和镜像反映原理,导出了水平井任意分段模式下井筒与油藏渗流耦合产能计算模型,用该模型可以计算任意分段模式下来平井的产能,通过对比不同分段模式下的水平井产能,可以对分段进行优化,从而指导分段完井方案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当打开程度一定时,不同分段模式对产量影响不大;产量随着打开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当打开程度大于40%时,产量增幅趋于平缓,因此,打开程度必须大于打开临界程度,这样既减小了因分段而牺牲的产量又达到了分段的目的;井筒摩阻对产量影响较大,在进行分段优化时,必须考虑井筒摩阻的影响,从而优选盲管段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2.
在系统收集山东已完成的1∶5万、1∶20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编制山东省1∶25万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1∶50万大地构造相五要素工作底图和1∶50万大地构造相图,全面介绍了大地构造相的定义、研究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编图程序。采用大地构造相编图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揭示不同陆块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研究山东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和具体表达形式。进而对山东大地构造相进行了划分,共划出华北陆块区、秦祁昆造山系和中国东部陆缘弧盆系相系3大相系,鲁西陆块、渤海陆块、大别苏鲁结合带、威海弧盆系、胶辽岩浆弧和华北裂谷盆地6个大相以及20个相和59个亚相,明确了其鉴别标志。对陆块区、造山系和陆缘弧盆系相系以及大相、相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简要总结了大地构造相与成矿尤其是金矿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矿床与大地构造相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176.
177.
基于北斗/GNSS的中国-中南半岛地区大气水汽气候特征及同降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统一的处理模型和处理策略对中国-中南半岛地区地基北斗/GNSS测站2006—2016年历史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重处理和水汽反演,获得近10年的大气可降水含量(PWV)产品。基于北斗/GNSS PWV产品,研究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平均含量、年周期振幅和半年周期振幅等气候特征,发现这些特征主要受到了测站纬度、高程以及季风的影响。通过分析PWV同并址气象站降水观测的关联特性,揭示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同降水相关性随测站纬度减小而降低的特点(在云南相关系数可达0.8,在靠近赤道的泰国南部相关系数约为0.2)。此外,PWV和降水的距平值相关分析表明,相比于历史同期,大气水汽含量较高的月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降水异常偏高,两者相关系数为0.2~0.4。 相似文献
178.
179.
新疆西准噶尔发现早泥盆世埃达克岩:大地构造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新疆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Boshchekul-Chingiz)岩浆弧南缘,额敏县东南约100km的阿克乔克含铜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10.5±2.9Ma,形成于泥盆世早期.岩石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SiO2含量在61%~66%之间,具高Al(Al2O3=15.67% ~ 16.87%)、Sr(475×10-6 ~ 879×10-6)及高Sr/Y比值(36 ~77),低Y(9.87×10-6~14.46×10-6)、Yb(0.96×10-6~ 1.49×10-6),富钠贫钾(Na2O =4.25% ~5.58%,K2O=2.26% ~3.27%,Na2O/K2O=1.40~ 2.47),MgO=1.51% ~2.58%,Mg#=41~48,并显示富集强不相容元素(Ba、Rb、Sr、Th、U)和LREE,(La/Yb)N=6.0~10.2,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Y/Yb=10,无Eu异常(Eu/Eu*≈1.0)和HREE呈平坦型的配分特点,以及与环太平洋新生代埃达克岩相当的Rb/Sr(0.04 ~0.07)和La/Ce(0.42 ~0.51)比值,但偏低的Nb/U比值可能与俯冲沉积物加入有关.阿克乔克花岗闪长岩及花岗闪长斑岩是早泥盆世早期库吉拜-和布克赛尔(Kujibai-Hebukesaier)及洪古勒楞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大洋向南俯冲的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残留相主要为角闪石+辉石+石榴石,源岩应为石榴角闪岩;阿克乔克早泥盆世埃达克岩及谢米斯台-赛尔山晚志留世-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422~405 Ma,Chen et al.,2010)构造岩浆岩带可东延至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之北的岛弧带,构成一条贯穿东、西准噶尔北部的巨型构造带;阿克乔克埃达克岩伴有斑岩型Cu成矿作用,因此,在东、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达拉特-巴依塔格巨型岩浆弧带有可能存在与埃达克岩有关的Cu-Au矿带. 相似文献
180.